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会带来通膨?

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风与物价

近日凯米台风袭台,除了重创生活环境,从历年的资料也会发现,台风过后总会带来物价上涨压力,自有统计以来,次次如此,差别只在于有时涨得缓,有时涨得急。

1961年9月波密拉台风过境北台湾,消费者物价(CPI)随之上涨,这一年的通膨率逼近8%,1963年9月葛乐礼台风一过,物价也随之走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风雨淹没了蔬菜、吹垮了果树,蔬果欠收,若加上预期心理,群起抢购,通膨率岂有不上升之理?

强台肆虐 百物齐涨

1977年台湾甫历经第一次石油危机,一切逐渐稳定下来,不料7月来了一个赛洛玛台风,这个16级的强台不到一分钟就让南台湾一片狼藉,顶楼的石绵瓦被吹落一地,全台4,800间房子全倒,28,000间半倒,受创严重程度为三十年所仅见,随后薇拉台风又侵袭东北部,除了蔬果上涨,房屋修缮所需建材也供不应求,这一年可谓百物齐涨,通膨率升至7.0%,创下石油危机以来最高。

1992年是风调雨顺的一年,按理说物价应该平稳才是,但这一年通膨率竟高达4.5%,何以如此?这是受前一年台风的影响,一般而言,蔬菜复耕只要三、四周,但果树恢复就得花上一年以上,1991年台湾来了艾美、耐特、路丝等七个台风,重创果树,导致次年水果大涨28%,通膨率因而升至4.5%,创下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新高。这说明风雨若只光临蔬菜产区,影响时间仅一、两个月,若是水果产区也受波及,影响时间就会拉长至一年。

贺伯农损 创历史纪录

谈到台风,没有人会忘记1996年7月底的贺伯台风,贺伯当年被称为「副总统兼行政院长级」的台风,造成的农损高达148亿,迄今仍是历史纪录,这一年的8月通膨率飙至5.1%,全年通膨率也升至3.1%。

至于2000年以来的台风虽不如贺伯,但如象神、纳莉、海棠、柯罗莎、蔷蜜、莫拉克、梅姬所带来的雨量也是惊人的,一方面灌饱了水库,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农业生产大受影响,无一例外,随后数个月的通膨率都随之升高。

不过,我们必须了解,被台风推升的物价,通常不会持续很久,随着蔬果复耕上市,供给恢复正常,价格随即回落,如此短期的物价上涨不能算是通膨,除非台风接连而至,豪雨连月而来,加以预期心理扩散,形成恐慌,才可能造成通膨,综观过去半个世纪的历史资料,发生这种情况的机率不高,不过,随着气候异常,未来就很难说了。

因此,当台风过后的一、两个月通膨率忽然升至4%、甚至6%,这并非告诉我们通膨又来了,只要政府尽全力协助农民复耕,随着蔬果上市,通膨率自然会缓下来,这是央行货币政策到不了的地方。从波密拉到凯米,六十年来台湾经历了数百个台风,台风确实会推升物价,但不致引发通膨,惟未来六十年是否还是如此,就说不准了。

小档案■1994年提姆台风于7月9日侵台,8月6日道格台风又来,接连两个台风带来豪雨推升蔬果价格,8月蔬菜年涨84%、水果也涨21%,通膨率升至7.0%,9月通膨率6.7%、10月5.1%,随着蔬果复耕上市,1995年通膨率降至3.6%,1996年3.1%。

小档案■有没有发生通膨,要看物价涨势是否具连续性、普遍性及显著性,兼具这三个特征则表示已出现通膨(inflation),连续性指的是物价持续上升,连续几个月不算,总要连续两季以上,普遍性是指食、衣、住、行、育、乐数百项消费项目逾七、八成都涨,显著性则指涨幅要达一定程度,但涨多高才具显著性,并没有明确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