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观察:DeepSeek加速算力基建国产化;消费电子AI终端迎政策红利
国内AI厂商深度求索发布的DeepSeek-R1大模型持续引发行业关注,腾讯、阿里等头部平台相继接入,推动算力需求加速释放。随着大模型开源优势显现,AI应用加速向端侧渗透,叠加消费电子以旧换新政策及AI终端创新,通信与电子产业链迎来技术迭代与需求增长的双重驱动。
一、算力基建国产化进程提速
DeepSeek-R1开源推动技术普惠
DeepSeek-R1凭借成本优势和开源生态,成为国内首个对标全球领先水平的大模型。其训练成本仅为海外同级别模型的1/10,大幅降低中小企业的AI应用门槛,加速算力需求从云端向边缘侧扩散。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推动AI应用在金融、医疗等垂直场景落地,更带动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升级。
国产半导体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半导体设备行业受益于成熟制程扩产与国产替代双重逻辑。2024年三季度以来,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带动存储芯片价格同比上涨超10%;同时,海外技术限制倒逼国产替代加速,国内设备厂商在先进制程领域逐步突破技术瓶颈。聚辰股份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46.1%,归母净利润增幅达253.65%,汽车级EEPROM及NORFlash产品出货量激增,印证下游需求的高景气。
算力基建与产业链协同升级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聚焦AI算力自主化议题。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建议加快构建国产算力平台上的大模型生态,鼓励芯片企业研发及国产算力应用。政策支持下,以中芯国际、华宏公司为代表的晶圆代工龙头,以及北方华创等设备厂商,正通过技术迭代提升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竞争力。
二、消费电子AI终端进入政策红利期
以旧换新政策刺激需求释放
2025年国家发改委推出数码产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等产品可获15%补贴(单件最高500元)。政策直接降低用户换机成本,叠加AI手机、AIPC等新品发布,消费电子市场景气度持续回升。
AI终端创新加速应用融合
AI技术正重塑终端产品形态,智能眼镜、AI耳机等新品类不断涌现。聚辰股份工业级EEPROM芯片已通过摄像头模组供应商间接应用于智能眼镜,显示硬件厂商在AI终端领域的布局深化。同时,AI与家居、汽车等场景的融合,推动终端设备向实时处理、高隐私安全需求场景延伸。
行业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全球AI商业化进程加速,中国凭借成熟的消费电子产业链与工程师红利,在端侧智能硬件领域占据优势。从AI手机到人形机器人,终端创新为大模型提供落地载体,未来更多厂商的加入将推动行业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政策、技术、需求三轮驱动下,消费电子板块有望持续受益于AI应用的渗透与升级。
(注:本文数据及企业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