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躲”过大雨背后:他们挑战了天气预报的天花板
(原标题:天安门“躲”过大雨背后:他们挑战了天气预报的天花板)
雨雨雨,连续几天,京城几乎每天都在下雨。但很幸运的是,7月1日上午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的2小时里,天安门地区“躲”过大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大会开始前的飞行庆祝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时间:2个月前
对庆祝活动当天天气的预报,其实从两个月前就开始了,而整个11人的预报员专班团队去年年底就正式成立。这半年的时间里,预报员们一直在分析近十年历史同期的天气资料,复盘天气个案,查找分析原因,一切都在为7月1日的准确预报做准备。
6月底7月初的北京,正好处于汛期,是对流天气高发的时期,雷阵雨、大风、冰雹都是“熟客”。整个天气系统,经常被东北冷窝控制,阵性天气特别多,天气尤其复杂多变,很可能早晨还是晴空万里,到了傍晚就是瓢泼大雨。
预报的难度,可想而知,而且雷雨的预报,是当今的世界性难题。
时间:6月25日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是预报专班团队的一员。从6月25日左右开始,预报团队已经能预判到,从6月27日以后,北京将连续多日处于冷涡系统控制下,且持续时间较长,“这就意味着,几乎每天都有雨,而且局地性非常强,雨量分布不均,强对流天气明显。”雷蕾坦言,这对预报员来说,压力巨大,“太揪心了!”
但夏季的天气,真的瞬息万变。由于距离活动当天还有一些时日,预报员们不断调出各种不同预报模式下的结论进行比对,分析国内外的各种资料,找出各个预报模式下的相同点和差异,找出可信的结论,剔除不可信的可能性,多次组织天气大会商。
时间:6月28日
到了6月28日,距离7月1日仅剩3天,所有的预报模式结论已经几乎趋于一致:冷涡的影响板上钉钉,北京将面临系统性的降水和强对流天气。
“当时就是往最差的情况考虑,感觉在冷涡系统的影响下,一天比一天觉得天气情况有利于降水的发生。”雷蕾说,预报员们精神高度紧张,脑子里全是天气预报这点事儿。
经过多次天气大会商,预报员们分析,7月1日上午,北京的天气以多云为主,能见度最差估计在2公里左右,不会影响飞行活动,但视觉上不那么透亮,肯定不如晴天的那种通透。
从历史情况分析来看,一般来说,北京上午出现对流天气的情况非常少见,基本都是在中午前后,受热力状况、气流等因素影响,会出现降雨和强对流天气。雷蕾说,比较危险的时段考虑是在中午到傍晚,1日上午则重点考虑云量和能见度,担心低云会不会比较多,能见度是不是不太好等。
每天看着天气云图和雷达图的变幻,雷蕾等预报员们的心都揪着,像坐过山车一样高度紧张,“虽然对预报还是很有信心,但夏季天气实在是变化太快了,也会担心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恨不得看到一片云飘过来,雷蕾心里都得咯噔一下。
时间:6月30日
从6月30日早6点开始,雷蕾和预报员们已经开始发布逐一小时的预报,不断滚动更新,订正预报信息。正好30日夜间,北京又出现了非常强的对流天气,到了晚上10点多,他们又临时加了一次天气大会商,讨论刚刚结束的雷雨天气,分析是否会影响第二天上午的庆祝活动。
预报员们充分分析、讨论各种情况,因为担心下雨后的北京低层能见度和湿度都会受到影响,预报信息越来越精细,把能想到的全都加进来,看看还有没有出现其他天气的可能性,“都说这次是在挑战天气预报的‘天花板’,预报员们真的都是拼尽了全力。”
深夜的临时大会商后,预报结论还是保持不变,头一天晚上的强对流天气尺度比较小,这种云团不会造成大范围影响,7月1日早晨北京还是以多云天气为主,能见度最差2公里,天安门地区的天气在活动时间里应该是安全的。
时间:7月1日
7月1日上午8点,庆祝活动正式开始。当所有人都在关注活动时,雷蕾等预报员们的眼睛始终盯着卫星云图和各种气象资料,一刻不敢松懈。看到活动顺利进行到最后一秒,天安门地区“躲”过大雨,已经连续近30个小时没有休息的预报员,心头的大石头也总算是落了地。“那一刻,没有大家想象的那种欢呼雀跃,因为活动会场撤离任务还没结束,逐小时的预报仍要继续发布。”
就在大会结束后不久,北京东部北部地区就开始电闪雷鸣。
延伸阅读:
揭秘:参加庆祝大会的6.1万人如何抵达、撤离天安门?
很多人好奇,参加这次庆祝大会的6.1万人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安全、顺利、准时地从家到达天安门,再从天安门回到家的。这就离不开广场参会人员服务指挥部下属的集结疏散部(下称集散部)。
集散部部长谷民用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这次活动像一个风铃,下面是各条转动的部分,集散部就是那个小锁扣。“我们要把要求传达下去,链条顺利运转起来,才能发出和谐悦耳的声音。”
与前年天安门广场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相比,今年的观礼人员数量几乎翻了一番,难度也大大增加。70周年庆祝时谷民也是集散部部长,她告诉记者:人多环节就多,上的力量就多。比如远端集结点中启用的地铁集结点去年是4个,今年增加到12个。
集散部运作的秘密,就在两个“长”身上。一百七十多位台长、56位店长,带动各单位各级领队联络员、车长等工作人员,几百上千人服务着几万人。“一长四员”“一长八员”“两长一员”战斗小组,让集散部以最小的单元组织出最庞大的体系。
台长是天安门广场活动现场座席台的负责人,庆祝大会现场每个座席台设一名台长。“一长四员”战斗小组由台长协同安保联络员、医疗防疫观察员、志愿者、归口单位联络员,共同做好参会人员落座疏散、秩序维护、引导互动、应急处置等工作。点长是远端集结点的负责人,比如最大的远端集结点天通苑北地铁站有四千多人,点长负责把大家送到天安门,活动结束后再接回天通苑北。“一长八员”战斗小组由远端集结点的点长与报告员、区联络员、属地联络员、安保联络员、交通联络员、医疗观察员、志愿者联络员和消防联络员构成,主要通过会商机制解决本集结点参会人员集结疏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早在今年三月,集结疏散部成立后便开始了对路线的实地踏勘。“80后”小伙儿岳建彬是集散部副部长,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时他就和部长谷民一起负责集结疏散的工作。“一定要实地走一遍,让方案变成执行的方案,因为我们不仅要做方案,还要做行之有效的方案,要通过实践去检验,不能凭空想象,不能是纸上谈兵。”岳建彬说。
在某一路人员的行进路线中,哪些地方是堵点,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风险,哪些地方是容易耽误时间的,都会逐一梳理出来,想好解决办法。比如前门地铁站二号线是老式地铁,出站口很小,工作人员就要弄清楚到底一个小时能出多少人,每一列到前门站的专列都精确到几分钟,几点几分到达,几分钟能走到地面,这样就能确保所有的流线严丝合缝,不会有不科学的情况出现。
需要协调的事项千头万绪,可能的突发状况百种可能,如何确定哪些地方适合集结,找到相关的服务保障力量,哪些地方需要放上隔离栏,测温设备到底设在哪,安检一分钟能通过多少人,有特殊人群需要搀扶怎么办,这么多人坐车,车从哪来?这需要交通、安保、医疗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部门的配合。
人员要按照设计的时间准时出发、准时到达,批次出发、批次到达,现场才不会混乱。大家最担心的问题也是时间问题。同一个集结点可能出发两到三批人,一个单位签到晚了,大家就都延误了。如果某一队人员不能按规定出发,路上就会遇到别的队伍,就“撞车”了。
“这次大会有个特点,要求更细致更精准,多少人,多少分钟,到哪儿,怎么到,我们的方案都精准到秒。”谷民告诉记者。谷民给我们看他们制作的表格:一路人马,几点几分从远端集结点出发,什么交通工具,需要几辆车,什么时间签到,什么时间出发,走什么流线,行车距离是多少,行车时间多少,在哪落客,落客之后到达观礼台步行的距离是多少,时长多少,从哪进场,二次安检,何时落座,落在哪个区域,退场的时候从哪退场……全都清清楚楚。“每一个细小的点位我们全部都安排到,这样参会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从一开始集结到最后结束就都有人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谷民说。
活动之后的疏散也不简单,因广场不能长时间人群聚集,活动结束后要以最短的时间解除封控、对外开放,这就要求集散部在最短的时间内,甚至在一个小时内让6.1万人有序撤离广场,而且在附近的前门、王府井等路口也不能造成拥堵,快速返回各自的远端集结点。不走错、不走乱、不发生安全事故,就成了一项艰巨但必须完成的任务。
另一个难点便是特殊人群的保障。由于今年的参会人员有的人年纪偏大,有的院士九十多岁,怎么保障他们顺利到达会场?集中到饭店集结,工作人员一比一配比,就近落客。广场很大,让一些年纪大的身体不太好的人员走上十分钟,都很难。尽量设计他们晚到,晚落座。原先准备二十个轮椅,后增加到一百个。
大型活动临时出现突发事件很多,这就要求承担集结疏散工作的工作人员要沉稳、有经验、抗压能力强。“首先要冷静,遇到突发状况先想,这方面有没有预案?有预案就按照预案处置,没预案,赶紧报告,同时再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谷民告诉记者,处理突发状况的原则是,能够协调现场解决的,不去请求指挥部的增援,同时把处理情况报告给指挥部。
“我总感觉就什么事儿都有办法解决,只要你努力去做,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组织这么一场大活动,我们肯定全力以赴。”活动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团队,此次集结疏散部由来自市直部门的几十个单位的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的严谨,对细节的要求,各方力量的无缝衔接,让参与者拧成一股绳,朝着目标努力,“战斗力强了,才能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