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 稳经济首要防资金外流
旺报社评
大陆疫情再度爆发,继制造业重镇深圳及东莞封城后,上海也宣布「全域静态管理」。疫情恶化加上严厉清零政策,大陆经济雪上加霜,IMF、高盛及花旗等机构都认为无法保5,野村甚至认为只有4.3%。不论外资看法是否准确,经济逆风确实正在打击北京维稳的决心。
资金潮可能大转向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这波经济下行压力,俄乌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也让大陆资金流向出现巨幅转变。在俄乌战争开打前,大陆资金一直处于净流入状态,2021年大陆净流入的非居民资金持续超过2000亿美元,占所有新兴市场比重约55%;疫情最为严峻的2020年,这一比重甚至高达65%。今年1月资金开始撤离新兴市场,但大陆未受影响,仍是最主要的资金净流入者,规模达88亿美元。
不过,俄乌战争爆发后出现逆转。大陆资金从净流入转成净流出,且流出规模持续扩大。来自IIF的统计,自2月下旬以来,大陆股、债两市同步出现大量资金外流,股市流出每日平均一度高达近5亿美元。IIF首席经济学家布鲁克斯表示,市场担心大陆也被制裁,资金外逃浪潮前所未见。
截至3月25日,当月沪港通及深港通总计流出资金达636亿人民币,是2020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资金流出规模最大的1个月。2月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规模,突然大减669亿人民币,更是3年多来首见。在在突显,因俄乌冲突而升温的地缘政治风险,正在加剧大陆资金外逃压力,资金外逃往往是金融危机的起点。
令人担心的是,大陆面对的资金外逃压力,恐怕还不仅止于此。3月中旬美国联准会(Fed)开启升息第一枪,决定上调利率1码,并打算今年再升息6至7码,将利率从现今0.25%~0.5%调升至接近2%的水准,势必牵动大陆资金流向。最近美债殖利率随着Fed加快升息步调而快速攀升,与陆债的利差逐渐缩小,甚至反向扩大,恐将带动大陆资金进一步加速外流。
观察现况,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已缩小至30个基点左右,创3年新低;3年期及5年期美债殖利率更已超过同天期大陆国债水准,是近13年来首见。意味因利差而产生的人民币资产优势,已逐渐受到侵蚀。未来在中美货币政策一放一收之间,趋势恐怕更难逆转,大陆资金外流压力会跟着变大。
以财政政策稳资金
对大陆来说,资金外流问题必须格外重视,除了可能衍生金融危机外,更重要在于资金外逃不只会造成金融市场动荡,更将对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干扰与伤害。特别是对正在进行结构调整与升级的经济体而言,金融与经济的负面叠加效应冲击会更大。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台湾和泰国、马来西亚、南韩同处台风眼,但日、台能够挺过,后者却因挡不住资金外流,导致经济瞬间溃堤,南韩甚至需要IMF金援,就是一个例证。
面对全球资金潮可能大转向,北京政策拿捏必须更谨慎。毕竟现阶段为了防止经济下滑,大陆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但货币宽松,却可能因利差因素造成资金加速外流。政策目标之间明显存在矛盾与冲突,加上政策工具亦存在相互掣肘问题,无疑都加深北京政策操作的难度,这也突显当前大陆经济情势异常严峻。
为今之计,要思考如何在稳经济前提下,减缓资本外流,尽管这两个政策目标可能彼此冲突。实际作法上,可以把财政政策作为稳经济的核心,如提高公共预算支出、加大减税降费力道,借此刺激消费与投资,并带动内需,而尽量少用降准或降息等货币政策,以避免利差被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面对可能的资本外逃风险,北京或许也可考虑在紧急时,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干预力道。以现今大陆高达3.2兆美元的外汇存底来看,北京绝对有足够实力与底气,投入外汇市场干预。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处于经济动荡与资本外逃风险升温的当下,如何以果断措施阻断市场投机心理,并以持续性、可预测性、高透明度政策稳定市场情绪,需北京展现决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