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彩虹色的黑:2017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在月光下,黑人男孩不只是蓝色,更可以是彩虹色。而躯体、自由、与命运,依然是这些创作的终极关怀。 图/Moonlight
你终究得自己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别让任何人替你决定。
——《月光下的蓝色男孩》
这一席话,出自本届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的电影《月光下的蓝色男孩》,剧中黑人角头胡安对挣扎于自身同性恋倾向的男主角夏隆所说。为自己做决定,又谈何容易?对一副天生的黑色躯体,决定自己是什么、能成为什么,又有更多无奈的宿命。
在今年第89届奥斯卡的入围影片中,巧合地有多部电影都是黑人题材,最佳影片总共9部中占3部、在最佳纪录长片奖项里5部入围影片则有3部是有关黑人种族议题。
最佳影片入围:
最佳纪录长片入围:
过去曾被嫌弃过「太白」的奥斯卡,近年似乎有意识地在扭转这个形象。但上述电影都是这种政治正确的受益者吗?此说过于肤浅,忽略了这些电影本身各自独到的多样性价值与议题的深入。令人玩味的是,从这一届入围的黑人电影来看,却能发现不少共通的问题意识,黑人的身分认同、种族议题的再思考、家庭与个人价值的探索。所有的疑问,可以先从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的故事谈起。
《我不是你的黑鬼》电影预告
美国黑鬼的历史,就是一部美国史。这可不是什么好故事。
——《我不是你的黑鬼》
《我不是你的黑鬼》是导演Raoul Peck的纪录片作品,依据著名的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未完成的遗作《Remember This House》手稿改编,以鲍德温的视角回忆60年代风起云涌的黑人民权运动,特别是聚焦于他的三位友人——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麦尔坎X(Malcolm X)、以及艾佛斯(Medgar Evers),而且这三位民权运动的领袖最后都死于非命。正因为这个不幸的共通点,导演在片中穿插了近年美国社会发生的黑人被枪击致死事件,历史重演的今昔对比,质问在民权运动后将近半个世纪,为何美国社会仍一再迫使黑人面临相似的问题?
果不其然,当《我不是你的黑鬼》入围本届奥斯卡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政治正确」、「又是一部白人内疚电影」的讽刺,即便许多留下此类言论的观众可能根本还没看过这部纪录片。然而仔细观察这一届的黑人题材电影,除了有如样板戏、乏善可陈的《关键少数》之外,各部电影都有所谓「政治正确」以外的独到之处,并非「拍个黑人故事、宣扬平等就容易入围」这么简单。
《我不是你的黑鬼》运用鲍德温的公开演讲、电视影片为素材,加上60年代民权运动时期的历史影像,在画面经营上已属可观;旁白找来山谬杰克森(Samuel Jackson)深沉的嗓音来读诵鲍德温的遗稿,极具感染力。鲍德温在民权运动的立场介于主张非暴力的金恩、与强调冲撞反抗的麦尔坎X之间,从其视角来回顾黑人民权运动时期的所见所闻,也丰富了这段历史叙述的色彩。
身为文学家、黑人、同志、民权运动者(而他拒绝了这个标签),鲍德温身分的多重显示了回顾这段历史的复杂性。 图/Shutterstock
值得留意的是,鲍德温本身是一名同性恋、还担任过牧师,在「黑人」、「同性恋」双重标签之下,感受到的绝望与压迫几乎足以令人自我了断。相较其他大多数黑人幸运的是,鲍德温在青年时期得以「出逃」到法国巴黎,在深造其文学才华的同时,透过书写找到了「反抗」的方式,找到了身为一个「人」——而不是你的「黑鬼」,在世界里的位置。
身为文学家、黑人、同志、民权运动者(而他拒绝了这个标签),鲍德温身分的多重显示了回顾这段历史的复杂性,鲍德温相较于某些自由派的不同之处,是强调黑人本身样貌的复杂,不是只有民权运动脉络下固定的形象。《我不是你的黑鬼》借由鲍德温的身影,挖掘的问题不仅是黑人受难的处境,而是背后更巨大、盘根错节的社会,质问美国的灵魂哪里出了毛病。
在《我不是你的黑鬼》纪录的60年代,民权运动领袖接连遭到暗杀,在黑暗乌云笼罩的气氛下仍有许多人靠着一点微光继续前进。于此同时,另外有一个年轻黑人似乎得天独厚,丝毫不为黑人激烈抗争所动,那个人的名字是——O.J.辛普森。
《O.J.辛普森:美国制造》电影预告
我不是黑人,我是O.J.。
——《O.J.辛普森:美国制造》
辛普森被问到你怎么没和其他黑人运动员站在同一阵线,他以这个看似超脱的答案回避了对黑人民权运动的表态。当1968年奥运,黑人运动员在颁奖台上低头、高举黑色拳套以抗议种族歧视的时刻,辛普森说:「我不明白这个议题,不知道这是在干嘛。」这位年轻的天才美式足球选手越过所有黑人的防线、达阵得分——在满是白人的社会里。
「辛普森案」是曾经轰动美国社会、被称为世纪审判的社会案件。1994年这位黑人运动明星被指控犯下两起谋杀案,事后又被判无罪释放,由于其案情的扑朔迷离、以及辛普森个人的荒诞行径,在媒体大肆报导之下成为美国无论黑人或白人都极其关注的事件,同时背后又牵引着种族争议。2008年辛普森在被指控持枪抢劫和绑架等多项重罪之下,最后被判有罪,监禁33年。
《O.J.辛普森:美国制造》为ESPN自制的电视纪录长片,全长近7个半小时,2016年时分成5部在电视播映。《O.J.》完整记录从他成为明星美式足球选手,一路扶摇直上成为全国的英雄,到最后涉嫌谋杀案的审判,从天际直堕牢狱;但这不单单只是辛普森个人生涯的马拉松式纪录片。电影对辛普森戏剧性人生的苦心追索,是要向世人呈现: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辛普森?电影的副标题给了提示,这是美国制造、属于美国的「产物」。
《O.J.》花了相当多的时间讨论辛普森所处的社会与时代,和被称为世纪审判的辛普森案对美国社会的冲击。辛普森杀害白人妻子妮可,演变成黑人与白人社群的拉扯,却因为当时罗德尼.金事件引发的洛杉矶暴动,让辛普森得利于黑人身分而获得无罪判决。讽刺的是,辛普森曾获得大量黑人社群、民权团体的声援,自己却说过「不是黑人」的话,其成功人生的路径,往往也是拥抱白人主宰的资源。
辛普森从天之骄子到锒铛入狱,电影的副标题给了提示,这是美国制造、属于美国的「产物」。 图/美联社
电影中提到:「这是O.J.与我们大家的故事。」《O.J.》并不处理到底辛普森有没有罪的问题,而是探讨他的人生直接反映了美国社会的面貌,这已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传记,而是美国人的故事。到底从哪一步开始,辛普森踏上了歪路?这是什么样的社会,让辛普森决定成为这样的人?时光倒流回辛普森开始打美式足球的60年代,当时有多少黑人也想像他一样,靠着才能出人头地?只是,现实的残酷让更多人的梦想嘎然而止。
在宾州匹兹堡一栋藩篱围住的小屋内,为生存挣扎的黑人父亲阻挡了儿子的美式足球梦,他原本或许有机会变成辛普森那样的明星,但是爸爸说:「别傻了,你是黑人,你不会成功的。」篱笆内的风暴,是众多黑人家庭的缩影。
《篱笆内的风暴》电影预告
我不希望他像我一样失败,他最好远离我...。
——《篱笆内的风暴》
《篱笆内的风暴》改编自同名舞台剧,由丹佐华盛顿自导自演。故事的舞台在1950年代的匹兹堡,曾经是杰出棒球选手的特洛伊(丹佐华盛顿饰),只能靠做垃圾回收员糊口,同时面临着他曾自以为能一手掌控的家庭,逐渐分崩离析的风暴。剧中的「藩篱」,象征各个角色内心世界,有的人用藩篱将他人隔绝、有的人用藩篱将他人束缚,也有的如同特洛伊的妻子(薇拉戴维丝饰),用藩篱守护着家庭的每一个人,甚至包含挚爱丈夫的私生女。
特洛伊这个角色是许多黑人家庭中父亲形象的代表。他为了维持家庭而努力工作,却也被现实压迫在窒息边缘;种族歧视依旧是社会打不破的藩篱,特洛伊将自己的失败认定为黑人宿命,为了不让小儿子步上相同后尘,宁可断绝父子关系也不让他如愿加入美式足球队——反正黑人只能坐冷板凳。特洛伊复制了自己父亲当年一样的行为:把儿子暴打一顿,轰出家门。当特洛伊无法控制大儿子在外过着惬意但贫穷的音乐人生、无法让小儿子理解现实的残酷、直到心中筑造的藩篱排除所有人,他才若有似无地意识到,自己始终是这个家缺席的父亲、缺席的丈夫。
特洛伊(右,丹佐华盛顿饰)为了不让小儿子柯瑞(左,Jovan Adepo饰)步上相同后尘,宁可断绝父子关系。 图/美联社
即使父亲是这种混球,我们需要恨他吗?《篱笆内的风暴》触碰黑人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紧张,在爱恨交织、从家族延续到破门离家的矛盾中,找到一条安身立命的道路。父亲是什么?家又是什么?不仅在《篱笆内的风暴》,在O.J.辛普森现实的童年里同样面对着一个暴力的、同性恋者父亲而不知所措;在鲍德温的文学书写里不断渴求着理想的父亲,穷其精力探索父子关系。直至今日,黑人作家塔纳哈希(Ta-Nehisi Coates)在其著作《在世界与我之间》里依旧持续探索着黑人的父与子、身为黑人的命运。
在篱笆外的街区,黑街的毒贩发现一个没有父亲的男孩,他不是特洛伊出走的小儿子,而是一个始终沉默的男童。毒贩良心发现,循循善诱无辜的黑人男孩走上正途:「你终究得自己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别让任何人替你决定。」男孩的名字叫夏隆。
《月光下的蓝色男孩》电影预告
在月光下奔跑的黑人男孩,看起来是蓝色的。
——《月光下的蓝色男孩》
《月光下的蓝色男孩》得奖呼声极高,不纯粹因为其艺术价值的杰出,有些评论认为是迎合奥斯卡政治正确的口味:黑人、同性恋。拿奥斯卡奖项论电影实在没有太大意义,以政治正确论来评价也看浅了这些作品。《我不是你的黑鬼》、《O.J.》、以及《第13条修正案》三部纪录片都直接探讨种族议题,《篱笆内的风暴》从黑人视角谈黑人,种族只是全片看不见、隐没的藩篱;《月光下的蓝色男孩》同样就黑人谈黑人的故事,此间观众可能看不到任何种族议题的影子,而是一个少年的成长、自我认同的历程。
《月光下的蓝色男孩》讲述同志黑人夏隆的成长,童年遭到霸凌、却又在黑街毒贩胡安的照料下启发自我,矛盾的是胡安希望夏隆远离罪恶渊薮、得到好的家庭照顾,但是夏隆母亲的毒瘾却又是胡安的「事业有成」导致。电影以此呈现了部分黑人社群的日常文化,和他们世代共同的问题:身分认同、家庭价值。
夏隆从男孩成为了男人,心中的性倾向纠结始终挥之不去,如何武装自己是在黑街生存的法则。若参照同样是黑人同志的鲍德温作品、以及塔纳哈希《在世界与我之间》,都能看到这种遥相呼应的焦虑。夏隆没有足够运气与资源成为像鲍德温那样的作家、学辛普森一般在白人社会里力争上游、或是《篱笆内的风暴》出走的小儿子考入军校,黑街的遭遇导致现实处境的轮回,和曾经拯救他的毒贩胡安走上相同的道路。
《月光下的蓝色男孩》得奖呼声极高,不纯粹因为其艺术价值的杰出,有些评论认为是迎合奥斯卡政治正确的口味:黑人、同性恋。 图/Moonlight
「放轻松,整个世界就是你的。」黑街角头胡安教导童年的夏隆游泳,对于父亲缺席的夏隆而言,胡安成为人生成长的重要角色。 图/美联社
黑街怎么来的?为何总是这些黑人在蹲苦牢?贩毒、暴力、性,成为这些社群与黑人不得不承受的标签,背后形成的远因实际上和过去的种族隔离、黑人歧视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这是为何《月光下的蓝色男孩》表面上无涉种族议题,但仍可以爬梳种族脉络的原因。
《月光下的蓝色男孩》里的夏隆,因为一次暴力事件而坐牢,甚至因此改变了他的人生。牢狱经验,《篱笆内的风暴》主角特洛伊也尝过这个滋味,O.J.辛普森此时此刻也还在服刑;黑人在监狱里头的比例偏高是一个老问题,但是为什么?美国宪法第13条修正案,已经解除了黑人奴隶——那为何仍有大量的黑人被抓去牢里从事劳动?
《第13条修正案》电影预告
美好的自由之地,监禁之国。用雷根来枪杀我,现在还用川普来搞我。
——〈致自由的信〉,《第13条修正案》电影主题曲
「美国宪法第13条修正案」,是总统林肯任内在1865年通过、正式废除奴隶制和强制劳役的法案,黑奴终于得以从法律上正式获得了解放。本片故意取用这条修正案为片名,旨在讽刺明明废除了奴隶,现代美国却还有以该修正案的漏洞来用黑人强制劳动的诡异现象。
《第13条修正案》纪录片讨论的是黑人与监狱关系的问题。导演杜韦奈(Ava DuVernay)曾经执导《逐梦大道》(Selma),在这部纪录片中追踪高监禁比率背后的原因,破除「黑人等于高犯罪族群」的迷思,发现在美国监禁的深处,是政治与庞大经济利益的盘根错节。
电影在2016年发行引起不小的回响,政客与企业团体利用宪法第13条修正案的漏洞:「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但作为对于依法判罪的人的犯罪的惩罚除外。」这个「犯罪的惩罚」除外,竟然变成有利可图的隙缝,从尼克森时期开始到、到雷根执政时的雷厉风行,透过「扫毒战争」捕获大量的有色人种,私营监狱集团产业化、将监禁的黑人转变成血汗劳工,犹如现代黑奴。片中引用了曾支持毒品战的柯林顿夫妇、开口就是反人权的川普年轻时的影像,对比今日的政治局势极其讽刺。
今日的美国与过去种族隔离的年代以相去甚远,但针对黑人的物理、心理力量仍未退散,黑人犯罪和警察执法过当依旧是当代社会的巨大争议。时至今日,社会已不同于黑人民权运动时期,对于黑人社群的想像也如同上述的电影一般展现更多彩的样貌。在月光下,黑人男孩不只是蓝色,而可以是彩虹色。躯体、自由、与命运,依然是这些创作的终极关怀。
凡夫俗子:致自由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