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员工响应 激励好过“鸡血”
知名母婴社区品牌宝宝树创始人王怀南近日因争议言论上了热搜,由于身份使然,一度引发“裁员传闻”并误伤了已经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的宝宝树。事件围绕王怀南的新创业项目,尽管后续删除视频并做补充说明,这位老牌创业者显露了性情的一面:因员工周日在工作群回应甚少,失望之下退出所有员工群。王怀南感慨:“不跟没有热情和血性的人玩。”
涉及周末、工作群、卖力的员工对比不愿意互动的员工……真相和细节可能很复杂,至少能确定的是,王怀南的热情召唤,用错了地方、用错了方式。而他于社交平台对员工令人心寒的抱怨,只会让员工更心寒。
从宝洁、雅虎、谷歌,再到创立宝宝树并带领公司上市,王怀南职场履历光鲜。在多篇文章中,热情、激情是描述他二次创业的高频词汇,比如他会每天去鞋服门店观察消费者喜好和产品特征,持续很久;会为一次时长限定3分钟的演讲,提前练习六七十遍……
“我已经不可能想象除了创业之外的生活方式”,王怀南与很多连续创业者相似,热情已经成了一种惯性,并希望用这种热情去感染团队、感染最普通的员工。
没有一个创始人不爱自己的公司,也希望员工能像创始人一样爱公司。但创始人不能忘记身份与身份的不对等、权利(收益)与责任(付出)的不对等,即便这种不对等涉及的具体事务看起来那么不值一提、那么举手之劳:比如周末看看工作群、转发直播、转个朋友圈……
职场不能走极端,内卷要不得,躺平也要不得。新时代打工人,要休息也要奋斗。加班不是洪水猛兽,996惹人厌是因为它过了。老板掌握精神氮泵,更要匹配敞亮的激励机制,这比“鸡血”“鸡汤”好用得多。
尤其对于创业公司,九死一生的概率,要求整个团队高人一等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作为创始人,对员工高要求的前提是对自己更高的要求。但高要求不能进入误区,不能简单类比为加班程度、响应速度,不能简单理解成一切以老板的意志为转移。
我如此努力,员工为什么不努力?有的员工很努力,为什么其他员工不努力?王怀南的不理解并非孤例。就在几天前,西安一家企业负责人晚上10点多在工作群发消息,在未得到员工明确回复后,又在凌晨两点多连发数条责骂的消息。
问题症结,难道不是员工对相应行动的认同度不够吗?难道不是相应行动反映的管理机制不科学吗?
当然,解决方法不是“多少回应就发多少奖金”。以小见大,赢得员工积极响应,可能涉及福利体系、部门协同、企业文化,甚至领导层个人魅力等一系列管理策略的调整。
员工响应甚少,何尝不是一种态度鲜明的响应?或许正应了那句网络梗:职场80%以上的问题,都是老板的问题。
北京商报评论员 张绪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