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硕缩招 破除学历“歧视链”

近日,一则“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22年起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消息引发关注。对于缩招学硕、增招专硕,不少准备考研学生已有准备,但是,也有人产生困惑:这会不会导致学硕报考更难、认可度更高,而专业硕士的认可度更低?会不会让更多读研学生的学费增加,并在读完专业硕士后,更难考博?

这是推进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需要回应的问题。回应这些问题,要求专业硕士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同时,要破除唯学历论,治理“学历高消费”以及“学历鄙视链”。

对于学硕和专硕的不同,学生中流传比较广的是“名称不同”“分数不同”“地位不同”“学制不同”“前途不同”“学费不同”,但培养模式大同小异。简单来说,在有的学生看来,专硕是学硕的“压缩版”,是花更多的学费读一个压缩版的学硕,因此,社会存在“学硕高于专硕”的看法,一些考研学生把专硕作为学硕的“备胎”。

在这种情况下缩招学硕、扩招专硕,确实可能出现学生们所担心的问题。由于学硕招生减少,招生门槛会提高,而专硕的招生门槛会降低,两者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在无法考上学硕后,考研一族会不得不接受上专硕的现实。为改变“专硕低学硕一等”的局面,就要拼命考博士,提高学历层次。这无疑会加剧考博竞争。假如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出现这样的发展走向,那很难说这是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的成功。

专硕和学硕,没有高低之分,更不能以录取门槛高低含金量。学硕和专硕在研究生培养中,是平等的,学硕是培养学术型人才,专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社会之所以存在学硕高于专硕的误解,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普遍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视为低于普通教育一个层次的教育,而不是将其作为和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参照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普通教育进行,没有办出特色,因此产生了以招生门槛论学历含金量的问题。

提高专硕的吸引力,改变社会对专硕的陈旧看法,就必须针对专硕培养,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探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模式。在发达国家,专业硕士培养主要采取以项目为主导的授课教学模式,学生用一年或一年半时间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就可毕业,并不要求撰写学位论文,也不提出发表论文的要求。

选择专硕的学生要有清晰的成长定位。虽然我国学硕和专硕的招生比已经为4:6,但是,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超过100万后,学硕招生规模已达40万,而我国博士招生为10万多一点。从人才培养定位看,学术硕士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今后大多应进一步攻读博士;专业硕士则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完成硕士研究生课程后,主要选择就业,而不是再攻读博士。但是,我国读学术硕士的学生,有的并不准备成为学术型人才,这导致学术人才培养和学生自我追求的错位;同样,因各种原因选择专硕的学生,有的还想着毕业后读博士,这也会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生自我定位的错位。

要解决错位问题,就需要破除唯学历论,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能力进行考研以及读博的规划。如果学硕和专硕平等,那么考生就不会一味追逐考学硕,那些打算读完硕士就业的人,完全可以选择专硕。只有今后想成为学术型人才、准备读博的学生,才有必要选择学术硕士。

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全社会必须直面的任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4.4%,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300万,每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超过100万,如果再以学历论人,信奉学历“鄙视链”,会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还会造成个体盲目提高学历的教育资源浪费。(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