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金质米包装没用在地动植物挨批 农会:不影响品质
台东知本湿地环颈雉有机香米包装惹议,台东地区农会坦言有改善空间。(蔡旻妤摄)
台东知本湿地环颈雉有机香米种植于台东大学路附近。(蔡旻妤摄)
连续3年获精馔米奖的台东知本湿地环颈雉有机香米,包装主打知本湿地及非东部物种,遭生态爱好者质疑与事实不符,台东地区农会总干事李建通今天出面澄清「米是金质米,可安心购买食用,包装设计会要求业者融入本土物种」。
台东地区农会贩售的知本湿地环颈雉有机香米甫获农业部农粮署2024精馔米奖金质奖;有生态爱好者发现,包装上出现非台东本土鱼种的石𩼧鱼及湿地罕见的铅色水鸫鸟图案,而知本湿地与种植区域有段距离,质疑包装与事实不符。
李建通澄清「米本身确实是金质米,与包装无关」,连续3年得奖皆由评审盲测,近期包装衍生争议,更有人因此质疑内容物米有问题,坦言设计有疏失需改善,但米确实没问题,消费者可以安心购买食用。
李建通今天出示有机农产品验证证书、绿色保育产品证书等相关证明,他说,知本有机米集团栽培区共50公顷,台东地区农会总共租用了25公顷土地,其中22公顷采有机种植,保留了3公顷作为动植物栖地。生产的米部分由农会自有品牌出售,也卖给业者以「知本湿地环颈雉有机香米」行销。
李建通强调,未来在包装设计上将要求业者注意并改进,融入本土在地品种动植物,让产品除了宣导理念外更具在地台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