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粮食危机真相 不是短缺而是吃不起
粮食价格被供应链断链及气候变迁问题推高,俄乌战争旷日持久让粮价居高难下。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 Food Programme)首席经济学家哈山(Arif Husain)本周上美媒CNBC节目受访指出,俄乌战争给全球粮食危机「火上加油」。他进一步提到,「粮食危机关乎负担能力,也就是粮食并无短缺问题,而是价格实在太高。」
乌克兰是小麦、玉米、葵花油等商品的主要生产国,尽管俄国入侵影响对全球的出口。但哈山认为,全球粮食危机是价格飙高造成,而非供应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7月全球粮价年增13%,而且还会持续上涨。联合国预估在最坏情况下,全球粮价到2027年将再涨8.5%。
不过FAO于8月初发布的7月全球粮价指数,从6月修正后的154.3续跌到140.9,连续四个月走低。7月指数下跌8.6%,创下2008年10月来最大单月跌幅。
此外化肥也在涨价,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缘故,进而推升粮食价格。全球化肥出口俄罗斯占了14%,俄国限制出口后化肥价格三级跳,连带削减作物收成。
联合国经济学家哈山虽主张当前粮食危机,主要源自价格过高引发的负担能力问题,但他也提到,如果化肥供给吃紧未能解决,将演变成粮食供应危机。
主导发展政策与伙伴关系的世银常务董事冯慧兰(Mari Pangestu)指出,化肥供应问题,加上能源价格高涨及供应链中断,影响未来两年粮食增产,这些不确定性都可能让粮价在2024年后继续维持在高档。
据联合国估计,全球重度饥饿人口(与饥荒仅一步之遥),已从2019年的1.35亿暴增到3.45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