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赵婷获奖在两岸遇冷的吊诡
出生于北京、成长于美国的赵婷,继李安之后成为第二位夺得奥斯卡奖的华人导演,对华人社会而言,本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但吊诡的是,两岸舆论似乎都冷淡待之,尤其大陆几乎不见报导。除政治与情感因素外,站在华人立场,背后还有更需要深究的问题。
批判大陆被贴上辱华标签
根据惯例和经验,赵婷夺得奥斯卡奖,理应成为两岸以及海外华人社会热议的话题。她不久前夺得金球奖最佳导演,包括官媒在内的大陆主流舆论一度以「华人骄傲」热捧。但随着她在2013年批评大陆社会的言词被网民挖出,很快被贴上「辱华」标签,随即被冷藏至今,连同其获奖影片也迟迟未在大陆上映。
赵婷14岁就远赴重洋开启新生活,和她优渥的家庭背景不无关系,衣食无忧的环境让她有机会受到良好教育,因而拥有更多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进而有能力对当时的大陆社会产生批判性思考。不可否认,在赵婷童年生活的1990年代,大陆的确是一个「野蛮生长」的社会,种种负面认知令她在融入西方社会后,重新建立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同时对后来20年大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疏离感。
但这不能构成以「辱华」标签化赵婷的理由。一方面,赵婷当时受访的争议言论很快从网路撤下,相信是来自她本人的要求,另一方面,赵婷在奥斯卡颁奖礼上,特别用中文讲出「人之初性本善」,很明显是在回应外界对她的质疑:一是表达其不忘中华文化之本,二是强调自己仍保有良善之心,希望攻击到此为止。
如果连这样的表态,都无法令大陆理性、坦然视之,将会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讯号,让包括台湾在内的海外华人乃至国际社会,对大陆产生更大的心理隔阂。难道一定要让赵婷高喊「厉害了我的国」或者「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才行吗?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氛围近几年在大陆民族主义网路民粹助推下,不仅主流民意出现偏差,甚至影响官方政策层面的操作。
欧美社会对华人的偏见由来已久,一些地方至今仍带有歧视意味。最近10年中国经济崛起,更多大陆民众进入海外社会,随着中美关系恶化,欧美舆论开始出现对大陆的反感,其中掺杂若干长期形成的排华意识形态,大陆官方和民间当然有充足理由捍卫之。但如果把所有来自欧美、国际社会的批评都视为「辱华」,显然欠缺严谨,流于情绪。面对他者需要同理心,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在阐述同理心的意涵。
赵婷获奖在台湾遇冷,更多和民进党政府反中有关。不少台湾媒体和网民都只强调赵婷「亚裔」身分,对其中国人背景避而不谈,在偏绿的台湾人尤其是年轻人看来,赵婷夺得奥斯卡不过是一个「外国人」的事情,与台湾无关。但每当有出生在台湾或具台籍背景而拥有美国公民身分者,为美国做出重大贡献并获得肯定,或被任命为美国政府高官时,台湾网民却是一声声「台湾之光」的赞美。
愈来愈多年轻人习惯用淘宝购物、用抖音录影、喜欢陆剧或追陆星,却能够把这些同身分认同、意识形态分得很开,就像他们或许认同《游牧人生》是一部很棒的影片,却对赵婷以华人身分获奖无感。在全球化的世界里,人类共同价值的吸引力,往往高于诉诸民族和主权的情感,此时就更需要相互理解、超越政治分歧并携手合作。
赵婷之所以得到奥斯卡奖,固然有主办单位追求多元文化,争取少数族裔支持之心,但赵婷本身的专业表现,尤其能展现跨族裔的同理心,道尽美国弱势族群的悲情,才是获奖的根本原因。人之初、性本善,多一点同理心,多一点对人道的尊重,无论对两岸社会,或中国与国际社会而言,都有助于走出当下意识形态的紧绷、避免重新走回冷战式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