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缩减高教国际交流 大学校长忧冲击我大学国际排名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于今(16)日举行「大学会不会变成防疫破口」线上记者会,由教文体育组召集人高永光(左)主持,右为高雄医学大学前副校长陈宜民。(国政会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大学已在本周陆续开学,但受疫情影响,所有学校几乎开学前两到三周皆采线上教学。台北商业大学校长张瑞雄认为,10月之后,各校配合教育部改以实体与线上教学同步进行,不只造成教师极大困扰,疫情更是冲击高教国际交流,交换生与教师互访等项目缩减,恐影响我国高教的世界排名。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于今(16)日举行「大学会不会变成防疫破口」线上记者会。

张瑞雄在会间表示,目前大专校院多采远距教学方式,两周后即将回归实体教学,但部分课程采混班上课,群聚感染病毒风险相对提高,校方如何因应,将是严苛挑战。

张瑞雄指出,教育部发布的大学开学指引,对实体授课人数设有80人为上限的规定,各校情况虽有不同,但校园空间与视讯设备皆有限,若要同时进行实体与线上双轨教学,不仅难度高,更将造成教师极大困扰,再加上远距教学不利师生互动与实作课程,学生的学习品质恐受影响。

张瑞雄也提到,大专校院师生未能全面施打疫苗,感染或传播病毒风险高,教育部的指引规范教学应采固定座位、固定成员方式进行,但大专校院有许多旁听的情况,旁听生难有固定位置,校方只能尽量将桌椅间隔排宽。

张瑞雄担忧,疫情冲击我国高教的国际交流,如交换生、教师互访等项目皆被缩减,未来恐影响我国高教的世界排名。

东海大学行政管理暨政策学系副教授鲁俊孟则说,在施打疫苗方面,「大专校院教职员生像是被遗忘的孤儿」,大学生大多在外租屋甚至参与社团,不像高中以下学生有较多时间是长期在同一空间,因此大学生在防疫上面临更多风险,但教育部未曾重视。

高雄医学大学前副校长陈宜民提到,教育部忽略大学生的自主性,未将「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提升」列入规范。尤其大学生在住宿、团体生活上有更多接触,需要更多自我保护的管理准则指引。

陈宜民也说,大专校院教职员生是目前主要的疫苗孤儿,但在该指引中,并未将大专校院教职员生的疫苗施打率列入查检,显示教育部长及高教司长在大专校院防疫上的失职

「大专校院的破口,就是地方的破口」,陈宜民建议,地方政府应考虑将BNT残剂,也提供给在地大专校院的教职员生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