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鲎保育工作坊」横跨4县市 静宜等携手投入鲎的保育与复育
静宜大学是台中海线唯一的综合大学,临近大肚溪口及高美湿地等自然生态区,校方重视海洋生态保育,也深耕古老海洋生物「三棘鲎」的相关研究。(静宜大学提供/陈世宗台中传真)
为确保台湾「三棘鲎」的复育及永续生存,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携手静宜大学、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等单位,举办横跨基隆、金门、嘉义与澎湖等4站的「台湾鲎保育工作坊」。(静宜大学提供/陈世宗台中传真)
静宜大学的「未来学苑」博雅通识课程,规划台湾海洋公民未来人才专业微学程,对焦学生跨域学习,培养多元专长。(静宜大学提供/陈世宗台中传真)
成对的三棘鲎,前为母鲎、后为公鲎。(静宜大学提供/陈世宗台中传真)
「台湾鲎保育工作坊」教导民众认识公鲎与母鲎的差异。(静宜大学提供/陈世宗台中传真)
为确保台湾「三棘鲎」的复育及永续生存,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携手静宜大学、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等单位,举办横跨基隆、金门、嘉义与澎湖等4站的「台湾鲎保育工作坊」。第1站为基隆场,由静宜大学邀请保育专家学者,进行线上专题讲座及分组座谈,探讨三棘鲎的收容与繁养殖、保育政策、教育与行动等策略,期望能全面守护三棘鲎!
会中备受瞩目的是,三棘鲎的蓝色血液所制成的鲎试剂,能快速检测医疗用品、新药研发及COVID-19等疫苗,在制造过程中,是否受到细菌内毒素污染,守护着人民的健康!
静宜大学校长唐传义说,该校是台中海线唯一的综合大学,临近大肚溪口及高美湿地等自然生态区,校方重视海洋生态保育,也深耕古老海洋生物「三棘鲎」的相关研究。疫情时代,「三棘鲎」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期望透过研讨会,集思广益,共同探讨鲎的现况及保育相关策略,减少或消除受到的威胁,并提升族群存续力。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副署长吴龙静表示,对人类而言,鲎是不可取代的生命体!许多药品及COVID-19疫苗在制程中,为确保没有受到内毒素污染,都需经「鲎试剂」确认。但近年因渔业迫害、海洋污染等,鲎受到生存威胁,目前濒临绝种。环保署不仅持续补助鲎的养育保护,今年更与静宜大学合作调查鲎的生态,希望结合民间力量与研究技术,让民众对鲎有更多认识。
在「国际鲎保育日」举办工作坊,别具意义!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馆长陈素芬指出,2019年起「三棘鲎」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如何维护鲎的生存与生态环境,是工作坊最重要目的。人类与海洋生物是共存共荣,今年串联21所学校,及鲎的起源地基隆,与金门、澎湖及嘉义等县市,积极投入鲎的保育,希望结合各界力量,为生态及永续台湾做出贡献!
通识中心主任吴仁彰指出,静宜大学的「未来学苑」博雅通识课程,以该校紧邻大肚山、面向台湾海峡的地理优势,同时结合「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的教育理念,规划台湾海洋公民未来人才专业微学程,对焦学生跨域学习,培养多元专长。
台湾第一位研究「鲎」的博士杨明哲说,鲎在4亿8000万年前已存在于地球,目前世界上有美洲鲎、南方鲎、圆尾鲎,及属台湾的「三棘鲎」。但因大量被捕捉抽血制药、食用、混获、海洋污染、海岸破坏及开发等因素,造成族群长期衰退。期望结合海科馆的「鲎知鲎学」海洋公民科学实践行动计划,从鲎的收容与繁养殖、公民科学、环境教育,根植海洋保育于教育中。
研讨会及工作坊中,让民众了解三棘鲎的保育相关法规,也集思广益探讨遏止三棘鲎及其产品的非法使用。期望透过「国际鲎保育日」,唤起政府、大众与权益关系人对三棘鲎保育的意识,并深化国内外机构的保育合作与经验,有效提升研究量能、管理与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