书摘精选》一个恐怖的事实 债务海啸蠢蠢欲动

背负高债务且货币弱势的新兴市场,正处于兵败如山倒的困境。(示意图/shutterstock)

过去四十年,我曾在许多关键时刻以学者身分参与政府财经政策的制订。对于债务危机,我深入研究过,也多次协助化解危机、解决问题。有些危机只在单一地区发生,有些则横扫全球。有些危机事后几乎不留痕迹,但有些却摧毁了整个经济部门,数百万人甚至数千万人的生计因此深受影响。

经济政策问题一向错综复杂,任何人都不该假设自己已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过往的经历,也让我领悟到:经验是很差劲的老师。我们总是学不会,以致一再犯下同样的错误。

宽松货币政策与疯狂投资人一次次促成了经济泡沫,这些泡沫最终也毫不留情地一一破灭。债务危机已近在眼前, 这次将带来的威胁之大,恐怕是我这一生中不曾遇过的。

长期追踪全球债务变化的国际金融协会指出,截至2021年底时,全球债务(包括民间与公共部门)占全球GDP的 350%。先进经济体的债务水准更高,占GDP的420%,新兴市场的债务比率虽然比先进国家低,却更早陷入困境。

以阿根廷来说,它的民间债务大约只有GDP的三分之一,然而,当美元升值,阿根廷披索贬值,它以外币计价的债务,就会伤害它偿还国际贷款利息与本金的能力。

背负高债务且货币弱势的新兴市场,正处于兵败如山倒的困境。一旦这些经济体无法赚取足够的出口收入,对外国债权人履约还债,本地货币势将转弱,甚至崩溃。如果货币急速贬值导致国内通膨在经济萎缩与货币价值缩水之际遽升,便可能陷入避险基金桥水创办人达利欧(Ray Dalio)所谓 「通膨型萧条」。到时候,这些陷入挣扎的新兴市场将不再出口货品或原物料商品,而是出口公民到更优质的地方生活。

即将来袭的债务海啸,也不会放过中国。由于长年利用信用来驱动经济成长,中国的债务累积就像喜马拉雅山一样高,约占GDP的330%。中国变得非常容易受一连串全球债务 的违约伤害。近几十年,中国的快速成长,已使它的公共与民间部门积累了巨大的债务负担能力。不过,近年经济成长趋缓,再加上过高的民间债务,如不动产部门杠杆过高、产能过剩,已造成经济非常大的压力,一些大型的不动产公司现已濒临债务违约与破产边缘。

过去几十年来,甚至几个世纪以来,尽管历经大大小小不同的金融泡沫和经济动荡,我们总是能幸运地劫后余生。 危机来来去去,一生总会遇上几回,但如果你认为这次危机的最糟状况,大不了跟过去一样就是留疤,就大错特错了。

随着全球所得成长速度放慢,在大多数可预见的情境下,从国家、企业、银行到家庭的债务,都已超过他们的偿债量能。原本在零利率或负利率时,还勉强可管理的债务,未来将变得无以为继。 不管是借款人或贷款人,公共部门或民间部门,节俭者或挥霍者,都将深受影响。

(本文摘自《大威胁》/天下杂志出版)

【内容简介】通膨趋缓、股市在涨,景气转好?看懂经济逻辑,别被杂音误导!

史上最大债务危机将至,承平时期的民间与公共债务,比二战时期高; 高龄化、自动化远比全球化危险,逆全球化将使生活成本攀升;大短缺来临,供需风险夹击,当前大停滞性通膨危机,超越1930年代大萧条……

未来众多灾难汇集,这本书教你如何看好荷包,做好风险管理。

著名经济学家鲁比尼一向被谑称为「末日博士」,直到他对2008年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的预测成真,大家开始关注他的发言,可惜为时已晚。现在,他带着更惊心动魄的重要预测提前警示,帮助你正确理解未来,做好准备。

鲁比尼最新预言︰10大供需负面冲击正在发生,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停滞通膨型债务危机,威胁程度有如 1970 年代的停滞性通膨与 2008 年的债务危机大汇流。然而,大多数人不仅毫无警觉,甚至期待疫情过后就能回到原本的工作与生活。这很可能是大误判!

新警讯清晰可见,大难临头的危机不只一个,也不是两个,而是十个。

1. 史上最大债务危机将至,先进国家债务率超过400%,中国等新兴国家债务达天际。

2. 民间与公共债务违约潮来袭,投资人应慎防企业诈欺、做假帐。

3. 「生不如死」,人口结构定时炸弹倒数,高龄化、缺工潮、大裁员三重压力夹击。

4. 政府政策失误,加上富人利用体制作弊,不断将经济推入宽松陷阱与泡沫荣枯循环。

5. 大停滞性通膨来了,这次比1930年代紧缩性大萧条更危险的。

6. 货币崩溃性贬值,加密货币崩盘,金融市场陷入动荡。

7. 「全球化已死」,内向型政策盛行,离岸外包,变友岸外包。

8. 人工智慧冲击,AI接管工作,然后可能接管人类。

9. 新冷战持续,供需大中断危机加剧,中国不管变强或变弱,对台湾都将更具攻击性。

10. 气候变迁追根究柢是经济问题,从粮食、原物料到能源短缺,深陷生活成本攀升危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危机过后,大众最后都会忘记,然后事情又回到以前那样。但这次恐怕不一样,我们正迎来比过去更严峻的停滞性通膨,除非及时采取行动,化解威胁,否则过去享有的荣景,可能都回不去了。

【作者简介】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担任纽约大学史登商学院经济系教授长达二十多年,现为该校荣誉教授。他也是鲁比尼总经咨询合伙公司(Roubini Macro Associates)执行长、阿特拉斯资本团队(Atlas Capital Team)首席经济学家。

鲁比尼有丰富的政策经验,曾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资深经济学家、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资深顾问,也是IMF、世界银行等机构重要咨询专家。

观点经常被媒体引用,也经常出现在商业新闻节目中,《金融时报》等经常专访对象。

【译者简介】陈仪

专业投资公司高阶主管,曾任投信基金经理人,财经与投资实务经验丰富。译作有《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大债危机》、《末日博士危机经济学》等,译着甚丰。

李文絜

中兴大学经济系毕业,曾任职于银行、金控及顾问业,从事金融、企划与人资相关业务。现为自由工作者。

陈丽玉

辅大英文学系学士和台大新闻硕士,拥有二十余年的科技、财经、论坛、艺文、旅游和语言等中英文媒体的相关编辑、翻译和写作经历。译作有《钢铁人马斯克》等。

张靖之

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辅系人类学,英国剑桥大学汉学硕士。曾任杂志主编、丛书主编及版权,以保护地球环境为志业。译作有《如何避免气候灾难》、《重新想像资本主义》、《气候紧急时代来了》等。

《大威胁》/天下杂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