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严重恐致命!6大症状曝 医师吁有反应先做1件事
Diclofenac(待克菲那)是常见的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也是我国药害救济案件中前5大可疑药品之一。(示意图/本报资料照)
生病吃药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如果用药后出现「疹、破、痛、红、肿、烧」,可能是药物过敏前兆,严重可能致命。医师提醒,药物过敏和副作用不同,一点点剂量也可能发生,如怀疑有药物过敏,建议及早咨询原就医院所是否停药,并尽速到皮肤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
中华民国药物过敏关怀协会理事长张启彬分享,自己在2009年初出现药物过敏症状,住院数十天才捡回一命,但至今仍找不出确切的过敏成分。(王家瑜摄)
食药署副署长王德原表示,药品对于人体是外来物,可能引发一些免疫反应,也就是药物过敏症状,可能发生在用药后2到3天,也可能出现在2到3个月后,且所有人都可能发生,提醒民众务必注意药物过敏前兆,包括红疹、口腔溃疡、喉咙痛、眼睛红肿、嘴唇肿胀、发烧。
台北长庚医院皮肤部、药物过敏中心医师钟文宏表示,早期症状可能只是皮肤红肿、嘴破或小水泡,可能误以为是肠病毒,很多人这辈子第一次发生药物过敏就很严重,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异常,若没有及时治疗,恐变成肝衰竭和肾衰竭,最严重的是黏膜溃烂,皮肤像烫伤一样的「史蒂芬强生症」(SJS),严重甚至会死亡。
如曾有药品过敏史,可请医疗人员协助将其记录在过敏纪录卡。(王家瑜摄)
食药署统计1999年至2024年11月药害救济给付案例,常见可疑药品类别包括抗癫痫药(Carbamazepine、Phenytoin、Lamotrigine)、抗痛风药(Allopurinol)、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Diclofenac、Ibuprofen、Mefenamic acid)及抗生素(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Co-trimoxazole及Sulfasalazine)。
目前国内针对抗癫痫药Carbamazepine及抗痛风药Allopurinol的病人,健保分别有给付终身一次HLA-B*1502及HLA-B*5801基因筛检。钟文宏说,亚洲人约10%到20%带有HLA-B*5801基因,服用降尿酸药发生过敏的风险是其他人的100倍;抗癫痫药物过敏则是每1000人约有4到5人,过去全台每年约有20到30人发生,近十年来明显下降,每年约1到2例,原因是在大医院开药时会有警示,病人须先接受基因检测。
病友沈小姐曾到皮肤科做冷冻治疗,回家后涂了医师开的药膏,却出现红肿、刺痛、搔痒,原以为是冷冻治疗的副作用,直到隔周回诊,医师判断是对抗生素过敏,并提醒她未来就医要主动告知,不建议使用这类抗生素。
中华民国药物过敏关怀协会理事长张启彬分享,自己家族有免疫系统问题,他在2009年出现药物过敏症状,「疹、破、痛、红、肿、烧」通通都有,住院数十天虽然捡回一命,但从此无法分泌泪液,必须随时携带眼药水,而且至今仍找不出确切的过敏成分。
张启彬提醒,如家族有药物过敏史、免疫系统病史,或本身是过敏体质,都属于药物过敏高风险性;当发生疑似药物过敏症状,务必保留药袋、记录症状,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尽速就医。他强调,早点停药对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曾有癌症患者误将药物过敏认为是排毒效果,因此继续用药1周,结果就变得很严重。
钟文宏也提醒,药物过敏和副作用不一样,主要和体质有关,即使一点点剂量也可能发生,病人若有用药疑问,建议咨询原就医院所是否停药,或到大医院皮肤科、风湿免疫科就诊,确认是否为药物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