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瘜肉到底要不要切、胃不會變胃癌? 醫:2症狀小心

照胃镜是侵入性检查,民众自30岁起,应安排第一次完整肠胃道筛检,检查是否有瘜肉或其他肠胃道问题。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做肠胃镜检查,最怕听到医师说有瘜肉,大肠瘜肉要切除,胃瘜肉到底该不该切呢?联安诊所内视镜室主任徐兆甸表示,除了常见的大肠瘜肉,胆、胃也会出现瘜肉。民众最常询问:「有没有癌化风险?」担心是否要进一步做处理。

徐兆甸说,大多数的胃瘜肉为良性,不用切除、可以持续观察;但如果瘜肉呈现红色、粘膜不规则状,建议在做胃镜时一并切除,之后再以病理报告确认是何种类型瘜肉。

台湾的胃瘜肉发生率约10%,可分为三种类型:胃底腺性瘜肉、增生性瘜肉、腺瘤性瘜肉,9成属于良性,不用过度惊慌。徐兆甸指出,胃底腺性瘜肉最为常见,这种瘜肉若小于1公分且非生长在特定位置,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适或影响。

少部分瘜肉则属于增生性瘜肉与腺瘤性瘜肉,则需要特别提高警觉!增生性瘜肉成因是吃到刺激性的饮食导致胃发炎,或因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好发于慢性胃炎的病人。增生性瘜肉通常小于1公分,也属于良性瘜肉,比例约5至10%。若是因为幽门杆菌所引起的增生性瘜肉,通常在根除幽门杆菌后,增生性瘜肉也会跟着变小。

腺瘤性瘜肉就是俗称的「胃腺瘤」,虽然占比极低,但在临床上被视为胃癌前的变化组织,有30%的腺瘤性瘜肉内部已含有恶性胃癌细胞。徐兆甸提到,腺瘤性瘜肉的发生原因为幽门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或家族性腺瘤瘜肉病。

在发现增生性与腺瘤性瘜肉之后,首要之务即是检查是否感染幽门杆菌,感染者应先接受药物治疗,避免幽门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增生性瘜肉演变为腺瘤性瘜肉,最后就有可能导致胃癌。

关于胃瘜肉切除,良性的胃底腺性瘜肉及增生性瘜肉观察即可;若是超过1公分,建议切除为佳。另外,瘜肉若产生表面溃疡出血或生长位置在胃窦部导致幽门阻塞等合并症,也建议切除处理。而腺瘤性瘜肉不论大小一律切除,因为愈大癌变风险愈高,尤其是体积超过2公分,恶性机率上升。

大肠瘜肉的生成与饮食有关,但胃瘜肉的成因大多是基因、体质、发炎和幽门杆菌所致,经常服用胃药也可能会导致胃底腺性瘜肉。徐兆甸提醒,从30岁起,应安排第一次完整肠胃道筛检,包括粪便潜血检验、肿瘤标记(CEA)、大肠镜、胃镜,及早发现腺瘤性瘜肉并切除。另建议检测幽门杆菌,并进行完整的杀菌治疗,根除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