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神童的填鴨教育?古典音樂教育與消費文化資本的反思

儿童的古典音乐教育是否该采取高强度密集训练见仁见智。图为2016年梅纽因青少年小提琴大赛,全球11至21岁年轻的小提琴演奏者於伦敦比赛。 图/美联社

近日「以马内利英语」粉丝专页上发布了一篇引发网友热议的文章。其内容大概是宣传该机构所教育的孩子如何「文武双全」,在学科考试表现优异之余,也能在其他领域有杰出的表现。在文中提到的Felix和Jenny兄妹特别在古典音乐领域也有不俗表现。文中同样引述这对兄妹的妈妈对于让孩子学音乐的看法,这位妈妈表示:「音乐是我们送给他们一辈子的礼物,未来如果出国了,音乐也许还能成为他们另一条路。」后文接着附上这对兄妹每天密集读书和练琴的生活行程,作为妈妈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尽心尽力的佐证。

且先不论这样的「礼物」对10岁上下的孩子来说是否过于沉重──至少该贴文宣称,两兄妹甘之如饴。这位妈妈的看法相当程度反映了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值得更加深入探讨。首先,当家长们送孩子去学习「音乐」时,家长们希望孩子们学到的内容(what)是什么?其次,送孩子学音乐的文化象征及其背后目的(why)究竟是什么?以及最重要的,该位家长采用的做法是否真能将孩子送入音乐殿堂?

▌「文化资本」与古典音乐养成体系的建构

想要探讨这些问题,需要涉及「文化资本」概念。在法国哲学家布赫迪厄的思想中,「资本」共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彼此之间可以转换。其中「文化资本」是获得门槛最高的资本,需要透过长时间且系统性的教育才能获得。有时文化资本只会展现在生活中的枝微末节之处,例如某些行为举止;某种技能,例如演奏乐器;甚至是言谈之间的措辞与内容。但也因为文化资本积累的成果通常会在不经意之间展示,其结果往往更容易分化阶级,甚至是构成歧视的基础。

若从消费(consumption)的视角出发,欣赏一种音乐文化不只是一个音乐行为,也同样展现了消费者希望表达的阶级认同,例如去国家音乐厅欣赏一场古典音乐会的演出,在许多国家都带有欣赏者「很有气质」的暗示。在此,「消费」不仅局限于买一张音乐会的票或是一张CD,送孩子去学习乐器、甚至谈论音乐的行为,都算是广义的「消费音乐」。

201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维也纳少年合唱团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一起演出。 图/美联社

回到当前古典音乐文化的形塑历史。当前音乐学院系统化、专业化的演奏家训练模式,其实并不是可以上溯自中世纪或文艺复兴的古老体系,而仅仅是19世纪的产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创立于1817年;皇家英国音乐学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创立于1822年。著名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和美国茱莉亚音乐院更是19世纪末才诞生的音乐学院,分别创立于1882和1905年。在音乐学院的训练体系中,学生们越来越被要求投入大量时间来培养尽可能精准的高超技巧。浪漫主义时期,强调个人表现与极致技巧展现的时代氛围更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与此同时,在这些以培育专业演奏家为目标的音乐学院问世时,也是工业革命之后、欧洲中产阶级兴起并逐渐成熟的历史阶段。一直以来,音乐在欧洲都被视为「自由艺术」(liberal arts)的一种,必须要是上层阶级的「自由人」才能够学习。大约从工业革命开始,欧洲的中产阶级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背景下,开始有余裕接触古典音乐,接着一步步成为了古典音乐的主要消费族群。

换言之,从消费角度来看,整个19世纪的古典音乐文化史可以说是古典音乐文化逐渐成为「高级文化」代表的形塑过程,19世纪欧洲中产阶级对古典音乐的消费,也是希望透过这种消费行为来让自己能够接触原先只有「自由人」才能接触的音乐,从而获取文化资本。最后,在欧洲列强船坚炮利和文化帝国主义的脉络下,这种概念逐渐遍及台湾、东亚,乃至世界各地。日本学者吉原真里,便曾以在美国的亚裔演奏家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学习古典音乐如何成为他们实现阶级流动的方式。

工业革命之后,欧洲中产阶级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背景下,开始有余裕接触古典音乐。图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生演奏竖琴,背后是已故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画像。 图/美联社

▌台湾的古典音乐消费与文化资本

在台湾,相信许多读者都听过,甚至拥护一种说法,即是认为:让孩子学音乐不是希望他们以后可以成为大师级演奏家,也不一定要以音乐作为职业。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够透过音乐来陶冶性情,培养兴趣与对音乐的审美。但实际上,每当逢年过节、亲友聚会的场合,学音乐的孩子往往被要求在大家面前「秀一下」。孩子收获掌声之余,或许满足更多的是父母的虚荣心。

更有甚者,父母或老师会希望小孩能在音乐比赛中得奖。对参赛者而言,在当前多元入学的制度中,即便不是目标往音乐系升学,能够在备审资料多列上一些课外活动的成果,多少会有加分效果;对家长而言,孩子获得的奖杯摆放在家中客厅,自然在亲朋好友聚会时显得格外有面子;对老师而言,不论是自己指导的学生获奖,或是直接参与评审过程,都能让自己的教学生涯更加顺遂;最后,对赛事主办方而言,参赛者的报名费收入,以及「决定评审团成员」的权力也让台湾大大小小的音乐比赛络绎不决。

在这个可谓完整的产业链中,每一方都透过消费古典音乐这种文化资本,获得不同的利益。为了能够在比赛中顺利脱颖而出,「让孩子赢在起跑点」的训练模式逐渐成为常态。除了长时间(却不一定注重效率)的练习外,更常听到的是某某的学生或孩子才几岁就可以驾驭萧邦、李斯特之类的困难曲目……云云。凡此种种,造就了台湾满街都是「音乐天才儿童」的景况。

填鸭式教育模式下,或许依然有少数人能熬过艰苦的过程,最后选择音乐作为志业,但笔者身处音乐学领域多年,见过更多的案例是:从小爸妈逼我要学钢琴,学了好几年,到国/高中因为注重学业就停了,现在全部都忘光了。也不会想去听音乐会,一方面是音乐会的票很贵,还会唤起小时候学琴不好的回忆。在极端案例中,过于紧迫的教育方式更有可能在孩子心中种下一种焦虑:「爸妈喜欢我是因为我在比赛里表现好。要是我哪天表现不好了,是不是他们就会不喜欢我了!?」

简而言之,消费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许多人的重点已经变成强调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例如,父母之间谈论小孩每天花多少时间练琴时,重点已经不是在这段时间孩子得到多少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是比较自己的小孩练琴有没有更加认真。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已经失去了要让孩子透过音乐陶冶性情、培养美感的初衷。

过度紧迫的音乐教育方式,可能让许多人失去要让孩子透过音乐陶冶性情、培养美感的初衷。 图/美联社

▌演奏家的养成之路

另一方面,想要养成一个以音乐为职业/志业的孩子会需要经历哪些阶段呢?在以马内利英语的贴文中,哥哥Felix曾有机会在维也纳著名的金色音乐厅演出。诚然,维也纳金色音乐厅在古典音乐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色大厅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固定演出的舞台,每年著名的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都在该厅举办。走进音乐厅,两侧陈列著作曲大师的头像雕刻,每一步都让人感觉到其所乘载的古典音乐文化传统。许多音乐家都以能够在金色大厅中演奏作为毕生荣耀。而无数观光客也都慕名而去,如果有机会造访维也纳,在金厅中欣赏一场音乐会应该会是许多人的景点清单之一。

在该则贴文中并没有提供太多Felix如何能在金色大厅演奏的细节,笔者也无意过度揣测其过程。但如果以演奏家养成的角度来说,如此成就固然可喜,却也不尽然保证后续养成就能一帆风顺。作为一名职业演奏家,追求的不该是单一场杰出表现,更重要的是如何持续不断在密集演出,以及身心状况未必完美,例如心理压力、感冒、落枕、女性音乐家生理期……等大大小小的负面因素下,依然能够维持稳定的水准。换言之,比起追求闪耀的高点,「如何维持基本盘」才是职业演奏家更重要的课题。

该贴文另外引发热议的点在于,如此密集练习究竟对养成音乐家有无帮助。或许会有人举出一些成功案例来说明密集训练的效果和必要性,例如中国钢琴家郎朗,即是从小接受近乎军事化训练而后成功的著名演奏家之一。

但就笔者的经验来说,这些最终成功案例都可谓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也就是所谓「幸存者偏差」,更多案例是如同上文所述,过于严格的要求早早抹杀了孩子的兴趣,一生的礼物最终变成孩子一辈子痛苦的回忆。至于密集训练有没有效果呢?从眼下来看,揠苗助长固然短时间内呈现了让人满意的成果。但真正的职业演奏家之路好比马拉松,开头就全力冲刺,用尽体力取得短暂领先的跑者,通常不会是笑到最后的赢家。

况且,就笔者的观点来说,培育成功的演奏家并没有保证成功的公式,每位成功的演奏家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可以肯定,足量的练习是必须的,重点是孩子有没有办法找到自己愿意牺牲玩乐时间投入枯燥练习的理由,而不是由家长代为认定「孩子自己有兴趣」。

维也纳金色音乐厅乘载古典音乐界厚重丰富的传统,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惯例演出之地。图为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金厅演出。图/美联社 图/美联社

▌学「音乐」必须是学「古典音乐」吗?

上文讨论还没有触及到一个问题:只能透过学习西方古典音乐来培养对音乐的审美吗?让孩子陶冶性情,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媒介可以是歌仔戏、南管、北管、或其他种类的音乐文化吗?相信透过这些不同音乐文化来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观点,在台湾很难说是主流的舆论。这种将西方古典音乐视为强势/主流音乐文化,从而排挤其他音乐文化的想法,可以说是房间里的大象,具体存在,却还未收获足够的讨论。无论如何,这样的反例其实更加凸显了古典音乐文化背后所代表的「欧洲菁英文化」依然是台湾社会所看重的文化资本。

诚然,许多古典音乐的作品都拥有深刻内涵以及对人性的探讨。但这不代表其他音乐文化就不具备同等深度,值得细细品味与发掘。如果赴维也纳演出算是台湾之光,那么笔者是否也可以期许某一天,在台湾成为精通北管音乐之人,也能被大众与家长视为荣耀。

从10多年前《虎妈的战歌》到以马内利英语的贴文,古典音乐的教育模式一直是大众讨论的热门议题。但笔者认为在这些讨论背后,在接触、学习、欣赏古典音乐时,我们到底是在认识更深、更多元的音乐文化,还是只是在消费其蕴含的文化资本?或许这才是每个人应该自问的问题。

在接触、学习、欣赏古典音乐时,我们到底是在认识更深、更多元的音乐文化,还是只是在消费其蕴含的文化资本? 图/美联社

责任编辑/王颖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