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嘉鴻從重傷到奧運奪牌!「一個都不能少」團隊撐起亞洲貓王
唐嘉鸿,凭借着强大的心理素质及奋战到底的精神,最终收下铜牌荣耀。这也 是台湾体操单杠项目的首面奖牌。(来源・中华奥会提供)
【文●黄铭彰】
八月五日,在巴黎的贝尔西体育馆,体操选手唐嘉鸿首度登上奥运单杠决赛舞台。首位登场的他,选择难度分六.五分的整套动作,剑指金牌。然而,过程中转体接杠时,发生严重掉杠失误,现场一片惋惜。
掉杠那一刹那,只见唐嘉鸿随即站起,缓步至场边,转瞬整理好情绪,并在教练翁士航的扶抱下,二度上杠。
上杠后的他,先是重新完成失误的动作,而后流畅的执行原先设定的整套,并使出他经历六千次失败炼成、独步全球的「猫跳五百四十度」,最后再以华丽转体一圈,稳健落地。
回到场边等待分数时,明显对自己表现不满意的他,与教练翁士航深深拥抱。而翁士航只是摸了摸爱徒的头,安抚他的情绪,眼里却也已泛着泪光。
未料,这场比赛后续多位选手都意外发生严重失误,这让重新上杠后缴出流畅表现的唐嘉鸿,凭借着强大的心理素质及奋战到底的精神,最终收下铜牌荣耀。这也是台湾体操单杠项目的首面奖牌。
这十年来,翁士航不仅是每次扶着他上杠的教练,更是将他从伤痕累累的选手,打造成世界冠军的幕后英雄。
如今虽然已是征战国际的选手,但唐嘉鸿的体操生涯,其实一直以来都备受伤势困扰。他升上大学前,便因伤而二度动刀,手伤,更一度让他痛得想放弃选手生涯。直到他来到台湾师范大学,遇上翁士航,人生就此改变。
选手出身教练扭转他体操生涯融入科学「越顶尖,越需个别协助」
翁士航原先也是体操选手,离开赛场后,转型为教练,后来加入台师大体操队,期盼打造与时代接轨的体操培训系统。
唐嘉鸿站在颁奖台上的闪耀时刻,背后,是翁士航非典型体操训练方法,及他「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所打造出的光。
台湾传统的体操训练,高度仰赖教练的主观经验来规画选手训练课表、衡量动作的准确度。虽然教练往往非跨领域的专才,但举凡选手运动表现、身体状况、甚至营养,却都与教练个人判断息息相关。
但除了经验,翁士航更相信的,是科学。他具有运动科学博士学位,钻研运动分析及肌力训练。这让他更注重科学化训练,且在意选手对于运动伤害防护、营养学、运动科技等多面向的专业培养。
例如他大量的将运动科学导入训练。研究所时期在台师大体操队训练的前体操国手徐秉谦分享,「平常训练时,运动科学的介入非常多。这不是宣传,是真的我们在训练时,各种仪器就在旁边。」他说,「做完动作后,团队会将数据拿给老师,分析当下状态,做为后续训练的基础。」
上一届东京奥运赛前,翁士航更特地找来曾担任国训中心奥运、亚运国家代表队运动科学总召集人的台师大运动竞技学系教授相子元,透过科技,即时记录并分析选手动作,盼能找出完美执行高难度动作的关键因素,并避免再度受伤。
相子元举例,以唐嘉鸿备战奥运期间,就至少曾经使用离心训练机、测力板、摄影系统及惯性感测器,辅助训练与后续数据分析。
特别在单杠项目,无论是下杠前所须承受的离心力、执行时与落地前的空中转体,以及落地时的冲击力,对选手都至关重要。
「越是顶尖的选手,越是需要个别化的协助。」备战巴黎奥运期间,翁士航进一步申请国科会计划,汇集研究运动生理学,以及运动伤害防护,甚至是台科大电子系的各领域专家,组成团队,协助唐嘉鸿透过更科学化的训练,迈向颠峰。
像是在训练前,团队让唐嘉鸿穿戴仪器,即时侦测他的心跳呼吸及肌肉血氧饱和度,掌握他每日生理状态,并随之弹性调度课表,避免过度训练,致使受伤。
「在电子系教授协助下,仪器变成更容易携带、客制化,可带到训练场地使用,且让数据更能清晰判读。」相子元说。
例如,透过体操智慧化装备的开发,让教练可以用手机就掌握即时数据;又或者,透过杠上感测器与影像数据系统的整合,即时掌握选手头部与单杠的距离变化、脱杠与接杠的时间,进而能分析选手的滞空时间数据,由此找到最适合选手上杠的位置与角度。
对他来说,每位选手都是宝开放提问、尊重差异,营造安全感
不只方法非典型,翁士航的指导风格,也跟运动界最传统的斯巴达风格很不同。
在较为集体化、军事化的体育训练环境,教练之于选手时常是极具威严的存在,甚至打骂选手的状况都偶有所闻。通常在这样高压的关系下,很难让选手跟教练有效的沟通。
但,翁士航却非常注重选手个体差异。在他眼中,这些选手并非无名无姓、只为夺牌的战士,而是一个个对体操怀抱梦想的少年。
他相信,唯有因材施教,看见并尊重每个人的差异,才有可能让台湾系统性的培养出一群「猫王」。「每位选手带一段时间之后,老师会慢慢抓到他们的身体周期,然后去调配每个人的课表。」唐嘉鸿说。
他说明,这是因为不同于中国、日本这类体操大国,在选手早期训练阶段,受伤了,就退训,换一个便是;台湾比起体操大国,练体操的小朋友基数小,「每个孩子都是宝」,如何让选手从小找出合适的训练模式,至关重要。
通常,一般教练不喜欢选手问问题,但,为了能真正理解个体差异,翁士航非常欢迎选手提问,甚至喜欢与选手讨论。
翁士航说:「要培养出下一个世界冠军,中间会遇到的问题一定非常多、非常复杂。如果选手都没有问题,教练才要担心;换句话说,如果选手都没问题,那还需要教练的存在吗?」
在脑海总有很多想法的唐嘉鸿眼中,翁士航就是一位总能接住他提问的教练。这让他敢诚实反映想法,并随之调整训练。
坚实团队犹如场上软垫接住他「当我们处理好,就没什么好担心」
唐嘉鸿分享,他有时会看到有机会加入整套动作中的特定动作,便会向教练提出是否能够尝试。此外,在训练时,一旦他认为身体有些不适,需要休息或停止训练,他也都能无压力的提出。
营造出这种开放、且让选手有安全感的氛围。翁士航靠的不只是自己,更是凝聚起一群人的力量,托起唐嘉鸿。
去年年初,唐嘉鸿在较不熟悉的场地测验前受伤,左脚阿基里斯腱全断裂,伤势严重到连他本人都感到绝望,只能放弃亚运等重要比赛,外界也不看好他有机会赶得上挑战今年巴黎奥运。
但,他却只花上约莫半年,就再度踏上竞技场,出征世界杯挑战赛巴黎站,更以超越以往的高难度动作,摘下单杠金牌。
这背后,是一群人的奇迹。
从上一届东京奥运后,翁士航在体育署支持选手的「黄金计划」团队中,汇集了最适合唐嘉鸿的一时之选。
以台师大优聘教授陈美燕做为主持人,翁士航担任教练,同时包含运动伤害防护员范絜婷、体能训练师陈宜翔,以及行政管理麦刘湘涵。团队几乎每日都与唐嘉鸿紧密作战,防护员更是时时刻刻待在他身旁,留意其身体状况。
而且特别的是,这支团队,不只翁士航是选手出身,从防护员、训练师,甚至到行政管理人员每个人都曾是体操运动选手。因为翁士航相信,如此的团队,能更了解、并同理唐嘉鸿的身心需求,「这是这个阶段嘉鸿需要的,」他说。
因为,唐嘉鸿经历东奥在单杠项目失利后,面对下一场奥运,不只需要专业,更需要了解选手备赛周期及大赛现场心理状态的伙伴,给予更贴近所需的陪伴。
而也是这群团队的日夜支持,加上引进长庚医疗体系全力支援,才让唐嘉鸿在受重伤后,竟只花半年时间就重新站上竞技场。「我们去国际比赛,大家都称这真的是奇迹。」翁士航透露。
「那时心想,我的团队,包括老师、家人,都为我付出这么久。如果他们都没有放弃了,我更不能放弃自己。」唐嘉鸿回忆起当时从绝望谷底爬出的心情。
就像体操场铺满的软垫,接住选手每一次的坠落,让选手无后顾之忧练习;因为有着坚实的团队,翁士航总是鼓励选手不要害怕失败,「如果失败真的发生了,就看我们怎么去处理;当我们全部处理好,就没什么好担心了。」
「每次失败都有它的意义。」他深深相信。「我们很敢面对问题、搜集失败,针对这些,团队都会一一厘清,再跟选手沟通。也因为这种沟通,背后产出的价值,让我们可以双倍速前进。不是只有教练的脑袋能够带着他,而是选手本身也有同样认知,双方一起努力。」翁士航说。
以选手为核心建「体操树」系统「打造模组,让下一代有路径参考」
与选手相互理解的感性,加上运动科学介入的理性,翁士航心目中理想的体操培训系统越来越完整,「我们所有人都是选手背后隐形的翅膀,就是要告诉他们:『不用管其他的,只管往前飞就对了。』」
而且,他更要让这样的信念播种到基层,让现在这些如花朵的少数亮点选手,未来,有机会开出一片花海。
十一年前,翁士航便有感于体操未来人才稀缺,与全大运累计四十一面金牌的传奇选手麦刘湘涵共同成立「小师大体操队」,结合运动科学与全人教育模式,从国小开始,扎根下一代对体操的兴趣。
如今这套「体操树」系统,除了帮助唐嘉鸿在国际绽放光彩,台师大体操队也持续在全国大专校院运动会缴出亮眼成绩。
「培养一个『猫王』是机率问题,但培养出一群猫王,这是实力问题。」翁士航说,「怎么样能让顶尖运动员真正发光发热,我们得打造一个模组,才有办法让下一代有路径可以参考,这是我们一直在着手的。」谈起将来,他眼里充满了光。
此次巴黎奥运,唐嘉鸿拿下铜牌,虽距离他与团队的目标有落差,但翁士航仍对爱徒表现感到骄傲。赛后他分享,「如果当下失败嘉鸿就放弃了,那我想不会有今天这块铜牌。」他接着说,「当时阿基里斯腱断裂,走到现在,本身就是个奇迹。这就是我们台湾的精神——『拍断手骨颠倒勇』。你永远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所以就是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是这样一整群人,以选手为核心出发的爱与眼光,让唐嘉鸿熬过万千回失败,无数次伤痛,在五环殿堂骄傲飞翔。并且让未来,国际的体育殿堂上,能有更多「台湾猫王」的身影。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商业周刊》网站。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延伸阅读》
大陆车销台「强制国产化」!买不到便宜车了?独家还原决定MG生死的90分钟
从说不出口到全英语受访!谁让李洋、王齐麟、戴资颖一年跃进
远东、新光⋯百货龙头市占衰退,「它」成大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