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CE轉型解析/林真心+徐太宇果然是王道組合
TWICE。图/撷自脸书
在之前分析TWICE的文章中,我们从历次专辑的色彩、视觉设计、妆发衣服和主打歌的旋律、编舞及MV等面向,来看她们从2015年开始是怎么走到今天的风格。
后续,我想回到「音乐」本身来看TWICE。
朴振英是个重视音乐本质的制作人和作曲人,但TWICE太成功的行销与企划操作,让受众很容易将目光焦点放在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怎么样,却忽略她们的音乐和人格特质间的扣合。
我一向不认为「偶像团体」就只是卖外在外表的「花瓶」,如果觉得TWICE的卖点就只是可爱,会错过很多很棒的东西,忽略她们讨喜的外表下非常丰富的性格。
因此,本篇(第四篇)我会先从TWICE主打歌的音乐分析起,第五、六篇则会从TWICE历次专辑的「非主打歌」切入分析;除却眼睛看得到的一切,请大家一起认真用耳朵认识TWICE的音乐。
为了让读者更好理解跟共鸣我后面要讲的东西,我们要先来点简化的乐理课,介绍歌曲的「调性」跟「节奏」两件事。(懂乐理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过到正文)
由于我不是科班出身,只懂很基本的乐理,所以我会尽量用非常白话的比喻方式说明。如果大家想了解真正的乐理,我会请出专业的「好和弦」(写出「蜂蜜柠檬阿卡佩拉」的官大为大大)系列教学影片来补充说明:
1.调性:大调vs小调
一首歌的调性,会决定它的「情感」听起来是明朗快乐还是神秘悲伤。
一般来说「大调」就是听起来正面、简单、明亮、快乐,让人觉得舒服又和谐,像是出太阳的晴天;而「小调」则听起来复杂、神秘、比较灰暗跟悲伤,或让人觉得气氛有些诡谲甚至肃杀,比较不舒服、不和谐。
用儿歌来举例,像大家很熟悉的《生日快乐歌》(祝你生日快乐~)就是一首快乐的大调歌曲,儿歌《泥娃娃》则是首悲伤的小调歌曲。
生日快乐歌:
泥娃娃:
要比喻的话,如果「大调」给人感觉像是《我的少女时代》天真单纯善良的「林真心」,那「小调」比较像神秘心计复杂的「陶敏敏」,虽然两人好像都是乖女孩,但个性明显不同。
2.节奏:简单拍vs变化拍
一首歌的拍子节奏,则会影响它的「律动」,可能是令人想踏正步的「简单拍」,或是让人听了想跟着摇摆舞动的「变化拍」。
乐理上并没有「简单拍」跟「变化拍」这种分类,但为了让大家比较好理解,我们就粗分成这两种形容。
「简单拍」的节奏,让人一听到就很容易跟着数「1、2、3、4,2、2、3、4」像做早操那样,或是很简单就能跟着打拍子,像听到下面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每年跨年维也纳交响乐团都要演奏的标准曲目)的观众那样。
「变化拍」的节奏则不同,它可能由许多长短不一的拍子组合起来,或者某几个拍子听起来有些延迟(我们叫「切分音」),或是打拍子的重音不在平常常见的第1跟第3拍上,而是正好相反,把重音改放在后面的第2跟第4拍上。
如果看文字没办法想像的话,你可以看下面这部2004年的日本电影《Swing Grils》的预告片,第[01:10-01:17]的地方这些女孩的拍手示范⋯⋯其实整支预告片都是这样的「变化拍」啦。(私心非常推荐这部电影,由当时还不是野田妹的上野树里主演,非常幽默精彩)
这些差异,让「简单拍」给人正直、规矩、光明正大,但也比较呆板的感觉,而「变化拍」听起来比较「歪」,是活泼、有个性、让人想扭动身体,但却不好掌握的特质。
用儿歌来举例的话,刚刚说的《生日快乐歌》就是典型的简单拍(毕竟如果帮寿星唱歌大家拍手还零零落落岂不是很尴尬),而下面这首《掀起你的盖头来》就属于变化拍的歌,听听它的铃鼓声,都落在第2跟第4拍上。
再借用《我的少女时代》来比喻,如果「简单拍」给人感觉像是规距、正派、一板一眼的标准模范生「欧阳非凡」,那「变化拍」就是放荡不羁、皮皮跩跩坏坏、但感情丰富更有人味的「徐太宇」。
总而言之,我们若把大调、小调、简单拍、变化拍用一张图来表示,大概就是下面这个概念:
这样有比较抓到它们对应的形象跟感觉吗?我们接下来分析TWICE非主打歌的过程中,会慢慢看到TWICE的这四种尝试:
1.欧阳非凡+陶敏敏:简单拍的小调歌曲
2.欧阳非凡+林真心:简单拍的大调歌曲
3.徐太宇+陶敏敏:变化拍的小调歌曲
4.徐太宇+林真心:变化拍的大调歌曲
先预告一下,最后我们会发现(并证明),「徐太宇+林真心」果然是宇宙无敌的绝配组合啊~
另外要说明的是,由于TWICE唱的是流行歌不是古典乐,所以歌曲在「调性」上并不会整首一致都是大调或小调,而会频繁地变化或微调调性。
因此,待会我们所谓TWICE的这首歌是大调或小调,是指广义上听起来的感觉:偏向大调明亮快乐正向的成分比较多,还是偏向小调神秘诡谲复杂酷酷的感觉比较多,而不是严谨的指这首歌就是大调或小调。
如果你觉得这些音乐术语很难想像,不妨就用《我的少女时代》的角色组合来想像吧!
热身:从TWICE的主打歌调性与节奏分组开始
为了让大家抓个感觉,我们先从TWICE韩专目前有的主打歌来检视,它们各自的调性跟节奏为何?(这里为了文章好读,我就不放MV影片了,请有兴趣的人自己点连结来听)
调性
翻摄自/《大娱乐时代》
可以看到TWICE的主打歌中,大调和小调的比例约为7:3,特别是后期几乎都是「林真心」状态,相当符合大家对她们的印象:开朗、阳光。
比较有趣的是,你会发现她们出道前期的两首歌都被我打了「*」星号,因为这两首歌处于一种「一半一半」的较复杂状态(绝对不是声音半、空气半),大、小调各占一半。
《Like Ooh-Ahh》几乎是「每两句乐句,就换一次调性」。
从前奏开始就是如此,第一节(长笛第一次出现)大调,第二节小调,第三节(长笛第二次出现)大调,第四节又小调。
然后接着,主歌第一二句(娜琏)唱的是大调,第三四句(MOMO)唱的是小调,第五六句(娜琏)回到大调,第七八句(SANA)唱的又是小调;下一段第一二句、第五六句(志效)唱大调,第三四句、第七八句(MINA)换小调。
到了副歌,也是一样的变换方式。
这样频繁的大小调转换,让《Like Ooh-Ahh》这首歌超快速在林真心跟陶敏敏的人格之间转换,所以整首歌听起来有种明显的「冲突感」,就像MV拍摄的画面一样,既是黑暗恐怖的僵尸,可是又搭配阳光活力美少女。(这个做法造成的形象效果,我们在过去这篇文章中有聊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
第二首主打歌《Cheer Up》的主歌逻辑跟《Like Ooh-Ahh》很类似,但做了些许调整:「在四个乐句里面,前三句都是大调,第四句才是小调」。
一样,从前奏开始就是第一二三小节大调,第四节小调,第五六七小节大调,第八节小调;接上主歌第一二三句大调,第四句(娜琏唱的:哈~Gin恩西搂)小调,后面MINA、SANA也都是这样的乐句组合。
而副歌则和《Like Ooh-Ahh》不同,几乎整段都是大调的状态,只有志效的跟娜琏part的最后两句,有一些小小往小调的转音,但很快又回到大调。
这是为什么《Cheer Up》听起来比《Like Ooh-Ahh》还开朗大方许多的原因,因为林真心性格的占比增加不少,可能有陶敏敏性格的三倍量。
至于《TT》跟《Knock Knock》被我打了「双星号」(**),则是因为这两首歌的基调是大调(林真心)没错,而且《Knock Knock》比《TT》更林真心一些。
但它们在旋律跟和弦上用了许多「很有东方味/中国古典味/东洋味」的五声音阶,就是你听古筝琵琶音乐会有的那种味道,所以有些地方听起来似乎没那么大调。
正是这些元素,会让你感觉「嗯,这首歌一定是东方人写的」,你可以在周杰伦或王力宏的中国风代表歌曲中找到类似的东西,也可以在不少J-Pop里面听到。
之前说过,TWICE前期之所以在「跩跩酷酷」跟「甜美阳光」两个风格之间摇摆,是因为JYP历代师姐们走的都是「跩跩酷酷」的形象,在TWICE之前没有什么甜美阳光这种东西存在JYP女团。
若从音乐上来看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来回顾一下,朴振英写给师姐团并且大红的舞曲:《Nobody》、《So Hot》、《Tell Me》、《Bad Girl, Good Girl》、《Good-bye Baby》等等,你可以听听看,几乎都是偏小调的歌,所以师姐们的MV大部份时候也都画着配得起这种调性的烟熏妆。
所以到了朴振英自己给TWICE写歌,写了这首转折巨大的《Signal》时,原则上仍沿用过去习惯的「小调」(陶敏敏)为基调;你可以听到《Signal》除了子瑜跟SANA的副歌比较偏大调之外,其他部分清一色都是很明显的小调。
这是朴振英在写所谓「美式复古」时的经典路数,他写给自己的舞曲也是如此。朴振英的音乐风格深受美国20世纪早期的蓝调、灵魂、放克音乐影响,而蓝调(Blues)缘起于苦情的美国南方黑奴,在当时受到严重歧视和虐待而吟唱出的音乐,所以旋律跟和弦本来就多为「能呈现苦情的小调」。
关于TWICE曲风/音乐风格的议题,我会在下两篇深谈。
这里略提,只是先解释为何朴振英会写出一首让很多粉丝觉得很怪、不适合TWICE的《Signal》来,因为《Signal》是一首「小调」很重、比《Like Ooh-Ahh》都还重的歌曲;在TWICE好不容易历经四首主打歌调整到「比较阳光大调林真心」的路线时,突然来一首「更黑暗一点的陶敏敏」,风格的违和感就很大了。
因此到了下一张专辑,TWICE又找回黑眼必胜,写了一首略偏小调、也是旋律东洋味很浓的《Likey》,作为《Signal》的缓冲修正。
然而,从2018年开始,TWICE正式走入「完全大调、完全林真心」时期。
从《Heart Shaker》、《What is Love》、《Dance the Night Away》到《Yes or Yes》,清一色都是非常明确的大调歌曲,没有任何神秘诡谲的元素,就是100%开朗阳光。
即使到2018下半年《Yes or Yes》和《BDZ》两首歌的MV开头刻意营造了神秘诡谲的气氛,音乐一下,还是那个「阳光大调林真心」;我想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粉丝觉得「为何MV风格和歌曲落差这么大」的「被摆了一道」的感觉。
节奏(以副歌为主)
翻摄自/《大娱乐时代》
由于K-POP的节奏变化实在相当频繁,所以我在分类时以「副歌节奏是否容易让人抓住,能跟着拍手」来看,将TWICE主打歌分成上面两组。
以「简单拍」组来说,《Knock Knock》、《Dance the Night Away》和《Yes or Yes》都算是House风格,本来就是正四拍「咚、咔、咚、咔」(咚是重音、踏是弱音)的节奏,所以没有太多好讨论的地方。
什么是重音跟弱音?图像化来看,就是太鼓达人上面的红色圆点(重音「咚」)跟蓝色圆点(弱音「咔」)啦!
图/撷自YouTube
而「变化拍」组来说,大致又能分为两组
变化拍A:咚、咔~咚咔
变化拍B:咔、咚、咔、咚
用太鼓达人来画,就会长下面这样:
看图还是没感觉对不对?没关系,我录了一小段节奏给大家听听看是什么意思:
●变化拍A:(点击听节奏)
●变化拍B:(点击听节奏)
你可以在心里记下这两种变化拍,试着跟着拍手看看,然后播放下列的TWICE主打歌,再跟着打节奏,你会发现,这七首歌就是不脱这两种节奏,顶多加一些小碎拍来变形。
翻摄自/《大娱乐时代》
而显然,只有《Signal》的节奏跟别人都不一样,这样你知道为什么它是所有TWICE主打歌中听起来最奇怪的一首了吧?这个变化拍B,和我们一开始引用电影《Swing Girls》中示范的节奏一样,都是在第2、第4拍下重拍,这就是爵士乐中的基调:摇摆节奏。
相较于调性有时序性的变化,TWICE的主打歌节奏变化并没有分时期,但可以发现她们的歌以「变化拍」为多,且多是「变化拍A」的节奏。
我不太确定「变化拍A」有没有特定的名称或是类别,但它将第3拍稍微延后、紧接在第4拍前面,让原本的简单拍听起来更加轻快、有力道的调整,印象中较常在摇滚乐中听到这样的节奏。
我认为「变化拍A」会最常被TWICE使用,是因为它是「简单拍的小变形」,虽然带着变化的活泼感,但又不算太难掌握,能让一般大众容易消化接受,也让TWICE在表演时更好抓住舞步的节拍。
综合以上「调性」和「节奏」来看,我们可以将TWICE主打歌分成这四种:
翻摄自/《大娱乐时代》
最多的组合是「大调+变化拍」(林真心+徐太宇),其次是「大调+简单拍」(林真心+欧阳非凡)跟「小调+变化拍」(陶敏敏+徐太宇),就是没有「小调+简单拍」(陶敏敏+欧阳非凡)⋯⋯是不是,真不是我要说,电影就是这样演的嘛!
当然,你可以抗议说「林真心+徐太宇」组合的数量不够明显获胜,那我们把日本专辑的主打歌跟单曲也加进来看看:
翻摄自/《大娱乐时代》
就算把日本出的歌加进来,都还是会归入「大调+变化拍」的分类中唷!因为TWICE在日本出的主打歌全都是元气满满的类型,而且你会发现《One More Time》跟《Wake Me Up》的节奏是同一种、之前没出现过的变化拍类型,《BDZ》又是另一种变化拍,《I Want You Back》又是另一种跟前面都不同的变化拍⋯⋯
TWICE四月中回归,没有意外的话,即使编舞跟妆发继续走最近的帅气力道风格,歌曲大概也还是「林真心+徐太宇」的不败组合吧!(除非⋯⋯除非JYP又想让她们走回「吊儿啷当酷妹系」,但这路已经有师妹ITZY担当了啊~)
下两篇,我们要进入重头戏,从非主打歌的「调性」、「节奏」跟「曲风」来探索TWICE的音乐发展,进而推敲看看回归新歌会走哪个路数的曲风!
※本文经作者陈皓嬿授权使用
严肃认真分析娱乐,嘴贱娱乐调侃时事。啰唆让人「想要甲伊巴蕊」,但啰唆又长篇大论让你看完还觉得啊怎么就这样没了是我的本事。每周看老天鹅狂新闻的时间比认真上班多?欢迎来到「大娱乐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