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效益價值 如何取捨

AI对于推展普惠金融,大有助益,但在实务上,仍有许多需注意的眉角,包括当金融机构商业模式与机器判读产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以及如何避免AI模型产生偏见或歧视。

对于商业模式的冲突,阿尔发投顾董事长陈志彦特别有感,他说,「银行理专想推荐给客户的产品,很有可能是银行下达指令要求强力推销的产品;机器则比较单纯,是由演算法所驱动」。他表示,若要让机器兼顾银行的商业利益,并非不可行,例如,只要在演算法中加入每月欲推销产品的参数就可以办到,但是这样做,还能叫AI吗?

另一方面,针对AI在演算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偏见与歧视,永丰金控数位科技长张天豪解读,「AI之所以会歧视,就是因为人类提供的资料存在歧视,」例如,过去某些银行放贷给男性的机会,就是高于女性,机器读多了这类型的资料,自然也习得人类的偏见。

张天豪说,平心而论,银行分别借钱给18岁或70岁的人,本身对应的就是不同的风险系数,若要刻意去除年龄或性别等参数,模型辨识风险的准确度很可能随之下降,这时,金融机构也会陷入两难,就端看金融机构在「效益」及「价值」之间,如何权衡取舍。

从普惠金融的观点,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及覆盖率应当愈来愈高,但是在对准小微、小资、小白或者不同年龄与性别族群时,该如何调控风险,也值得主管机关与众多利害关系人一同深思。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