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健康照護政見 學者籲參選人講明4600億財源

全民健保示意图。图/联合报系资料照

总统大选将至,多名参选人提出健康照护支出的GDP占比提高至8%,健康经济学者提出,「8%政见」换算成预算高达新台币4600亿元,承诺花钱却不提如何收钱,呼吁讲明财源及用处。

阳明交通大学今天下午举行「大疫之后的全民健保还撑得下去吗?」座谈暨「政府不敢告诉你的健保危机」新书发表会,与会人之一的台湾健康经济学会理事长连贤明表示,从经济学家角度分析,全民健保问题来源就是完全不让市场运作,进一步产生非常多问题,包含健保总额制度或给付模式。

连贤明说,台湾健保现行价格管制,短期效果好,但长期投资不足,导致医护薪水太低、医疗品质停滞不前、人民平均余命开倒车,如何从现有状态让市场进入制度是解方之一。他呼吁提出健康医疗照护支出提高至国内生产毛额(GDP)8%的参选人,应说明财源与用途。

长庚大学医务管理学系教授卢瑞芬提醒,资源有限、欲望无穷,社会保险公平性仍应适度维持,尤其在救人性命医疗服务面,但就医过程舒适度例如住院病房则可强调「使用者付费」,回归市场机制,兼顾消费者主权。至于投资健康,不应全然以平均余命提高为最终目标,更重要是健康平均余命。

国际医疗卫生促进协会理事长李伟强提到,现行健保是依据过去急重难症设计,但现行医疗重点已改变为慢性病照护,长期投入不足及总额控管支出,不只自费项目越来越多,甚至侵蚀医疗根基,从毕业后不选择医疗行业、重症科5大皆空、护理人员短缺,「下一场大疫谁来顾加护病房?」

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洪子仁也认同,现行健保总额成长率不够、总额不足,健保署研拟成立癌药基金可加速新药来台速度,但是否有足够的财源与议价能力也是重点,目前台湾每年新药预算仅30亿元左右,远远不足,推估起码要3倍、90亿以上才足够。

「生一场大病后才发现,原以为十全十美的健保有非常多问题」,身为癌友的台湾年轻病友协会创会理事长潘怡伶分享,当年她被诊断第1期乳癌,以为有了健保不用再额外花钱治疗,结果却得自费超过百万元治病,幸好有商业保险支应,但她认识更多卖房子、卖车才有钱救命的癌友。

潘怡伶说,据统计,台湾20至64岁的劳动力族群每年约有47万3260人在进行癌症治疗,大家需要工作、撑起整个家庭,但同时还要治疗,政府应积极投入资源,给予青壮年族群更完善的医疗,帮助青壮年病友回归家庭、职场、社会,抢救台湾的国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