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美国印太战略 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
旺报社评
拜登结束东亚访问行程返回美国,「亚太战略月」画上完美的句点。拜登此行前夕,先在华府接见东协十国中的八国领袖,宣示美国与东协国家的「新纪元」。访问亚洲首站选择韩国,有意拉擡尹锡悦促进日韩合作,并参观三星半导体工厂,宣示加强两国半导体合作及经济安全同盟关系。访日期间出席了美日印澳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东京峰会,并正式发表「印太经济架构」(IPEF)。拜登就任1年多以来所建构的亚太战略,可以说大致完成,形象清晰,目标明确。但是能否有效遏制中国的发展态势,仍需要更多实际政策的推动与执行,以及时间的考验。
建构三层战略压力
拜登此行的重中之重就是韩国,所以打破惯例首站访韩。首先,韩国在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对于美国控制半导体供应链与构建对中国科技围堵,有重大的作用。再者,拉拢立场较为亲美的新任总统,强化双方军事合作,对北京构成压力。第三,化解日韩争议,加强日韩合作,形成对中国第一层战略压力。
拜登行前与东协国家领袖的高峰会上,宣示共同合作确保南海航行自由的决心,IPEF则不无与RCEP较劲的意味,希望加强与东协国家的经贸合作,拉近与东南亚国家的产业链连结,削减中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这是对中第二层战略压力。
四方安全对话(Quad)则是亚太战略的第三层,引进印度与澳洲的力量,对中国完成C型以及第二岛链的包围。特别是借重印度在中印边界诸国与印度洋的势力,以及庞大人口的新兴经济实力,在军事与经济上对抗中国。整体来说,拜登的亚太战略格局宏大,兼顾经济、军事、地缘政治,层层包围,滴水不漏。不仅如此,掌控科技产业链安全,延续川普对中抗衡气势,也照顾到国内政治与经济需要,十分完美。
但看似完美的理想战略,能否经得起考验,有效发挥抗中效果,除了有待具体政策来填补与强化,在现实面仍有许多眼前无法解决的限制与变数。
第一,缺乏经济诱因,只见军事和政治目的。经济挂帅时代,这种结盟难以持久。印太经济架构其范围及未来规画不明,美国亦未提出太多具体内容。此架构以美国为中心,选择性的准入与项目上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但亚洲国家关心的市场准入与关税减让却付之阙如。看不出来印太经济架构足以成为印太国家与中国经济脱钩的另一选择,甚至美国自己是否与中国脱钩都摇摆不定。要东南亚国家摆脱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在美国不愿开放市场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也是东协国家对于印太经济架构兴趣缺缺的主因。
印太布局三个悬念
第二,美日韩合作前景不明。日韩两国有很深的历史恩怨,至今在领土、产业上还存在矛盾。例如日本目前仍对南韩实施半导体主要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目前对于日韩最大的军事压力还有北韩和俄罗斯,所以在Quad召开之际,中俄6架战略轰炸机共同编队绕行日本海及东海一带。不只数度闯入韩国防空识别区,还一度相当靠近日本领空。拜登一离开日本,北韩就试射3枚弹道飞弹,对于美日韩合作有强烈牵制意图。日韩要追求东北亚的安全,是不可能绕过北京的。更别提经济上的依存关系。
第三,印太概念过于空泛,缺乏整合基础。印太战略是川普总统对欧巴马总统亚太战略的替代对策,看似涵盖范围扩大,增加新成员,但反而更加模糊与松散,也增加整合的困难度。在如此广大且人口众多的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程度、民族、文化、宗教都十分复杂。与欧洲共有基督教文明价值不同,使得这片地区的合作充满机会主义与现实主义,例如印度就是代表。俄乌冲突中,印度就表现强烈的自主性,在Quad也大胆索要,要求富裕的另外3个国家满足其要求。上次要求疫苗,这次要求基础建设投资。印度固然与中国有边界纠纷,但是对中美对抗是否愿意搏命演出,或是坐山观虎斗,仍令人怀疑。
台湾表面上不在拜登规画的印太战略中,也未被接纳成为IPEF创始会员,不过美国一定会有其安排。但是无论美国的安排为何,台湾一定要保持战略自主,冷静观察美国整体印太战略的后续发展,毕竟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