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魁智:原以为样板戏是京剧改革的起点,再回首却发现已是最高峰
“我原以为样板戏是京剧改革的起点,再回首却发现已是巅峰。”
讲出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现如今中国京剧界公认的第一老生——于魁智。
《人民日报》曾评价于魁智,称其以文武老生传统戏作为基础,数十年来,既固本守正,复排数十出老戏,又图新求变,创造出十余出新编剧目,在“创”与“守”之间找到了平衡,并且赋予传统艺术以时代品质。
也就是说,1961年出生的于魁智,可以说是京剧表演艺术的继往开来者,只不过,对于国粹京剧,创新与守正之间一直都存在着争议,于魁智作为代表人物,自然也免不了毁誉。
而在新旧之间得以让于魁智找到平衡的,或许便是那个时代的烙印——样板戏。
提到样板戏,对于八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来说,想必已经十分陌生,最多是听闻过《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这些样板戏中的经典剧目。
至于样板戏的真实模样,恐怕除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亲历者之外,其他人很难“感同身受”。
1961年出生的于魁智,恰恰是在样板戏席卷全国的氛围下长大的。
“样板戏”这个称呼第一次出现在1965年3月16日的上海《解放日报》上,当时刊登了一篇赞扬京剧《红灯记》的文章,第一次在京剧中提到了“样板”,次年报刊上又刊登了一篇上海工人赞扬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文章,这一次出现了“样板戏”这个称呼。
等到“革命样板戏”真正被广为人知,是在1967年的5月,当时由后来的“四人帮”之一的江青所推崇的舞台艺术作品在北京的六大剧场开始反复演出,不久之后,《人民日报》发表了多篇报道和评论,此时“革命样板戏”已经成为了一个标签。
不久之后,包括《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在内的八个样板戏,被定性为“八大革命样板戏”。
此后多年时间里,样板戏席卷了全国,成为老百姓必备的“精神食粮”。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虽然仍旧有“八大样板戏”之称,但是实际情况是样板戏已经多达二十多个,诸如《铁流战士》《芦花淀》等京剧剧目,在当时都被列入样板戏的范畴。
此时已经十四五岁的于魁智,每天唱得最多、练得最勤的便是样板戏,其中最喜欢的便是样板戏的开山鼻祖——《红灯记》。
《红灯记》作为一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戏,最早取材于一部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的电影文学剧本,该剧本由沈默君、罗静创作,最早发表于1961年的《电影文学》。
1963年,改名为《自由后来人》的电影被搬上荧幕,主角便是后来《红灯记》中家喻户晓的李玉和。
这部电影上映后,在业界也引发了极大的反响,随后相继有改编的话剧、歌剧和京剧出现,其中,哈尔滨京剧团改编的《革命自有后来人》和上海爱华沪剧团改编的《红灯记》最为出名,当时被称作南北两盏红灯。
1963年底,中国京剧院决定改编沪剧《红灯记》,负责撰写脚本的是知名戏曲作家翁偶虹。
翁偶虹先生与大弟子田有亮合影
翁偶虹随即搜集了当时业界大量同名题材的作品,包括电影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歌剧《铁骨红梅》,以及话剧剧本《红灯志》。
直到1964年1月,翁偶虹才将京剧《红灯记》的剧本交给了导演阿甲,此后又几经修改,剧本才终于成型,然而,对于《红灯记》来说,这仅仅是十年磨一剑的开始。
因为此后多年时间里,《红灯记》不仅公演,而且会演,后来又参加了观摩,最后还赴中南海给毛主席演出,再到发表剧本,《红灯记》可谓是改了又改,全剧从最初的三个小时,最后也被压缩到了两个小时。
等到《红灯记》最终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搬上荧幕之时,剧本已经改动了两百次之多。
这长达六年、将近两百次的改动,既把《红灯记》这部样板戏锤炼得精益求精,也见证了京剧现代戏的茁壮成长,于魁智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开启了自己的“老生”生涯。
1978年7月,于魁智放弃了沈阳京剧院的工资待遇,来到了中国戏曲学院深造,这在那个年代可谓是一项“壮举”,因为前者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而后者则意味着要从头做起。
据悉,当时来到北京的于魁智,不仅举目无亲,而且接近身无分文,穷困到只能留宿火车站的地步。
而支持于魁智能够捱过这段艰苦时期的正是他对现代京剧的热爱和笃定,最终,于魁智成为了这一年中国戏曲学院仅招收的两名老生学员之一。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于魁智便是如此,等到他真正登台献艺、一举成名之际,已经是1987年的5月,于魁智首次演出剧目《乌盆记》,该剧成为了于魁智的代表作,只不过,这是一出传统剧目。
此后数年,于魁智在业界的声望越来越高,尽管演出作品以传统剧目居多,但是于魁智从来不回避现代京剧,2002年至2004年,于魁智先后三次登上央视春晚,在2004年的春晚舞台上,于魁智参演的便是《红色娘子军》。
于魁智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回应过关于他唱法的争议,他表示自己就是生在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京剧的发展也同样需要注入新鲜血液。
只不过,谈到样板戏,于魁智的话语间还是流露出些许的无奈,他表示,自己曾经以为样板戏会是京剧改革的起点,然而如今看来,却成为了最高峰。
对于京剧这枚传统文化的瑰宝,未来的发展方向究竟是何去何从,相信没有人能够说清道明,但是样板戏似乎已经永远定格在那个时代,成为了一座只能仰望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