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從「學老」中建立幸福感
台湾人民的平均寿命在2020年达到81.3岁的高峰。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薛承泰
上个世纪初台湾平均寿命约为全球的平均,但这一百年来足足成长四十四岁,比全球平均成长多出十岁。前期是因为饮水与环境卫生的改善,终绝了许多的传染疾病,后期有安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国民教育水平的提升,近卅年来更有了CP值超高的全民健保与优越的医疗科技,更为国人添了不少寿命。如果台湾人未来不须上战场,要活到百岁并非不可能!
可是,当人们处于老年的时间拉长了,整体老人占比也不断提升,虽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安养与照顾的需求却不断扩大;尤其台湾快速少子化,家庭逐渐缩小,当多数的家庭难以长期承担长辈的照顾责任时,政府又如何能解决呢?更具体一点说,长期照顾所需经费日益庞大,照顾人力却逐年减少,这不只是台湾,也是全球的挑战。
若以每卅年为一个世代,那么七十至七十九岁长者主要由四十至四十九岁世代来支持,目前在台湾两者人口数为二○四万与三八八万,两者之比为一比一点八,尽管一位长者仍有一点八位支持者,长照的压力却已呈现疲态;卅年后这两个世代人口数可能为三百万与二百万,亦即,一个人要支持一点五位长者,当前照顾体系如何能维系?
幸好科技发展迅速,如今具备人工智慧的机器人问世了,餐饮、观光、大众运输、家庭服务的运用日趋成熟。然而,机器人做为人们的生活帮手,前提是具财力且能运用操作机器者,才会有所帮助;因此,安养与照顾未来走向极可能朝向机构化与产业化,由少数人操作智能设备来照顾一群老人。届时有许多长者是独老,别无选择,即使有儿女,鉴于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照顾年迈父母的事实,许多老人将被迫离开自己的家。
接下来要问的是,这样的安养照顾对老人来说,幸福吗?最近台北大学高龄中心正推广「学老」的概念,这对于步入六十岁的人来说,须当真来思考!老化本就是人的一生,也是无法逃避的进行式,而我们的退休制度也已明示:时间到了,该转换或下跑道了!可是,人们总是要经历一场大病或是狠狠跌了一跤后,才认知到自己的「老」!
学老不只是学习认知自己的老化,也须承认自己已不是过去的自己,才能够跳脱出过去经验框架来规画未来;尽管没人知道这个未来会有多久,但起码能务实地连结当下与未来。基于此,退休后的新生活型态将逐步成形,掌握新的生活步调,若能培养新的兴趣并妥善理财,说不定还能再创人生新猷!
再者,学老还可以从他人经验或专家建议来面对老化的各种问题,尤其是饮食与健康方面,相关资讯汗牛充栋,学习分辨并选择合适者。乃因老人的幸福感,大多来自于饮食中的享受,而幸福感要持久唯有仰赖健康!不幸地,在成为老人后,老伴的失去往往也带走了幸福,如何学习继续独活下去,除了需要老朋友,参与社区活动,善于运用公部门资源,也会起关键的作用。
(作者为台湾大学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