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迎来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绿债纳入评价体系 市场有望继续扩容
(原标题:银行业迎来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绿债纳入评价体系 市场有望继续扩容)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国内绿色金融体系也在加速发展和完善。下周《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将正式实施,绿色债券将正式被纳入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评价体系。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有了更为完善的激励约束政策和认定标准,在政策不断的引导下,未来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将会进一步迎来发展空间。
向绿色金融方向转变
根据央行官网公开信息,7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正式实施。
记者了解到,绿色金融评价主要是指央行及其分支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激励约束的制度安排。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方案》的实施落地会进一步使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向绿色金融方向转变,更好地支持国内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
根据《方案》,绿色金融评价工作将每季度开展一次,其评价指标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其中,定量指标包括绿色金融业务总额占比、绿色金融业务总额份额占比、绿色金融业务总额同比增速、绿色金融业务风险总额占比4项;定性指标则重点关注执行国家及地方绿色金融政策情况、机构绿色金融制度制定及实施情况、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情况3项。从今年三季度开始,《方案》将适用于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评价。
就《方案》给国内绿色金融体系带来的影响,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说:“第一,将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地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评价体系本身弥补了规则制度的短板,推动金融服务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第三,从过去的绿色金融发展来看,制定了一些绿色金融产品的标准。现在的评价方案主要在于约束金融机构金融主体的行为,这样就能够对原有产品的标准有一个统一的引领;第四,有利于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国际接轨;第五,避免绿色金融出现运动式发展,做到既推进绿色金融加快发展,同时又实现绿色金融发展的商业可持续”。
平安建投高级业务经理张仕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央行此次出台《方案》,是构建我国绿色金融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将对提高整个银行业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资产配置,引导银行资金持续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方案》不仅会成为银行业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光荣榜”的评定标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将成为央行对商业银行业绩考核的“指挥棒”,各级分行和机构未来可能都将会面临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投放额度的分解指标要求,对符合相关政策要求的企业,未来将有望从银行体系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及更加宽松的放贷要求。
绿色债券市场扩容迅速
记者发现,按照此前的央行考核方式,绿色信贷是主要的衡量指标,并且未将绿色债券纳入其中,而最新的《方案》则新纳入了绿色债券作为考核标准。
中证鹏元在研报中分析指出,国内绿色投资仍处于萌芽阶段,导致国内绿色债券发展缺乏市场化动力,投资端积极性不高,这是制约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障碍。目前绿色债券的投资者主要是银行,尤其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内的银行,因为政策要求,所以绿色投资积极性较高。此次《方案》将绿色债券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对绿色债券的投资,为绿色债券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促进国内债券市场扩容发展。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截至6月25日,银行间市场已发行的债券中带有“绿色”贴标的有265单,合计发行规模达2427.9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6%以上。去年同期发行的绿色债券数量为176单,合计规模达1302.64亿元,可见市场扩容迅速。其中由商业银行发行的绿色债券规模达338亿元,同比增长186%,去年同期规模为118亿元。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博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不断推进,国内政策方面越来越重视且支持绿色金融和可持续生态的发展。目前国内绿色债券已经逐渐发展成绿色金融市场中相对成熟的一个产品,此前国内发行的绿色债券相对较少,所以投资者参与的也不多。但随着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大,相信相关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同时,在此次《方案》施行后,监管可以对金融机构投资绿色债券的情况进行持续跟踪,为之后此类政策的出台实施提供数据基础,进一步帮助监管机构完善政策的研究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