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管處規劃深度體驗 與櫻花鉤吻鮭同游戲水

为让被冲往下游的樱花钩吻鲑可游回上游,相关单位拆除武陵七家湾溪一号防砂坝。(中兴大学教授林幸助提供)中央社

濒临灭绝危机的樱花钩吻鲑经30年复育,数量已达约1.8万尾,栖地从1条溪流增加到4条。雪管处推广环境教育,规划深度体验教室,未来民众可穿潜水衣入溪实地观察樱花钩吻鲑。

内政部国家公园署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现正规划深度体验教室,待建物完工后,民众可穿潜水衣入溪观察樱花钩吻鲑,希望让游客从「了解、关心、进而行动」,保护溪流生态系,爱护水资源。

回顾保育初期,雪管处规划以七家湾溪为原始栖地,拆除5座拦砂坝、征收8.1公顷菜地规划植树造林,促成武陵农场转型。

此外,退坝还水于河、放流养殖扩展栖息空间、封溪护鱼、成立保护国宝鱼巡守队、保育技术国际接轨及研发专利复育等,都是保育工作一环。

雪管处长林文和告诉中央社记者,近年极端气候,雨量忽然增加或减少,台湾溪流遭洪水或干旱侵扰,生活在溪流水生生物遭遇莫大威胁;台湾近30年平均气温增加摄氏2.5度,迫使樱花钩吻鲑生存栖地往上游发展,相对压缩原本生存空间。

林文和说,检视30年前订定目标,已陆续完成七家湾溪、罗叶尾溪、南湖溪和合欢溪流域,仅剩司界兰溪还未建立健康且自我繁衍族群,雪管处已规划2024、2025年改善司界兰溪栖地并增加放流数量。下一个10年目标,希望5条历史溪流要有健康自我繁衍族群共达3万尾以上。

环境教育部分,雪管处鼓励民众,如果在国家公园范围外且在公告禁渔区外溪流钓获樱花钩吻鲑时,拍照后立即放回原地,并通知雪管处,提供定位点和鲑鱼雌雄、大小等资讯,一起做公民科学家。

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樱花钩吻鲑复育小组人员在溪流中埋设放有受精卵的盒子,待小鱼孵化后可游出盒外。(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提供)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