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猎捕台湾黑熊 原民会批:触犯文化禁忌、将修订法规

原民会副主委钟兴华表示,该起事件是脱序的个人行为,未来原民会将持续与林务局合作,深化各族对于狩猎活动的传统规范机制。(黄敬文摄)

针对日前雾台黑熊遭猎杀事件,原住民族委员会强调此举违反原住民族狩猎需求与传统惯习,更是一个抵触文化禁忌的脱序行为;原民会副主委钟兴华表示,该起事件是脱序的个人行为,未来原民会将持续与林务局合作,深化各族对于狩猎活动的传统规范机制,并共同检讨修订相关法规,避免再次发生过度侵犯、干扰野生动物的行为。

原民会指出,宪法虽保障原住民族狩猎权,但仍应遵守原住民族的狩猎文化核心价值,原住民族各族均有基于其传统信仰而代代相传的各种狩猎禁忌,从而有效节制狩猎行为,因此保障原住民族依其传统规范实践其狩猎文化,与生态保护可相互平衡。

针对原住民狩猎活动的传统规范机制,身为布农族的钟兴华也分享族内的相关禁忌以及处罚;他表示,布农族的神话以及传统习惯中,视黑熊是一种富有智慧、比人类强壮的生物,因此布农族不会猎杀黑熊,但若是有族人误杀,该人未来就会被禁止参与狩猎活动。

为了遵循、传承部落逐渐消失的狩猎文化,农委会林务局与原民会近年辅导成立了12个猎人协会,例如嘉义县阿里山乡邹族人成立「嘉义县邹族猎人协会」,透过订定狩猎自治自律公约、要求会员遵守传统猎德(einu),自律守护传统领域内的自然环境多样性,更突显在狩猎自主管理试办计划之成果基础上,国家公权力能够与原住民族猎人一同落实复振传统规范, 并可透过狩猎活动进行物种监测、环境调查等工作,实际上更能保护环境与生态。

原民会指出,未来将偕同农委会,在兼顾原住民族狩猎文化权利及确保野生动物保育的前提下,与原住民族部落及野保团体等各界人士,共同检讨修订原住民族狩猎相关法规,以提出符合原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且有效的管理模式,落实大法官释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