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家/深耕社区互助合作 人人都能享有金融服务

台湾银行家5月号双封面。(图/金融研训院提供)

撰文/傅清源

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银行系统,金融服务理应非常充足,但由于自由经济的市场失灵缺陷,许多美国民众(尤其经济弱势无法得到主流金融机构的产品与服务,产生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的问题。储蓄互助社(credit union)非以盈利目的,偏重服务社区与经济弱势者的特性,恰好弥补这一缺陷,成为普惠金融(financialinclusion)的重要支柱。

▲美国储蓄互助社区每年社员人数成长比与据点减少家数。(图/金融研训院提供)

然而,当美国因金融海啸导致金融市场的存款普遍下降时,互助社的存款总额却反而增加。根据美国储蓄互助社协会(Credit UnionNational Association, CUNA)统计指出,虽然美国储蓄互助社家数日渐减少,但总服务社员人数仍是节节上升(详见图1、图2),2016年全国互助社总社员数已达1亿100万人,占美国人口40%之多;相比2010年人数更成长12.6%;社员的忠诚度快速上升,超过60%的社员认为互助社是他们往来的主要金融机构。

这不禁令人好奇,号称全球银行业最发达的美国,拥有6,000多家银行,近10万个分行据点,竟然还有这么多民众之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互助社在金融体系竟然扮演这么吃重的角色,其背后原因为何?

储蓄互助社的起源

储蓄互助社系非以盈利为目的的互助合作团体,以改善社员生活,增进社员福利,促进社区发展为目的。储蓄及互助贷款并行,并仅对社员服务及偏重消费性贷款,换句话说,社员是股东同时也是客户。而这些社员都会有一个共同关系(common bond),例如是同一职业或同一社区。而互助社的利润则转换为较银行更低的优惠利率方式回馈予其社员,故其对发展平民融资具有重要的功能

储蓄互助社最早起源于1849年德国南部。当时德国社会贫富不均差距甚大,农民与低收入者生活非常艰苦,且受高利贷压榨情况普遍,雷发巽先生(Friedrich WilhelmRaiffeisen)原先发动向富人募捐来救济贫农之计划,结果不甚理想。最后他发现「自助互助」才能解决此问题,成功成立了第一个储蓄互助社,其后风潮传至加拿大、美国,并在几十年内传遍全球。

美国储蓄互助社的特色

作为一种合作金融组织,美国储蓄互助社相较一般金融机构在许多地方相当的不一样:

1、民主平等的组织结构。储蓄互助社每位社员均享有平等的投票权(一人一票)和决策权。储蓄互助社以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三权制衡机制,其中管理阶层由全体社员组成的社员大会选出,当选人员一般多为无给职。同时,社员可自愿加入或退出,只要符合章程要求,愿意承担社员义务,最少只须认购5美元储蓄互助社的股金,就可以成为社员,享受社方提供的服务。

2、非盈利的利率定价。百余年来,美国储蓄互助社始终坚持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社员为本」的理念。相较商业银行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客户享受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必须承担较高的利息成本;而储蓄互助社属于全体社员,其利润归全体社员所有,借由提供高存款息、低贷款利率,是储蓄互助社将利润分配给社员的主要方式。

3、审慎的风险管理。虽说储蓄互助社不以盈利为目的,致力于为社员提供服务,但办理放贷时却不因此而草率。除依赖审慎的放款审查程序外,由于放款对象限于社员,互助社社员制的「俱乐部式」环境,促使社员努力履约,避免造成其他社员的损失。因此大体上,呆帐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准。

4、国家政策扶持。有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美国对储蓄互助社提供额外优惠措施,对其经营竞争力有相当的帮助。根据美国联邦信用合作法案(Federal Credit Union Act),认定互助社是非盈利性的合作互助组织,因此不须缴纳联邦税。此外,社员股金之利息可以免征个人利息所得税。

3大力量推动成长

根据《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分析,推动储蓄互助社的成长背后至少有3股力量:首先,相较银行,它们为存款提供更高利率,并减轻借款人利率负担。根据研究机构SNL Financial的调查,在3年期二手车贷市场中,美国储蓄互助社平均放款利率为2.66%,而银行则平均要求5.13%。此外,其客户满意度调查中,获得的评分也比银行高。

其二则是金融海啸的影响。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虽然也有部分储蓄互助社亦因投资失当,经历了破产危机,但总体而言,储蓄互助社由于不像银行须承受追求短期利润的压力,投资风险性金融商品较少,因此能比银行更快从金融风暴中走出来。从2007∼2010年,正当危机锋头,存款金额反而逆势成长23%。

第三个成长的原因是持久性。在美国,法令的改变使得多重「共同关系」变得可行,这帮助了互助社的合并。因此过去10年,美国储蓄互助社总数减少超过30%,但社员总数与资产规模却年年增加,且产生更多大型的储蓄互助社,拥有全国性的自动柜员机系统, 以及各种不同的金融商品。这些变化使得储蓄互助社更容易于加入及方便往来。

▲美国储蓄互助社区年成长。(图/金融研训院提供)

温暖在地,扶助弱势

以营运规模而言,储蓄互助社跟银行有相当的差距,2016年, 美国5,289家银行中,平均每家拥有16家分行,而6,075家储蓄互助社中,每家平均只有3个分社,平均资产规模更相差高达13倍:表面上看起来,互助社实在很难与商业银行竞争。然而,正因为互助社规模小,且利润均回馈给社员的特性,使得它们更能深耕社区或特定族群,发展温暖的个人化客户服务。如今,互助社的服务遍及生活所需的各种项目:从活期存款、储蓄存款、个人信贷、车贷、房贷,至于微企业贷款等。当然这些服务银行也可以提供,然而,凭借着更细致的服务,更低的保险费、透支费(NSF Fee)及更优的存放款利率,成为美国人金融往来的首选机构之一。

此外,储蓄互助社对协助弱势经济族群,达成普惠金融的贡献,更是与商业银行迥然不同。根据CUNA的研究,储蓄互助社对中低收入族群以及少数族裔的抵押贷款案,批准率分别为69%及62%,而一般金融机构仅为47%及51%;此外,储蓄互助社的贷款中,有高达25%属于中低收入族群,而一般金融则只有20%。

导入FinTech与时俱进

如何提升网路行动银行功能,以及如何应对百家争鸣的电子支付系统,一直是美国储蓄互助社的优先课题。根据2015年美国法林研究院(Filene Research Institute)的调查显示:相较银行业,储蓄互助社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对金融科技(FinTech)工具或平台,较为倾向采取共存合作的态度。截至目前,美国已有120个相对大型的储蓄互助社(共涵盖1,000万社员)采用CU Wallet电子支付技术,以开发自属的行动支付Apps;54%的储蓄互助社则已提供网路或行动个人对个人(P2P)支付服务。但对其他多数小型互助社而言,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发获取经济规模(虽然难度不小),并寻求适合之FinTech公司建立策略伙伴关系,都是被互助社认为较为可行的模式。

但话说回来,储蓄互助社毕竟是一种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之组织,其赢得客户忠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供温暖贴心的个人化服务,充分照顾社员的福祉。因此,成为科技的快随者(fast followers)与时俱进,即使缺乏支付技术的开发资源,如能建置好基础架构平台,快速引进具竞争力的新科技,加上其原本就具备的贷款易及性、具竞争力的利率以及机构稳定性等特色,互助社这个借由平民融资稳定社会经济的巨大力量,必然持续发光发热。(本文作者为台湾金融研训院传播出版中心所长)

※ 精彩全文,详见《台湾银行家2017年5月号》。※ 本文由财团法人台湾金融研训院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