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西藏史(一百五十七)——突骑施的再度崛起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前面两期咱们讲了突骑施的前两代领袖——乌质勒和裟葛,从这期开始咱们来讲突骑施的鼎盛时代。

不过在往后讲之前,咱们先来给前两代做个小结。

突骑施和唐朝的关系:

突骑施崛起的时代,正好赶上西突厥王统的衰落,即便唐朝不断册封阿史那王室成员,但西突厥王室的影响力依旧是日落西山。

在此期间,突骑施代表异姓突厥势力,不断谋求唐朝的认可,乌质勒和裟葛都接受了唐朝的册封。但唐朝一直都秉承用阿史那做代理人的政策,于是阿史那成了一个夹在唐朝和突骑施之间的障碍。

突骑施认为,我实力这么强,大哥应该认可我。

结果你老弄个实力不如我的,在我眼前晃荡。

那我就打跑他,给你看看我的实力。

所以突骑施和唐朝册封的阿史那之间,不断爆发冲突。

最后唐朝也被迫承认了突骑施的实力。在709 年,册封娑葛为钦化可汗,赐名守忠。

要知道,之前唐朝给乌质勒的封号,只是嗢鹿州都督,管辖范围仅限于突骑施内部。可给裟葛的封号,已经是“十四姓可汗”了,范围涵盖整个西突厥部落。

从这就可以看出,突骑施成功的把唐朝既有的“唐朝——西突厥羁縻可汗——突骑施”的三级管理格局,转变为“唐朝——突骑施”的两级结构。

突骑施和吐蕃的关系:

在乌质勒和裟葛的时代,突骑施几乎没有和吐蕃发生过联系。

就是有,也主要表现为对抗。

在吐蕃和唐朝激烈争夺安西的过程里,突骑施还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小弟,只能跟着西突厥跑。

它第一次和吐蕃发生联系,恰恰是帮着唐朝打败了吐蕃,将吐蕃势力逐出了安西。之后突骑施主要是在和西突厥王室对抗,而吐蕃也封了两个阿史那(仆罗、俀子)做西突厥可汗。

所以突骑施和吐蕃之间是一种比较弱的敌对状态。

突骑施和后突厥的关系:

后突厥汗国崛起以后,曾经发动过多次西征。每次西征之中,突骑施都是坚定的抵抗力量。唐军丢了碎叶,突骑施收复;碎叶又丢了,突骑施再次抢回来。

在这种激烈对抗中,突骑施甚至打死了后突厥重臣阿史德·元珍。

之后因为唐朝支持阿史那·忠节,裟葛曾经一度联合后突厥对抗唐军。但等唐朝册封了裟葛以后,他马上就跟后突厥翻脸了,积极参与唐朝的北伐计划。

从上面这些证据看,突骑施是一个独立自主味道很强的政权。

尤其在他们游牧的碎叶川地区,其他势力把手伸进来都不好使。这种特点一直延续到之后的苏禄时代,所以唐朝才有机会,怂恿突骑施和大食死磕。

突骑施与阿拉伯帝国的关系:

就在裟葛与唐朝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阿拉伯帝国开启第二阶段的扩张浪潮。

我们之前在讲阿拉伯人东扩的时候说过,由屈底波主导的第二轮东扩,起于705年,止于714年。

当他们开始进军河中的时候,裟葛正在和阿史那·忠节开战,唐军根本没有能力,越过突骑施去救援昭武九国。

所以黑衣大食(阿巴斯王朝)的进展非常得顺利,很快就拿下了康国。

等到唐朝认可了突骑施的地位,册封裟葛做了可汗,按说有能力给大食人强硬回击了。结果唐朝给突骑施的战争计划是北伐后突厥,这就可以看出,昭武九国在唐朝眼里根本无足轻重。

然后就是北伐不成,裟葛在711年反而被后突厥击杀。此时西突厥各部群龙无首,更是无力阻挡阿拉伯人的攻势。

突厥势力给大食的首次回击,要等到712年,后突厥的默啜可汗和阙特勤在干掉裟葛之后,继续西征,一直打到了史国南部的铁门关,刀锋直指大食人控制的呼罗珊。

屈底波领兵据战,突厥人败退,但也给大食造成了重大杀伤。

阿拉伯人也挺逗,没搞清楚跟自己磕人是谁,史料里写的是“与中国皇帝之侄交战”。(《突厥史》_薛宗正)

然后,716年默啜可汗又被杀了,后突厥势力从西域退潮。

再然后是唐朝重新开始尝试经营碎叶川,还是没有心思管河中的昭武九国。

所以,整个大食东扩最强劲的阶段,恰逢唐朝、突骑施、后突厥在西域激烈争夺。这给了大食人留了一个难得的窗口期,这个窗口期又恰恰被屈底波抓住了。

我之前曾经说过这个观点,大食人在河中狂飙突进,未必代表他们有多强,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碰到了合适的机会。

之后在突骑施的苏禄时代,事实还会验证我的这个观点。

不过现在这个阶段,还轮不到苏禄上台,这段时间的西域舞台属于阿史那·献。

说起阿史那·献,这个是倒霉孩子出身。

他父亲是唐朝册封的第二代兴昔王可汗阿史那·元庆,虽然说元庆在西域的表现实在是差,甚至比斛瑟罗还差。

但人家品加高啊,至少跑回长安以后,品级还在呢。

结果这个躲在长安的闲散王爷,也不知道因为啥,就酷吏来俊臣被盯上了,长寿元年(692年)惨遭腰斩,

然后,阿史那·献被武则天派到三亚去晒太阳,他哥哥阿史那·俀子跑到吐蕃,成了吐蕃册立的十姓可汗。

晒了十一年太阳以后,他在长安三年(703年)被召回朝廷,待了一段时间以后,被派到西域招抚突厥部众,讨伐突骑施。

当时的突骑施首领裟葛,因为唐朝支持阿史那忠节,已经和唐军开战。而且战争态势对唐军很不利,这时候把阿史那献派到西域,多少有点死马当活马医的感觉。

安西都护郭元振就给朝廷上书说:“阿史那·元庆、阿史那·斛瑟罗、阿史那·怀道,这些都是可汗子孙,没一个好使的,估计阿史那·献来了也白费!”

但当的宰相没听他的,还是把阿史那·献派到了西域。

真不出郭元振所料,阿史那·献刚到西域的头几年,没有任何作为。

等到唐朝与裟葛和解了,阿史那·献在西域的身份就更尴尬了。

他转机出现在裟葛死后,突厥部落出现了权力真空。

唐朝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马上在阿史那·献身上下注。

大概是在712年,他已经身兼北庭大都护、伊西节度、瀚海军使等重要职务,同时还是“十姓可汗”、“安抚招慰十姓大使”。

这些职务加身,意思就是让阿史那·献放手大干,而他也确实干得不赖。

开元二年(714年)胡禄屋部酋长占据了碎叶,阿史那·献带兵西征,“击而斩之,传首阙下,收碎叶以西帐落三万内属”。《新唐书突厥传》

凭此战之威,葛逻禄、胡禄屋、沙陀、鼠尼施等部纷纷归附唐朝。

同时,阿史那献还配合了张孝嵩出兵拔汗那的行动。

开元三年十一月,张孝嵩从龟兹西进,翻越天山杀奔费尔干纳盆地。差不多在同一时间,阿史那·献带兵出北庭,取道伊犁河谷向西南方向实施战略遮断。唐军的进展非常顺利,张孝嵩的西路军打跑了拔汗那王,夺其都城。阿史那献的部队史料记载比较少,但在朝廷给他的赏文里称,“凌铁关之远塞,扬威万里;雄金山之旧旄,诚心累朝”。(《授阿史那献特进制》)

也就是说,他的部队打到了史国南部的铁门关,再往前一百多公里,就是阿姆河了。

正是因为两路唐军的胜利,才有了《资治通鉴》里说的,“孝嵩传檄诸国,威振西域,大食、康居、大宛、罽宾等八国皆遣使请降。”

另外,阿史那·献坐镇北庭期间,还两次顶住了后突厥的西征,杀突厥重臣同俄特勤。

这些实打实的功劳,让李隆基很满意。

开元五年(717年)的时候,李隆基动了封阿史那·献为“西番主”的念头。结果这个决定,遭到了一个人的强硬反对。

《册府元龟》里记载,“(五年七月)帝欲遣阿史那献为西番主,而苏禄拒而不纳。”(《册府元龟》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这里的苏禄,就是重新崛起的突骑施的首领,也是把突骑施汗国推上巅峰的第三代雄主。

苏禄其实不是个人名,而是个职务,意为“军队统领”。

这位将突骑施汗国带上巅峰的苏禄,出自车鼻施部,而之前的乌质勒、婆葛父子,都出身于突骑施部。

这两个部虽然使用同一种语言,但体质特征却大不相同。

突骑施人发色偏黄,史称黄姓突骑施;

车鼻施部则是发色皆黑,史称黑姓突骑施。

这种黄姓、黑姓之别,成为之后汗国崩盘的重要因素。

婆葛在711年左右被杀以后,突厥部落无主,各部纷纷找大腿抱,有的降服于后突厥,有的归顺了阿史那·献,唯独苏禄“裒[póu]拾余众,自为可汗”。

关键他确实有能力,《新唐书·突厥传》记载,“性尤清俭,每战有所克获,尽分与战士及诸部落,其下爱之,众至三十万”。

尤其是开元四年(716 年),雄极一时的默啜可汗被杀,后突厥汗国陷入内乱。后突厥势力从西域退潮,给了突骑施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苏禄整合异姓突厥的举动,让身为王室后裔的阿史那·献极其恼火。

他开始谋求率唐军出征,打击再度崛起的突骑施汗国。

但在如何对待突骑施的问题上,唐朝军方再度分为两派:

北庭系将领普遍支持阿史那·献,认为对异姓突厥集团,应该毫不犹豫的打击。

安西将领则倾向认可突骑施的权威,希望联手突骑施防御吐蕃。

安西、北庭在突骑施问题上的意见相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在如何对待裟葛的问题上,双方也是各有所想。

究其原因,是因为安西、北庭所处的地缘环境不同。

北庭都护府的位置正好卡在东突厥与西突厥之间,设置都护府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御突厥。每次突厥势力崛起,不管是东突厥、西突厥,还是后突厥,首先遭殃的都是北庭。

所以北庭的将领,一听见突厥这俩字,就准备掏刀子玩命。

可安西不一样,安西四镇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吐蕃。

每次吐蕃进南疆,都是安西唐军浴血奋战。

所以他们对“吐蕃”这俩字极度敏感,当年宗楚客要联手吐蕃一起打击裟葛,北庭将领其实是支持的,但郭元振听说以后,气得乱蹦,就是这个原因。

这一次站出来坚决反对阿史那·献的,是安西副大都护郭虔瓘。

这俩人的意见分歧,在唐朝内部已经公开化了。

开元四年在西域巡查的监察御史,给李隆基上了一点表奏,“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镇守使刘遐庆等不协,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

也就是说,俩边的笔墨官司都打到李隆基面前了

但李隆基的态度非常暧昧,两边都没明确支持。

他开元五年六月发一份诏书,一边说你俩都是朝廷重臣,“当须戮力 同心,尽诚报国。……若大将不协,小人间之;自保不遑,何功可就?”

紧接着又说,“(阿史那·献)为十姓酋长,先拜可汗,黎庶共知。所属突骑施部,虽云稍众,当应履信思顺,安可恃力争高。虔瓘顷将嘉言,且以忠道,此际尤资,史献未可即来入朝。”

这段话里先是强调了阿史那·献地位,认为突骑施应该服从他的管理。然后又说郭虔瓘忠心耿耿,直言上奏的态度很对,但现在这种情况,阿史那·献不能马上回朝。

这就可以看出,郭虔瓘要求是把阿史那·献撵会长安。

可说到阿史那·献要求出兵的请求,李隆基的话锋又转回来了,“朕闻师克在和,不在於众,怀远以德,不独以兵。”

也就是说,不同意调动军队打击突骑施。

李隆基不想出兵的态度,在《资治通鉴》里有记载,“突骑施酋长左羽林大将军苏禄部众浸强,虽职贡不乏,阴有窥边之志。开元四年五月,十姓可汗阿史那献欲发葛逻禄兵击之,上不许。”

从这个记载上看,在开元四年北庭唐军就曾经做出过一个出兵打击的突骑施的计划,但被李隆基否决了。

苏禄与阿史那献的交恶,直接导致西域的局势发生了变化。

开元五年(717年),“安西副大都护汤嘉惠奏突骑施引大食、吐蕃,谋取四镇,围钵换及大石城,已发三姓葛逻禄兵与阿史那献击之。”《资治通鉴》

突骑施联合大食,在阿拉伯史料里可以得到验证。

在开元四年到五年期间,大食将领曾发动过一次夏季攻势,这次攻势有可能就是在配合突骑施的进攻。(《突厥史》_薛宗正)

但吐蕃和突骑施的联合,究竟是怎样一种合作方式,目前还不太清楚。

敦煌文献大事记年在开元四年的条目正好缺了,导致我们没法知道吐蕃国内是否有相关的军事运作。

但从唐朝的应对方式来说,突骑施的进攻似乎威胁不大。

因为唐朝处理的方式是“派三姓葛逻禄出兵”,在是否派唐军援助的问题上,宰相宋璟的奏折很能说明问题:“突骑施叛,葛逻禄攻之,此夷狄自相残,绯朝廷出也。大者伤,小者灭,皆我之利。”

这就可以看出来,突骑施的进攻,更像是一次示威行动。苏禄未必是要跟唐朝死磕,他就是想撵走阿史那献。

苏禄的示威取得了效果,唐朝在开元六年(715年)五月,“封苏禄为左羽林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顺国公,食邑三千户”。

随后,又在开元七年(719 年)十月,“封突骑施苏禄为忠顺可汗”。

这是唐朝第二次封突骑施首领为可汗,这也就意味着异姓突厥政权,再次取代阿史那王族的统治地位。而之前,一直受到唐朝支持的阿史那献,只能落寂收场,灰溜溜的回到了长安。

但这个时候为止,唐朝扶持阿史那王室做代理人的计划,历经三代可汗之后,正式落幕。

突骑施凭自身实力成功上位,成了唐朝在西域的新帮手。

为了安抚这个新任小弟,李隆基显得异常豪爽,当苏禄在接受可汗封号以后,请求进驻碎叶城,唐朝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说起来碎叶这地方确实很让人神往,但它从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建立,到玄宗开元七年(719年)割让给了突骑施,一共也四十年,中间还丢了好几次。

这也就看的出来,唐朝对天山西麓的控制力度很一般,而且心思也不在这个地方。

所以当苏禄要碎叶,李隆基也没纠结。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李隆基把碎叶给了苏禄,也是在做一个心理暗示。

天山以西这块地方都归你管了,可大食的手可是伸到你兜里去了,你不得有点啥表示啊?你就瞪眼瞅着,人家掏你钱?!

这就是突骑施稳定和唐朝的关系以后,掉头向西跟大食死磕的原因。我个人一直都认为,李隆基在苏禄身上下的筹码,就是一条驱虎吞狼之计。

这说明唐朝也认识到了大食东扩的威胁,但亲自下场,有点得不偿失,不如怂恿突骑施跟大食干。

这就是宋璟那份奏折的变种,“此夷狄自相残,绯朝廷出也。大者伤,小者灭,皆我之利。”

唐朝的策略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就在册封苏禄的当年,大食再次出兵河中地区,突骑施给予了强硬回击。

开元十年(722年),为了加强苏禄的号召力,李隆基册封阿史那·怀道女为金河公主,嫁给了苏禄。

于是一场以突骑施为一方,大食为另一方的血战,在两河之间的土地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