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家/梁国源:美日货币政策最新观察

2013年4月,美、日两国央行分别宣布关于宽松货币政策最新消息,其背后所代表含义,究竟该如何解读?

【文/梁国源】

今年4月,美、日两国央行分别宣布截然不同的讯息。一方面,美国联准会(Federal Reserve,Fed)辖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3月20日的会议纪录显示,其内部成员已开始讨论是否终止购买或缩减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Ⅲ,QE3)规模议题

另一方面,日本银行(日银)却宣布,将推出无限期定性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如何解读2大央行的最新货币政策,并据此指出其所代表的含义,值得各界关注。

宽松货币政策真要退场

金融海啸后,Fed推出的各项传统与非传统货币政策,被公认为是造成风险性资产价格偏离经济基本面的最大推手。另外,Fed推出QE3以来,就清楚地表明,QE3将施行至就业市场「大幅改善」为止。对此,从近月Fed官员的谈话可知,就业市场大幅改善,是指非农业就业人数连续数月增加18~20万人。

若以6个月移动平均值为观察指标,2013年2月起,美国非农业就业人数已连续3月增幅介于18~20万人区间(图1)。难怪FOMC部分成员于3月建议年底前Fed应缩减或终止QE3规模。

不过,鉴于美国自动减赤机制已于3月上路,加上国会两党始终未就2014年预算案与举债上限议案达成共识,FOMC于5月1日的会后声明指出,美国财政政策正在限制经济成长,并表示将在就业市场或通膨发生变化时,提高或降低资产购买计划的步调易言之,若经济前景不如预期,QE3不但可能不会在年底前退场,甚至可能会扩大规模。

非传统货币政策更透明化

为何FOMC在3月20日发布QE3可能退场讯息后,旋即又于5月1日释放可能扩大QE3的说法?研判其背后应有2项考量

第一,3月会期的会议纪录公布后,市场逐渐产生Fed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做出缩减QE3资产购买规模决定的预期。但毕竟美国财政问题仍旧未解,过早移除QE3,很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5月1日的说法应是着眼于修正市场原先的预期。

第二,政策透明化,一直是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任内努力推动的目标。为了让市场能充分理解Fed的货币政策操作及目标,Fed经济预测发布次数从每年2次增加到每年4次;Fed主席1年举行4次会后记者会,发布长期经济及联邦资金利率预测;另以「前瞻指引(forward guidance)」的方式(如失业率不低于6.5%、2年内通膨预期不超过2.5%、联邦资金利率不会调整用语),说明未来利率政策走向。

柏南克希望透过这些改变,避免在货币政策调整过程中引起市场太大扰动。5月1日FOMC的会后声明,也可以解读成在透明化的考量下,未来Fed非传统性货币政策的操作,很可能趋于条件化与更加透明化。

有鉴于此,该声明只不过暗示着,未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从现在执行到「就业市场大幅改善为止」,变为更明确的「条件式调整」。换句话说,一旦Fed对经济前景的看法转为悲观,每个月资产购买规模将提高;反之,若Fed乐观看待经济前景,每个月资产规模将相应走低。

【梁国源】现职: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清华大学科技管理学荣誉教授台湾大学经济学系兼任教授学历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公共政策及管理学硕士经历:清华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暨系主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委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访问学者

精彩全文,详见《台湾银行家》。※ 本文由台湾银行家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