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业者:政府应稳定能源政策
根据资料显示,自113年5月以来,工业用天然气售价已历经七次调涨,自每立方公尺8.6002元调升至今年4月14.9056元,短短10个月内涨幅高达73.31%。另外,工业用电费自111年6月以来亦累计上涨63.5%,尽管4月原预告再调5%,但已因政策考量暂缓实施。
陶瓷产业长期仰赖天然气与电力作为主要能源来源,天然气在其生产成本中占比甚高,连番涨价已对产业形成沉重负担。多数本土陶瓷厂商为中小企业,难以短期内吸收高昂成本,只能减产因应,部分业者已进入亏损状态。
此外,陶瓷制品订单往往为半年至一年半中长期契约,能源价格若无预警涨价,厂商无法即时反映成本,导致既有订单出货即亏损,未来报价更无所适从,打击营运信心与产能规画。
陶瓷产品广泛应用于民生各领域,包括建筑磁砖、卫浴设备、餐具及工业陶瓷等,皆属国内重要传产之一,国产磁砖占国内表面建材逾80%,具备耐用、易保养、适合本地气候等特性,长年深获建筑师、设计师与消费者青睐,支持国产品可提升建筑品质,也有助于降低碳足迹,符合节能减碳趋势。
业界强调,能源政策应顾及产业特性与发展时程,盼政府未来在调整工业能源价格时,能落实预告机制、审慎评估调幅与频率,让产业有时间规划、调整,稳定生产链与就业环境,协助产业稳定转型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