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异国交融.多元舞艺 舞在台湾

(图/林格立)

英国创新智库Nesta(National Endowment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Arts)曾在《创意地理学》(The Geography of Creativity)的报告书中指出:「一个可以提供多样性、灵感刺激以及自由表达的环境……可以形成创意群聚。」

文化多样性已是台湾表演艺术生态的珍贵文化资产,不只大型表演团体从本土迈向国际,还有与异国交融的小型、年轻舞团,展现台湾社会接受跨文化的可塑性,让个人的独特性可以发展,孕育身分认同。

屏东县政府举办长达37天的「FUN暑假.夏日狂欢季」,TW-EGY中东传统民俗舞团担纲13场表演,其中团长何穆(Mohamed Mamdouh)表演埃及旋转舞,手中的布鼓如变魔术般,从一个变二个,最后变出六个;七彩蓬松的旋转舞衣也从一件变成二件,拉起的舞衣像颗快速旋转的陀螺,绚丽缤纷。瞬间,何穆单手高举、旋转滑脱至他右手的舞衣,像是舞动一艘在空中盘旋的飞碟,引起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

而在国家图书馆与印度台北协会携手合办「台湾眼中的印度摄影展」中,身穿纱丽的舞者刘瑄臻,演出印度古典舞蹈──摩希尼亚坦〈神圣的象头神〉,她双手婆娑,翩翩流转,舞步稳健,表情庄严崇敬,传达象头神带来财富、智慧、顺遂的赐福!

多元融合的火花

曾在台湾大学教授「全球音乐文化」等课程的音乐研究者陈峙维指出,跨界、多元是全球表演艺术的趋势,在台湾亦是。台湾是移民的社会,历史上曾来到这块土地的不同族群,带来故乡的声音与艺术,在彼此交流下,自然会碰撞出火花。

1990年末,更因数位传播型式的兴起,让台湾这块土地可以听到更多跨界的声响。过去台湾音乐系、舞蹈系泾渭分明,然而艺术创作者也在思考如何消除学科的界线划分。

陈峙维举例,现在民众不只听印度的宝莱坞音乐,也会学习宝莱坞舞蹈;学中东手鼓,也会学跳舞来掌握更多打鼓技巧。曾是战地记者的马俊人15年前到中东地区拜师学习中东鼓,回台湾教学与演出多年,让更多人欣赏、进而学习中东音乐;还有在梦想基金会的赞助下,许多偏乡的小学生学习巴西森巴鼓,这些都是体现台湾尊重不同文化、跨文化学习的价值与精神。

何穆与赵芯莹希望以台湾为基地,到世界宣扬埃及与台湾民俗的舞蹈。(图/林格立)

带来故乡的舞蹈

就如陈峙维所说,本来音乐、舞蹈是有国界的,每一国家的传统音乐与特色,必须透过学习与指引,才能了解、融入,否则容易对异国文化一知半解或是存有刻板印象。

就像台湾第一个由新住民创立的「TW-EGY中东传统民俗舞团」,缘起于舞团执行长赵芯莹2013年到马来西亚参加肚皮舞比赛时,被当时担任评审的埃及国家舞团舞者何穆批评为:「看不懂她在跳什么?」

从小学舞的赵芯莹,私下向何穆请教才知,原来她的舞蹈在正统埃及舞者的眼中,融合许多异国舞蹈的元素,并非道地的中东肚皮舞舞蹈。不服输的赵芯莹决定直接到埃及,向何穆与其所属的Elsharkiya国家舞蹈团学艺,最后竟将埃及舞者何穆带到台湾。

2016年何穆随着赵芯莹造访台湾,他发现,许多台湾民众对埃及并不熟悉,连曾至埃及旅游的民众,误以为埃及只有三个金字塔,甚至误解埃及的传统舞蹈只是穿着性感地扭腰摆臀。

何穆所属的Elsharkiya国家舞蹈团,自1964年成立,他的父亲与叔父都是这个舞团的舞者,直至1969年以埃消耗战持续着,他们二人去参战才离开舞团。何穆说,当2012年他到约旦去表演时,当时主办者问他有没有成立舞团的计划?成立自己舞团的想法就此在他的心里蕴酿。

由于埃及的风俗民情,禁止结婚后的妇女在公众场合跳舞,2017年两人论及婚嫁时,赵芯莹于是邀请何穆来台湾发展。

舞出法老的国度

定居在屏东潮州,何穆觉得潮州民风淳朴,而且以农为业,与他的家乡Al-Sharkia很像。农耕是埃及的立国之本,绝大多数的人口也是农民,对农民的讴歌也载入文学、电影与舞蹈中,农耕区集中的北埃及,也就是代表何穆家乡的「农耕水之舞」(Fallahi,或译作「水瓶舞」),阿拉伯文Fallahin即是农民之意。

还有以中东框鼓伴奏的奴比亚舞(Nubia),服装上有显而易见的三角形锯齿状图案。有着深邃五官,说起埃及舞即眼神发亮的何穆说,锯齿状的图腾是指闭合牙齿的鳄鱼。位于尼罗河上游,也是埃及最南端城市的奴比亚,鳄鱼在当地是幸运的象征,埃及人在家门口会挂着鳄鱼头标本表示吉利。何穆曾打中东鼓,与排湾族的音乐家合奏古调,他说,就像台湾排湾族百步蛇的图腾纹饰,也用于贵族的衣饰、家屋、日常用品及雕刻一样,两国文化也有类似之处。

常作为舞团压轴表演的中东旋转舞,有连结上天与大地的意义。多彩的舞衣象征集大成与融合,舞者甚至会在舞衣上黏上火把、LED灯,让演出更加炫目激昂。

目前团员中,除了何穆以外,只有三位能跳旋转舞。赵芯莹解释,如此快速的旋转,纵使闭起眼睛转,一般人也会头晕,最危险的是因为离心力的关系,穿着重达20~30公斤舞衣旋转,整个人会被甩出去、摔倒,因此不易学成。

然而何穆从五岁就开始练习旋转舞,没有舞衣的他,总是拿家里的棉被,像转毛巾一样练习。因为长久以来的练习与经验,让他可以运用内耳的平衡,睁开眼睛边甩头边快速旋转,配合手部的摆动,手拿六个布鼓来变化,带动台下从沈静转而高昂兴奋的氛围。

埃及旋转舞表演难度高,但有触动灵性与领受上天祝福的用意。(图/林格立)

开展世界巡舞梦

何穆的许多学生,原本已是教授肚皮舞的老师,而今她们不只教肚皮舞,也开始教授埃及民俗舞,让中东舞蹈得以在台湾开枝散叶。2019年他开始带着15个团员,陪着他实现全球各地巡演的梦想。

2019年7月TW-EGY中东民俗舞团到印度参加昌迪加尔大学举办的CU律动国际民俗艺术节,并在32个国家参加的民俗舞蹈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每个国家表演代表其国家所属的民俗舞蹈,唯有何穆带领的舞团策略性地表演了埃及的民俗舞蹈,又演出了台湾原住民的舞蹈,而当他跳旋转舞时,特地变化出青天满地红的国旗舞衣。波兰、摩洛哥许多舞团感到惊艳,纷纷邀请何穆要到他们的国家演出,并且对造访台湾充满兴趣。

同年12月,他履约带着团员去约旦访问。但演出前一刻,原本计划跳阿美族的迎宾舞,却因为服装会露出手臂,依当地风俗无法上台,经沟通后,紧急替换上代表遍布中东与北非的贝都因人传统文化的「沙漠之舞」。表演一结束,在场所有的约旦观众起立鼓掌,因为这是在场的贝都因人都看得懂的舞蹈。

赵芯莹回忆这场表演,心情不免激动哽咽说:「舞蹈真的是一种软实力,因为文化风俗的不同,经过辛苦的沟通,上台表演后,获得如雷的掌声。」而且下台后,所有舞者感动的围着何穆老师哭,因为表演得到在地人的肯定。赵芯莹说:「在场的人可能不记得这个舞团的名字,可是却记得是『台湾』」。

台下观众十分好奇,台湾是什么样的地方?甚至问何穆,他到底做了什么,能让台湾的舞者舞出最道地的沙漠之舞。

目前全球疫情逐渐缓解,以台湾为家的何穆已接获来自土耳其、约旦等国家的邀请,舞团正排练结合排湾族古调音乐的舞蹈,明年将以土耳其为首站,到中东国家巡回演出,希望更多国家认识台湾是多元融合、开放的国家。

TW-EGY中东传统民俗舞团在印度演出阿美族的传统舞蹈。(图/TW-EGY中东传统民俗舞团提供)

南亚舞艺,丰厚文化

印度文化不只有宝莱坞,创团16年的西瓦印度舞团,经常与国内外印度团体交流、演出,所传授的印度传统舞蹈卡萨克(Kathak),让喜欢印度文化的学员得以更进一步认识,许多印度歌舞电影中的舞蹈,都是以印度传统舞蹈为根基。

还有在印度习舞十年的舞者刘瑄臻,借由她在台湾举办的工作坊,将学员认识重视柔美、圆融的印度Mohiniyattam古典舞,与古典舞中手印的意义,更深度了解印度文化。

刘瑄臻说,古典舞者就像说书人,把神明的故事、醒世哲学说给大众听,尤其是印度古典舞蹈Mohiniyattam,必须配合正确的手印(mudras)来演示。例如印度主神之一「毗湿奴神」的分身之一「奎师那神」(Krishna)、象头神都有特殊的手印;花落花开、喜怒哀乐,都可以透过手印来表达,借由轻慢优雅的舞姿,表现出一种强大的感染力,让观众看见印度舞中神明的演绎。

刘瑄臻是台湾少数闯荡孟买宝莱坞的舞者,她曾参与六部电影中宝莱坞舞的拍摄,包括电影《超级奶妈》中的Dhaani Chunariya、《夏尔马的新娘》电影中的Lucky Tu Lucky Me等。

但她不想埋没在滚滚红尘的众多舞者中,因此又到印度喀拉拉邦的舞蹈学院学习Mohiniyattam古典舞。她发现,喀拉拉与华人有很多的连结,例如当地有蛇舟比赛,就是台湾端午节的龙舟;还有很多中国式的建筑,因此她曾在喀拉拉策划「台湾电影节」,并希望以此为基础,在未来发展为台湾艺术节。

她又与喀拉拉当地艺术工作者成立「Kala台湾」(Kala:印度语「艺术」之意),希望结合台湾白蛇传等传说故事与印度的古典舞,编写融合舞剧,在台、印两地演出。

正如前述《创意地理学》提到,艺术工作者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让人、关系、观念、以及才华,可以相互激撞、产生火花的地方,对来到台湾的何穆,与十年往返台印两地的刘瑄臻而言,他们都已找到贡献所长的地方。

印度舞蹈会运用脸部表情与手势,表达开心、嫌恶等表情与情绪。(图/林格立)

本文作者:曾兰淑

(本文摘自《台湾光华2022.10》)

《台湾光华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