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赏清廷「以夷制夷」维护独立

剑与花的岁月:林中斌凡尘随笔《增修版》(和平国际)

季教授的思想敏捷,口才出众。每次上课,作者不自禁的全神贯注,几乎到达忘我的境界。下课后才发现,自己满脸发热,混身血液上冲,脑部血管随脉搏而跳动。季教授讲课之精采,之引人入胜,不在话下。

一九八○年是总统竞选年,他留在华府的时间,比前几年都多,那学期一共上了十次课,讲了十个题目。其中最令作者难忘的便是讲中国那一节。

在那一节课之前,季教授已经多次的表示对中国文化的景仰。对中国历代的政治家,他尤其推崇备至,他认为中国政治家深沈冷静,对现实局势认识清楚,分析客观,不受主义口号所影响。他提到华夏一向运用「以夷制夷」的办法,成功的对付外来的侵略,更是佩服不已。当然,「以夷制夷」和他那一套「权力均衡」不无相通之处,也许是他能够欣赏的原因之一。至于中国政治思想更高的境界─「仁义忠恕」,「世界大同」,「无为而治」,「以德服人」等等,便不见他提起了。因为他对「以夷制夷」极感兴趣,甚至以赞赏的眼光评鉴我们的国耻。提到满清末年,列强瓜分中国,他有独到的看法。

「中国人的政治手腕,就要比印度人高。印度只让一个英国势力进来,并没有让其他列强进来与之抗衡,结果印度沦为殖民地。中国躲过了沦亡的噩运,因为中国政治家,算盘打得精,计划好让列强一齐进来。于是他们互相牵制,谁也不能霸占中国。结果是,中国以弱国外交,成功的对付列强,在最艰难危险的时期,维护了中国的独立。」

我们学历史,读到满清末年,列强瓜分中国,热血沸腾,悲愤填膺。仅知,那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国人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哪里还有「老谋深算,制敌先机」的余力?季教授这个「以夷制夷」的看法,把清末政治领袖,说得如此高明;对我们来说,倒相当的新鲜。至于真相如何,另当别论。

前面提到奥相梅特涅,他运用灵活的外交手腕,在十九世纪的初期,维持了欧洲三十年的和平。季氏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便是以梅相作题目。

一般人以为梅相是季氏的偶像,其实季氏真正的偶像,是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 1815-1898)。听说,季氏原来想写一本关于俾相的书,一直没有时间。(五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