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散播的恐怖標籤:日本高官殺子悲劇下的「中年繭居族」
现年76岁的熊泽英昭,6月1日亲手杀了44岁的儿子熊泽英一郎,犯案之后直接向警方自首。他向警方表示,「因为看到川崎杀人事件,担心自己的儿子有样学样、才会痛下杀机。」 图/NNN
当日本社会仍震惊于前一周5月28日,发生于川崎市登户的路上随机杀人事件(造成3死17伤),6月1日却传出一位老父亲熊泽英昭,居然亲手杀了44岁的儿子熊泽英一郎,犯案之后直接向警方自首。
看似两个不相关的社会事件,在经过调查之后,却有了令人惊讶的进展,川崎杀人事件的凶嫌,本身就是近来引起讨论的中高龄「茧居族」(引きこもり),而被自己父亲杀死的熊泽英一郎,本身也是中高龄茧居族。老父亲自首之后,向警方表示,「因为看到川崎杀人事件,担心自己的儿子有样学样、才会痛下杀机。」
父杀子的事件发生后,日本媒体赫然发现,这位老父亲熊泽英昭大有来头。现年76岁的熊泽英昭,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曾任农林水产省事务次官,也曾担任过日本驻捷克大使,可谓是高阶菁英官僚,有媒体估计过熊泽退休时,领有高达8,700万日币(约新台币2,552万)的退休金。
这样的一号人物,如今却犯下杀死儿子的事件,随即引发日本媒体的一阵追逐。然而杀子真相逐渐明朗之后,也让日本社会开始省思:「茧居族」的现象与造成悲剧的关联、以及日本媒体自川崎杀伤事件开始,不断放大报导所可能导致的后遗症。
根据熊泽英昭向警方所供称的内容,被害人熊泽英一郎,本身即有严重的暴力倾向,不但经常在推特上大放厥词,还曾说过「那个笨蛋母亲快去死一死吧!」、「国中二年级时,第一次把那个笨蛋母亲打趴,那个快感到现在都还记得」、「真想杀掉那个笨蛋母亲」等话,显见其对母亲的恨意。
此外, 新闻报导也指出,熊泽英一郎是个网路游戏的爱好者,据说在网路世界相当知名;而且在网路上不讳言自己的身份,常说自己的老爸是个大人物,也曾在推特上发文,说「自己跟你们这些庶民,从出生开始就不同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在虚拟世界如此的表现,现实世界却是个茧居族,而且时常在家中使用暴力,让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
川崎杀伤事件发生之后,日本各大媒体天天报导,加上英一郎抱怨家附近的小学办运动会很吵,而且言谈之中带着恨意,甚至呛声要杀了小孩。为了这个事情,父子两人因此争吵起来,这让熊泽英昭惊觉到,自己儿子有可能闯下大祸。
熊泽英昭向警方表示:儿子天天沈溺于网路上,不可能不知道川崎杀伤事件,具严重暴力顷向英一郎,很有可能成为模仿犯,也因此自责不能造成别人的困扰,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跑出去滥杀无辜,并深感自身与家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最后狠下心将自己的儿子杀害。
川崎杀伤事件与熊泽杀人事件,各家媒体都指向了中高龄茧居族的现象。但是各大媒体天天强化报导,也让当事人和有类似经验者感到相当忧虑。 图/TOKYO MX
▌日本的中高龄茧居族
两个事件发生的背景,都与中高龄茧居族有关。事实上,根据日内阁府今年三月的调查报告显示,开始成为茧居族的年龄层当中,人数最多的是20代(约27%),不过40岁至64岁的中高龄茧居族,总人数高达61万3千人,比起40岁以下的54万1千人更多,而且七成以上都是男性。
这些数据,颠覆了过去人们对于茧居族族大多是年轻人的认知。这些中高龄茧居族由谁来照顾?是年纪更大、目前已经领取年金的75-90岁左右的老年人抚养,也因此一但这些老年族群过世之后,中高龄茧居族将会失去金援与生活支持,也可能成为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会成为茧居族的原因,有36.2%是因为辞掉工作,有21.3%是人际关系不佳、或是被职场霸凌等,另外的21.3%则是因为生病。这些人长期足不出户,也因此会逐渐地产生孤立感,更不想与人交际,如此一来恶性循环,让不少茧居族对人生更加悲观,甚至发生憾事。
茧居族从年轻世代转变成高龄化的「8050问题」。这些中高龄茧居族由谁来照顾?是年纪更大、目前已经领取年金的75-90岁左右的老年人抚养,也因此一但这些老年族群过世之后,中高龄茧居族将会失去金援与生活支持,也可能成为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图/NHK
茧居族的年龄层当中,人数最多的是20代(约27%),不过40岁至64岁的中高龄茧居族,总人数高达61万3千人,比起40岁以下的54万1千人更多,而且七成以上都是男性。 图/NHK
这些中高龄茧居族,由于经历过泡沫经济崩溃、以及「就职冰河期」,所以工作上并不顺利,在遇到挫折加上职场适应不良的情况下,最后转而变成茧居族。与年轻茧居族不同的是,本身对于社会应对早已因年龄世代而定型,且有些人对于自身状况「感觉丢脸、不想面对真实的社会」,而让自己更加隐蔽孤僻。
川崎杀伤事件的主嫌,现年51岁的岩崎隆一,就是一个例子。岩崎长期没有工作,年幼时因父母离婚,而由伯父收养,成为典型的茧居族,而且与伯父一家人几乎没有任何互动。
即便曾有亲人察觉问题,因而通报川崎市市府,透过相关单位来与岩崎接触、并协助其生活自立,却结果都遭拒绝。熊泽英一郎也是类似的情形,虽然在网路上活跃,但现实上并未与人接触,住在熊泽家附近的邻居说,他们这几年都没看过儿子,只知道老夫妇有个偶而会来探访的女儿。
爱知教育大学川北稔准教授便表示,在面对这些中高龄茧居族时,最主要的工作,便是要防止其「孤立化」。川北教授认为居住环境相当重要,能够有人邀请一同参加各种活动,维持其安心感,并时常与人接触。此外,也要让这些人有被重视的感觉,并鼓励参加职训活动,学习新的技能,早日得以回归社会。
图为中高龄茧居族的互助会,用定期聚会的方式互相支持协助。每一个成为茧居族的人理由不尽相同,官方与民间也都设有若干相谈所与单位提供协助。 图/NHK
▌媒体的过度报导
在这两个事件发生之后,在媒体的强力报导之下,也有许多茧居族的家属被新闻所影响,担心自己的家人也会发生同样的状况,而纷纷向有关单位求助。不少茧居族的救援团体、或是家庭相谈所,这几天都接到许多求助的案件,有些家属因感到羞耻丢脸,所以不敢让外界知道,但发生这两件悲剧后,鼓起勇气,希望能够解决。
除了家属,也有不少茧居族主动致电有关单位,表明「不希望自己变成那个样子,但却不知如何是好」、「害怕未来社会更加鄙视茧居族,让他们永远无法回到社会上」。再者,电视上天天报导这两个事件,以及描述茧居族的状况,不少人也忧虑媒体的过度报导,会让社会上与茧居族的鸿沟更深,更担心会有模仿犯出现。
近期从大津市保育园车祸、川崎杀伤事件、到这次的熊泽杀人案,日本媒体毫不收敛、过度报导的行径,也是令许多人忧心忡忡;认为目前各大媒体大篇幅的报导,不但巨细弥遗的将犯案经过、嫌犯使用的凶器以及家庭环境等,完全摊在阳光下,甚至于四处采访周遭民众的意见,让媒体嗜血的一面完全展现。
川崎杀伤事件,媒体报导「在凶手家中发现电视机和电玩主机」,引发舆论的抗议,纷纷批评「有电玩主机又怎样?我家也有啊!」、「怎么不说他家还有冰箱?」、「又想说玩电玩的人会犯罪吗?」 图/NNN
也有不少媒体着重在「电玩」上,甚至于将茧居族与电玩划上等号,让人有种「茧居族只爱玩电玩」的误解。事实上根据内阁府的报告中,茧居族在家的行为比例,依序是「看电视」、「做家事」、「看书」等,打电玩或是动漫的比例,其实相对较少。
因此有许多人认为,这样的报导方式,都可能助长一般民众对茧居族的歧视。有救援团体的人员表示,有些民众甚至反过来对救援的社工感到不谅解,误以为就是有这些团体才会导致茧居族越来越多。此外,网路上也有人认为,熊泽英一郎的事件会发生,媒体要负最大责任等言论,媒体应该要自律收敛,不该持续推波助澜。
这两件悲剧,显现出茧居族的社会问题,以及中高龄啃老的严重程度,在迈入高度老年化的日本社会,这样的状况的确是令人忧虑,至于媒体在这些社会事件的角色,是否应该不顾一切、一窝蜂的报导?散布恐惧、贴标签的现象同样也发人深省。
媒体在这些社会事件扮演的角色,是否应该不顾一切、一窝蜂的报导?图为川崎杀伤事件后,前往案发地悼念的民众,与包围摄影的媒体。 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