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霞|新时代民乐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代民乐艺术教育的

实践与思考

吴玉霞

中国音协琵琶学会会长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对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作出了精辟概括,对此进行深入准确的理解,对于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理解“七个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推动民乐艺术繁荣发展,必须坚持民乐发“正声”。我们要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更多既有历史底蕴又有时代气象的精品佳作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琴韵传美 以乐润心

民族器乐文化历史悠久,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积累了许多经典佳作。演奏家作为二度创作的主体,既是作品的演绎者,亦是艺术思想的传达者。《月儿高》《春江花月夜》《塞上曲》等经典名曲情感细腻、意境幽远,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语境中,讲究曲风、内涵和音韵契合,以多标题、多样态的诠释视阈,接续传统人文气象,展现民族意蕴中的高雅品格、大美气象,赞美人们热爱生活、拥抱大自然的美丽情怀。

由作曲家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是根据蒙古族少女龙梅和玉荣在狂风暴雪中奋勇抢救集体羊群的真实事迹创作而成。琵琶演奏的技术性、风格性、时代性,以及所体现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歌颂英雄的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演绎者、聆听者。作品以跌宕起伏、层层深入的艺术风范寓意真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以感染、启迪和教化。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跨文化创作的艺术作品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由著名打击乐演奏家、作曲家朱剑平和我共同创作演绎的琵琶与打击乐曲《妙音天舞》,是“一带一路”感召下的“跨界”之作。乐曲将琵琶和手碟、珍贝鼓、箱鼓等不同风格的乐器相融合,在音乐语汇中采用传统古典梵音悠扬神秘的旋律风格,以及目前流行于世界乐坛的宝莱坞电影舞曲风格的音乐节奏和印度传统Raga舞曲的音乐元素,充满了异域风情,乐曲力求展示传统之韵和时尚之美,使敦煌文化的神秘幻境与热舞翩跹的塞外风情在古典琵琶与时尚鼓乐的跨界融合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音乐作品是具有深刻思想性的,为纪念孔子诞辰2545周年暨国际儒联成立委约创作的琵琶协奏曲《春秋》(唐建平作曲)、围绕建党100周年创作的琵琶与乐队《星火燎原》(王云飞作曲)、表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人生感悟之琵琶与二胡双协奏曲《云影》(张征作曲)等作品是一种精神洗礼,更是为艺术舞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强基培根 以艺塑魂

艺术美育是人类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本人启蒙于少年宫,是艺术普及教育的受益者,当有能力回报社会时深感艺术普及教育作为艺术美育的核心部分,对人的道德与精神完善的重要意义。“打开艺术之门”是低票价、高品质的系列活动,作为这个品牌建立之初的见证者、参与者,30年来始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向美而行”的信念,希望通过一把琵琶、一首乐曲、一幅画面、一段故事,倡导美育理念。

人才培养,强国之基。我国有数百个大中小学民乐艺术团,随着学生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演奏技艺令人欣喜。最近通过观察和一系列活动的参与,深深感到文艺的力量和新时代的新气象。如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阳光少年艺术节、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等活动,在发挥艺术美育作用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课外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除此,中国音协举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宁波镇海“中国琵琶之乡”、辽源“琵琶文化艺术周”的建立建设,以及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举办的“华乐论坛”“华乐讲坛”“民乐‘艺’起来”“国韵杯”“国韵悠长”“青少年作品征集”等专题活动,无不彰显着广大民乐人的胸怀格局和精神风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作为历史悠久的璀璨文明,重视艺术的教化功能是其鲜明特色。从孔子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到徐幹的“美育群材,其犹人之于艺乎”,再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美育始终发挥着培根铸魂、弘扬民族精神的特殊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到来,美育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得到拓展,其价值作用也被推向了新的战略高度。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立德树人、传播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如何从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三个维度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国人审美追求,既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如何从专业的高度、情感的温度、文化的厚度以美育人、以艺塑魂,传承文化根脉,引领文明风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高端引领 以文化人

文化在场,国乐当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东西方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秉承开放包容的原则,守正不守旧,创新不离根。中国民族器乐艺术的专业化发展始于20世纪,从世纪之初刘天华、朱英等音乐家将民族乐器带入专业音乐院校,到世纪中叶后专业音乐教育在国家推动下如火如荼地开展,可谓专业化教育及人才培养对民族器乐学科建设和民族音乐文化的薪火相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职业类艺术学科的教与学注重个性、技术、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培养,不同于通识教育和统一模式。系统、科学、规范的艺术训练以及对学术体系的建构是它的重点。因此,在专业类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讲技重艺的艺术思维,将器乐演奏的感性认知与学术归纳、经典作品与艺术人文有机融合,通过教学研演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探索器乐演奏从技术储备到舞台呈现的基本规律和实践逻辑。希望能够以专业化教学为载体,培养具有学术思维和创新精神、善于思考、敢于突破的高层次艺术人才。

2010年起,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开设了民族器乐表演艺术研究专业,融教学、研究、演绎等多重视角于一体,用心、用情、用力展现中华艺术之美。《我的舞台——演奏者的触点与立点》《中华音乐文化的情感认同》《艺术的审美与表达》等专题性讲座,从不同层面与爱乐者、习乐者交流探讨,希望通过“塔基”和“塔尖”的教育传导为民族器乐的发展培养传续薪火的后备力量。

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塔尖”引领必然起着负薪构堂的重要作用。如何优化专业艺术教育,系统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须以鲜明立场汇聚专业高度,表达学术观点,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野审视把握、探幽察微,坚持艺术性、学术性、专业性,不断深化对艺术教育规律的认知,以新思维、新路径和新方法努力践行。

艺术教育融情操、心灵、人格教育于一体,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振民族情怀、传播中国精神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说,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那么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艺术实践,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美育,读懂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认识文化工作布局上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践行文化建设的任务和线路,是我们探索、梳理、总结符合新时代中国民乐艺术发展的教育路径和实施良策。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来源 | 《中国艺术报》

编辑 | 高涵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