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夕勇:2021年将是“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元年
本站汽车6月18日报道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正在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革。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背景下,汽车产业如何开好局、起好步?车企应该如何发挥技术引领和创新协同?站在新五年起点上,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以“新起点 新战略 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集聚政府主管领导、全球汽车企业领袖、汽车行业精英,共商汽车强国大计,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主题论坛“主流企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战略”上,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夕勇表示,经过十余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整个新能源化进程明显提速: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全市场渗透率达到9.4%,从3月开始,渗透率连续3个月超过10%,预计全年销量能够达到220万辆以上,且按照“十四五”年均复合增速30%来测算,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700万辆,提前一年完成“销量占比20%”的《规划》目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拐点已经真正到来。”
对此,北汽集团以全面新能源化战略为引领,积极推进“纯电、混动、氢燃料”多线并举技术路线。“纯电方面,我们将以新能源高端品牌——极狐打头阵,并以此为基础,在未来5年向大众化车型、差异化场景进行渗透;氢燃料方面,北汽福田力争到2025年累计推广氢燃料商用车1.5万辆,到2030年累计推广20万辆,全面实现氢燃料商用车的多品类、多场景应用。”
同时,新能源化进程的提速,与智能网联的普及应用,形成了相互赋能的螺旋上升趋势。
在智能网联方面,北汽集团加快“软件定义汽车”发展速度,提升整车电子电器架构的域控制能力,建立软件自研体系,落地整车OTA项目。今年4月17日,北汽推出了与华为携手打造的全球首款搭载3颗激光雷达量产车——极狐ɑS华为HI版,迈出了北汽转向“软件定义汽车”的重要一步。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受邀参加本场主题论坛,围绕“十四五”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主题,和大家做一个分享交流。“碳达峰、碳中和”不仅已经成为国家中长期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十四五”及以后,中国汽车行业必须坚定不移推进的核心主线。借此机会,结合双碳目标下中国汽车行业呈现的六大最新走势,分享几点思考。
走势一:新能源化进程显著提速
经过十余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整个新能源化进程明显提速: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全市场渗透率达到9.4%,从3月开始,渗透率连续3个月超过10%,预计全年销量能够达到220万辆以上,且按照“十四五”年均复合增速30%来测算,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700万辆,提前一年完成“销量占比20%”的《规划》目标。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拐点已经真正到来。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商用车领域也正在快速落地,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7345辆,实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到2020年保有量达到5000-10000辆的目标。随着政策支持落地和示范城市群效应放大,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会在“十四五”出现集中放量发展。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北汽集团以全面新能源化战略为引领,积极推进“纯电、混动、氢燃料”多线并举技术路线。纯电方面,我们将以新能源高端品牌——极狐打头阵,并以此为基础,在未来5年向大众化车型、差异化场景进行渗透;氢燃料方面,北汽福田力争到2025年累计推广氢燃料商用车1.5万辆,到2030年累计推广20万辆,全面实现氢燃料商用车的多品类、多场景应用。
走势二:智能网联升级明显加快
新能源化进程的提速,与智能网联的普及应用,形成了相互赋能的螺旋上升趋势。可以说,智能网联正在逐步成为汽车产业链的核心,也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竞争的关键所在。随着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等在智能网联领域的加大投入,以及华为、小米等跨界力量的积极涌入,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发展进程明显加快:以自动驾驶为例,随着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进入成熟导入期,今年下半年将有一大批具备L3-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量产落地。可以说,2021年将是“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元年。
在智能网联方面,北汽集团加快“软件定义汽车”发展速度,提升整车电子电器架构的域控制能力,建立软件自研体系,落地整车OTA项目。今年4月17日,我们推出与华为携手打造的全球首款搭载3颗激光雷达量产车——极狐ɑS华为HI版,打造全天候、全场景的自动驾驶体验,迈出了北汽转向“软件定义汽车”的重要一步。
走势三:共享理念融入行业发展
共享理念不仅限于共享出行,而是从更广维度向汽车行业渗透。在产业资源层面,一方面通用化核心部件,如中央计算芯片、通用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等逐步趋同,并进入共享化阶段。车企的差异化设计,更多体现在与供应商联合的用户个性化开发上;另一方面,包括AI平台在内的软件供应商,推动面向用户开发的工具链开源共享,实现资源的更高效整合利用。在商业模式层面,汽车与能源系统加速耦合,以储能电池为媒介,汽车成为新型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之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换电”商业模式。汽车成为移动储能单元,未来结合智慧城市,解决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问题,这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作用显著。
北汽集团较早在换电模式上探索和布局。截至目前,已形成了从技术、产品、平台,到产业链、资本链、生态圈的完整闭环,在北京、厦门、兰州、广州等19个城市已投放2.55万辆换电车辆,累计建成配套换电站255座。北汽福田换电重卡也在矿山、港口、城市建设等场景下,成功实现推广应用。借此机会,呼吁各界力量能够进一步加大对换电模式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共同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开辟新的路径。
走势四:汽车后市场走向规范发展
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中,汽车产业链的利润分布呈“微笑曲线”。随着新车销售增长放缓、生产制造环节利润率下降,汽车产业链价值重心向商业模式创新和后市场偏移,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公安部统计,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保有量已达到2.81亿辆,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大市场,这将带来一个空间巨大的蓝海。近年来,政府出台完善一系列关于二手车迁移、税收,零部件,售后服务等后市场政策法规,使汽车后市场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市场竞争更加有序,有力推动了后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北汽集团将在“十四五”期间,依托服务贸易平台——北汽鹏龙,继续围绕配件、售后服务、二手车等全产业链进行深耕发力。二手车方面:将以二手车交易和服务为主营业务,打造线下、线上结合的二手车品牌交易服务平台。电池回收利用方面:将借助工信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试点重要契机,充分联合上下游优质资源,共同打造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标杆。
汽车产业链长且产业关联度高。双碳目标驱动产业变革提速的背景下,产业链的组织模式、价值链的利润分配等都在发生深度变革。在产业链方面,更多跨界、新型产业主体纷纷加入,极大扩展了原有产业边界,包括换电、电池银行、数据运营等创新模式下,更多专业化新型产业主体正在出现;同时,以传统整车企业为中心的垂直链式产业格局,正在转向水平网状结构,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耦合,都将衍生出新的局部产业链。在价值链方面,动力电池、电子电器等新型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占比更高,且创新模式下,整合金融服务、软件更新、数据运营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收益,正在创造新的盈利可能。
北汽集团也将继续围绕产业链协同、价值链创新,加大力度。一方面,我们将发挥海纳川零部件平台作用,强化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同时,加强与华为、滴滴、清华紫光等跨界力量的横向协同。另一方面,将积极探索全生命周期收益的模式创新应用,比如北汽福田新能源业务,成功打造了涵盖“产品、运营、金融”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使换电重卡较传统燃油车,具有很好的总拥有成本(TCO经济性)优势。
走势六:专业化的高端人才需求加大,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
双碳目标下,传统车企的加速转型、新进势力的持续加码、跨界力量的相继涌入,都对新能源、智能化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围绕研发、营销人才的争夺战,“内卷”愈演愈烈。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自动驾驶开发、
智能座舱设计、软件工程师等岗位需求规模,同比增幅已经接近2倍。这一方面反映了整个产业转型在提速,对跨学科、跨门类的新型技术研发人才,以及类消费电子的营销人才,需求规模持续扩大;另一方面,反映了现有行业人才存量结构,不能有效满足产业实际需求,导致供需严重失衡。
面向下一阶段发展,企业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平衡,通过合理引进、深度挖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式,找到适合自身的人才路径,共同维护行业有序、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政产学研要共同努力,解决人才培养的错位、脱节问题,针对行业实际需求,输出更多专业化、综合型增量人才。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双碳目标指引下的汽车行业,正在被电动、软件、智能等多种要素重新定义,企业转型已势在必行。面向“十四五”,北汽集团愿继续与产业链上的所有合作伙伴一道,把握机遇、携手前行,共同开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