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科学还是政治?厦门为鱼虾蟹做核酸网民脑洞大开

福建厦门最近防疫有了新规定,渔民自海上捕捞带回的渔获上岸时要做核酸检测,称之为「人物同检」。图为检测人员为渔船上的鱼与螃蟹做核酸检测。(图/台海网)

中国大陆严格的清零政策下,各地的封控措施与频密核酸检测,虽然核酸扰民已怨声载道,许多地方官却又不断生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新措施。最新引发媒体与网路最多议论的,莫过于厦门所实施的「人物同检」政策,连要求渔民从海上捕捞的虾蟹渔获都要做核酸检测。让人意外的是,许多态度极认真的专家们也正经八百地分析为鱼虾做核酸可能的科学依据,让防疫清零政策愈看愈像是一场政治运动。

大陆沿海今年从5月1日开始进入休渔期,至8月初到9月初之间陆续解除。据福建《海峡导报》报导,厦门休渔期满后,渔民出海捕鱼陆续返港,但从8月19日起,厦门有了新规定,对渔民及其捕捞的渔获实施「人物同检」,渔民做完核酸检测后,回船上拿来几尾活鱼,掰开鱼嘴让采检人员进行采样。新的措施立即引起轰动,网上热议纷纷,连外媒都热烈报导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最新防疫措施。

网民对于核酸检测做到渔获身上极感兴趣,成为热门话题。议论纷纷地分析各种渔获采样的位置以及要用何种方式检验 。(图/微博)

长期在网上撰写医学与传染病科普文章的知名作者庄有猫也加入这场讨论,他撰文指出,「专家称没有证据证明鱼会感染新冠」,这已经是2020年就普及的常识,因为鱼是没有肺的,缺乏传播新冠病毒的生理学基础。2020年伦敦大学就对215种脊椎动物的ACE2受体进行分析,发现多数哺乳动物的ACE2 受体都可以与新冠病毒结合,但是绝大部份鸟类、爬虫类与鱼类则不易结合。以兽医知名的加州戴维斯大学的研究里,连鱼都不放在实验模型内,因为新冠病毒连其他哺乳动物感染力都很小,何况是鱼类。

作者还说,就算病毒在某种情况下真的结合了ACE2受体,也无法传播,因为鱼没有肺,不会咳嗽打喷嚏,因此不会传染。唯一的可能是鱼体表面沾染病毒,但那也是检测表面,不是捅鱼嘴,就像检测物体表面是否沾染病毒一样。

另一位自称是医生的作者则认为,虽然不排除渔民在海上向外国渔民购买渔获,而这些渔可能沾染到外国渔民身上的病毒。而且2020年时大陆曾多次在进口冷链生鲜食品表面与包装上验出新冠病毒,有可能是在分拣处理过程中遭到污染,但至今没有办法证明它具有传染性。而比较搞笑的是捅鱼嘴的核酸采样法,鱼只有鳃,没有气管也有肺,这样的采样根本是一笔糊涂帐。媒体刊出检验人员掰开鱼嘴采样的照片看起来很像是刻意搞笑,很有哗众取宠的效果。因此,这个新闻看起来滑稽,对渔获的核酸检测或许可以探讨,但做法上确实仓促粗糙,无论从观感上还是科学原理上都很好笑。

渔民拿着一只虾,核酸采样人员很费力地要从虾嘴上进行采样。网民问道:如果是贝类是否一颗颗撬开来采样?(图/微博)

也有网民认为,捅鱼嘴的画面最有冲击力,但这却是事实最偏颇的一面。毕竟死鱼嘴里不可能验出病毒,当然不可能就这些做法设定生鲜海产的检疫标准。最近三亚的疫情就是由渔民传播开来,再扩散到游客群中。厦门这么做可能也是为防止海上的非法交易,但执行上偏差了,被媒体加以图像化报导,成了一件看起来很荒唐的事。

在令人意外的正经讨论之后,网民们也提出一些脑洞大开的问题,例如:渔获的核酸检测如果验出阳性,是要:1.销毁2.煮熟3.放归大海?还有,鱼虾折腾完了之后等检验报告出来才能售出,还够新鲜吗?另外,鱼虾蟹验核酸是一条条验还是抽样验?像贝类这种海产是不是每一颗都要撬开来检查?验完有阳性是整批整船销毁还是只处理检验样本?渔获上岸后进行核酸检验,要如何管控数量、流向与等待检验报告与实施货品放行或封禁?

如果考虑到这些实际作业上的问题,以及上述科学上的因素,应该就能确定厦门实施为渔获做核酸检测只有作秀的目的,大张旗鼓地找媒体对渔民及渔获做极具戏剧性的摆拍,就是为了宣传而已。宣传过后,没有人会去关心或追纵鱼虾蟹贝的核酸检测报告到底是阳性还是阴性,一群人认认真真地折腾,干一些明摆着很荒唐的傻事,看来虽很可笑,但却是当下政治环境中活生生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