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资产管理市场竞争力 专家点出台湾改善方向

该论坛针对资产管理相关税负、投资商品与规范,以及相关人才培育等议题进行探讨,中华民国创业投资商业同业公会秘书长苏拾忠指出,若从台湾创投看台湾资产管理,由于目前台湾的有限合伙法未采取国际通用的租税穿透制度,国际资金对于不具租税穿透的投资环境兴趣不高,导致外资进入台湾困难重重,投资人不乐意将个人资产委托管理。

苏拾忠建议,应开放台湾创投事业(VC)和股权投资(PE)设立无法人格的有限合伙基金,以实现租税自然穿透,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国际资金,还能提升台湾VC和PE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参考国际上创投或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为退休基金,而台湾的退休基金尚未投入这些领域,导致资金活化率低,建议台湾退休基金应投入三分之一的资金至VC和PE,退休基金仍可维持稳定回报,同时促进创投市场的发展。

基金事投资传媒创办人张凌云则从四个面向指出,首先是租税优惠建议,由于台湾资产管理市场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与人才能见度相对较低,建议可针对缴纳一定营利事业所得税的企业,给予高薪人才引进额度,引进高阶人才时,可采用单一税率制度,如香港为15%,台湾目前对受薪阶级采取累进税制,若希望引进高阶人才,就需要针对这些人才给予所得优惠,整体而言,在不影响总税收的情况下可专案处理。

其次,在商品开放方面,张凌云强调,现在台湾人爱买的指数型ETF投资标的相似,较难有更分散的曝险部位,金融商品需更多元化,且法律虽未禁止新型态金融商品,但实务操作中许多通路仍不愿冒险尝试,应做到「法无禁止及可为」,而非「法无允许及不可为」,就像先前境外基金业者来台之后,技术也逐渐转移至境内,对于金融市场也有帮助。

其三,针对资金管理,张凌云建议,政府应提高对特定产品投资人的资金审核标准,对于一定投资额以上的投资人,应放宽投资限制,如解除对于私募基金上限只能99人的限制;其四,资金流向方面,台湾的投信业者管理的资金虽逐年成长,但多数资金都来自指数型ETF的成长,实际上「净流入」到主动型基金的资金并未增加,甚至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不符合多数「资产管理中心城市或国家」的资产状况,因此建议政府带头成立「主权基金」,引导投资方向、增加台湾资产管理业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