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早療評鑑塞車 每年2千童苦等
桃园早疗疑似发展迟缓通报案件今年至4月共1204件,家有早疗儿的市议员张硕芳昨天质询,强调仍有许多发展迟缓儿未完成鉴定,主因专业机构和人手不足,造成早疗评鉴塞车「要等1年多」,每年约2000名不能及时获得联评,恐耽误黄金治疗期。市府妇幼局回应,桃园今年从原有的8家联评医院扩展到9家,并在筹划成立早疗诊所,扩展量能。
张硕芳表示,2020到2022年间疫情3级警戒中长大的幼儿,普遍在语言、认知、肢体、情绪等发展较慢,被喻为新成形的「小乌龟世代」。她一周3天要陪孩子接受早疗职能和物理治疗,如果未能接受鉴定,就无法享有政府提供的特教或医疗资源,而且早疗儿也易有情绪管理问题,家长求助无门。
一名妈妈分享,孩子3岁多时发现个性内向安静,与同龄孩子互动不频繁,带到医院检查初步诊断为疑似自闭,0到6岁黄金治疗期也过了一半,她与丈夫有一人只能够放弃工作,专心照顾孩子。
张硕芳说,自己与不少家长深感早疗资源的匮乏,如果是发展迟缓儿又未完成鉴定,很可能因此错过0至6岁早疗黄金期,市府团队应跨局处并和民间机构合作,提升桃园早疗服务量能。
市府妇幼局长杜慈容答询证实,桃园联评的医疗院所较少,还有一些疑似发展迟缓的孩童在等医院联评;目前为了解决塞车加速联评,今年从原有的8家联评医院扩展到9家,量能会从1600人次扩展至2500人次。
副市长王明巨分析,早疗联评塞车原因也包括有的幼童不需要联评,但是家长认为有需要,结果和需要联评的小朋友一起等候,出现量能不足。
王明巨也认为,发展迟缓儿上小学后还有些资源能帮忙,但是学龄前整体照护资源有待加强。为了提升量能,桃园市政府正协调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医师、治疗师扩充量能,并筹划成立桃园市自己的早疗诊所,为发展迟缓的小朋友做联评,但坦言「最困难的是人力」,正努力找回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