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真的不要生太多小孩

江亘松

有些事情「尝试」的成本很高,我自己有四个小孩,所以在台湾的环境是否可以多生几个小孩这件事情,听听我的看法应该有些参考性的。但是请注意,我是劝大家「不要生太多」小孩,不是劝大家「不要生」小孩,只是,一两个就好,不要太喜欢搞出人命。

很多人听到我结婚六年生四个小孩,第一个反应都是「马英九」应该颁奖给我,在此向各位报告,生小孩是自己的家务事,跟总统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不知道如果我不小心生到第五胎会怎样,但是目前生到第四胎了,别说总统,连里长都没有来过,而且我也不知道这些官员来可以做什么?如果只是给一张奖状,我自己印可能还精美一点,如果只是来发点慰问金,我生小孩是很高兴的事情,只是压根没想过跟政府官员同乐而已。应该没有人生小孩是为了政府官员的鼓励,而且政策鼓励生育,又没有说一定要帮你照顾,所以你家生几个关政府屁事?只要记得「依法」去户政事务所报户口国家人口统计时候没有漏掉你家小孩就可以了,讲白一点政府要的就是数字,其他事情都是你的家务事。

生育补助的部份,一堆谣言满天飞,很多人不知道哪边听来的两万、三万的补助,更夸张的还误以为是可以月领到小孩长大。请各位想要生小孩的新婚夫妻注意,我国目前没有这么好的待遇,那种领很久、领很大的事情是新加坡,不是台湾,在台湾生小孩的补助,有劳保的生育补助以及可以领半年的育婴津贴,一般30K~40K的薪资,大概就是半年之内劳保领六成,18K~24K左右。说到地方政府更是少,像我住在淡水是2.5K领到两岁,看清楚喔,是2.5K不是25K。我不知道哪位家长会因为这些补助而性致大发,晚上急着去生小孩?要鼓励生育真的要有魄力一些,幻想一下,如果每个小孩补助到6岁,每个月发两万,这种诱因大概比春药还有效,如果每个月发三万,那大概往后每年都是龙年。

我知道这种想法很多人会说「政府哪来的钱这样发」,如果你也想到政府税收的大,哪你就应该顺便想一下,以现在这种生育率,数十年之后谁来缴税?更何况如果有这种生育补助家长不是拿来当存款的,养小孩有很多钱要花,花了钱不就是在促进消费吗?与其发消费券,不如拿来补助生育,促进消费又增加生育,最主要的是将来才有人缴税。

教育的部份大概是所有家长最头痛的部份,我家小孩还很小,还没遇到国高中升学那些基测的鸟问题,但是我家老三今年想念公立幼稚园还需要抽签这件事情,就印证了小孩生多也是没有用的事实。话说我家老大、老二去年开始就读淡水国小附设幼稚园,当时的规定家里只要有三个学龄前儿童,满三足岁就可以优先录取,去年入学的时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小孩多还是有好处的。今年不知道是哪位教育局大官修改了入学规定,把三足岁改成四足岁才能优先录取,结果我家老三今年备取第12名,我想除非有奇迹,不然她今年别想跟姐姐一起读同一间幼稚园了,明年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奇怪的规定出现,生四个小孩要念公立幼稚园还要碰运气,那谁还愿意多生一点?

很多人以为少子化之后学校应该招生不足,那是小学、国中现象,如果你家小孩要念幼稚园,而且你不是有钱到可以让每个小孩都去念私立幼稚园的家庭,那建议你别生太多小孩,我是一个四个小孩的爸爸,想让小孩一起念同一个公立幼稚园都还要排队抽签,一点便宜都没占到,如果多生一点也没有好处,那建议各位生一两个就好了。

养育的部份最头痛的现象应该是出在双薪家庭,除非家里有长辈能帮忙照顾小孩,不然双薪家庭只能选择把小孩送到「幼幼班」或者「请外佣」。你以为小孩多生几个请外佣就好请吗?请把我们国家那份「白痴量表」拿出来算一算就知道自己想太多了,我家六年生了四个小孩,平均一年半生一个,我唯一能提出申请的时间只有在老四出生之后,老二未满五岁那短短的一个月,这件实际案例还曾经在中天电视台播出,但是我也知道爆料之后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因为这种真实案例太多了。我说的白痴量表就是那个巴氏量表,台湾定这个外佣规矩就是告诉你,除非你家生了三胞胎,不然政府并不鼓励你请外佣来照顾小孩。那不知道应该要夫妻哪一方放弃工作在家照顾小孩,还是老人家就有义务要帮忙照顾孙子?我国在幼儿养育的部份都是这样的政策,你还觉得生小孩是一件有人可以帮忙的事情吗?事实上,生的越多越觉得在台湾生小孩是很孤单的事情,所以奉劝各位一定要记得,生小孩真的是自己的事情,没有人会帮忙你的。

这几年我看到很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不知道有哪对夫妻是受到那些搞笑的政策号召而早早上床努力生小孩的?在台湾生小孩跟在台湾开公司一样需要很大的勇气,政府不能帮忙至少也不要帮倒忙,如果在生育、养育、教育没有一样能提出良好的政策,那真的不要鼓励大家生小孩,一方面是政府讲再多也没用,一方面是这种鼓励只会让原本想结婚的男女因为不想面对生小孩问题连婚都不结了。

●作者江亘松,字C.K.,号上吐下泻法师(取满肚子怪东西又喜欢到处散播之意),对于创业、行销、感情、亲子教育等与职场情场有关系的议题都有兴趣。主要工作是一个老婆的先生与四个女儿的父亲,副业是在海峡两岸担任多家上市公司与中小企业的行销管理顾问,专门为企业解决产品卖不好与缺乏行销创意的问题。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