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山/厘清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

美国卫生部长阿札尔9日抵达台湾。(图/记者庄乔迪摄)

赵春山/曾任政大国关中心副主任、东亚所及俄罗斯所所长,淡江大学大陆所荣誉教授

美国卫生部长阿札尔(Alex Azar),已于9日率团抵达台北访问。这是1979年台美断交后,访台层级最高的美国政府官员,不仅台美双方高度重视,对岸中共当局也会密切关注。

川普政府上台后,台美中三边关系即随美国对中政策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美中关系每况愈下,而台美关系则是水涨船高;尤其在美国国内弥漫一片反华声中,美国派遣高层官员访台,既符合川普的竞选策略,也不违背当前美国的主流民意。但两岸如因此误判形势,最后可能出现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果。

美国国务卿庞佩奥上月23日在加州的演说,被形容是一篇「新铁幕宣言」,代表美国将告别长达41年的对中「接触」政策,重新回到「围堵中国」的老路。但「相见时难别亦难」,问题有那么简单吗?川普政府鹰派人物的几句话,就能改写历史,为国际政治建立新的典范吗?

国际政治教科书中早就明示,国与国的关系不能简单归类为「合作」与「冲突」,而是「既合作又冲突」。这个说法经得起现实政治的检验。美国战后的对华政策,就是在「围堵」和「接触」两者之间徘徊,只是因时空环境的不同,而有孰重孰轻的选择。

川普政府目前强调「围堵中国」,除选举考量,当然也因「中国崛起」对「美国优先」形成的挑战;但既使在双边关系如此恶化的时刻,双方的国防部长还在进行热线接触。我认为选后无论是谁入主白宫,美国对中共的「围堵」政策不会改变;但也不会放弃与中共的必要「接触」。毕竟,全球化潮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中美大国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是想脱钩就能完全脱钩。

针对「美中关系变化下的两岸关系」,身兼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总统,在本月5日召开的民进党中常会中表示:「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沉着应对,遇到压力不屈服、得到支持不冒进。」过去蔡总统在谈到两岸政策时,就常使用「不挑衅」、「不冒进」的字眼,现在提「不屈服」指的是回应中共的极限施压,「不冒进」则是不要因美国的友台而得意忘形,对双方关系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认为这是务实的说法,蔡总统对当前台湾面临的外部形势,作了容观的评估,行政部门也应把总统的指示,落实成为具体的政策;尤其要避免民进党政府内部,有人因错估形势而轻举妄动。

▲阿札尔将晋见总统蔡英文,并与台湾医疗卫生专家对谈防疫问题。(图/记者林敬旻摄)

对岸强调「大国外交」,视对美工作是其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以台湾目前的外交处境,台美关系对台湾的重要性,较美国之对于中共,可说过之而无不及。民进党执政后也尝试打开两岸互动的大门,但却屡遭对岸待以「闭门羹」。无论就情感或理智而言,蔡政府没有任何拒绝美国善意对待的理由。但因川普政策的缺乏稳定,台湾当然不宜冒然跟进,否则被卖还要帮人数钞票

中共常以「听其言和观其行」,来为台湾的领导人「定位定性」;但「听其言」却是以符合中共的政策作为标准;而「观其行」则是用这个标准来检验台湾的政策。但因两岸制度的不同,中共会把台湾的选举语言和政治语言,放在同一个尺寸来衡量;并且忽略在民主体制下,「不居其位,不谋其政」,可以为政治人物提供不同的言论自由空间。对岸强调深化交流、促进融合,就必须对台湾的政治生态有客观的理解,这样才能避免因误判而造成两岸关系的恶性循环。

美国在1979年和台湾翻脸,41年后和中共翻脸;「翻脸如翻书」,这是基于美国外交利益的考量。2016年蔡英文胜选后,对岸立即和台湾翻脸,两岸「翻脸成仇」后,中共的利益在那里?这是北京在制定对台政策时应该思考的问题。

热门推荐》

林忠正/如果香港特首银行帐户信用卡⋯被除名

沈荣钦时代力量如何成为时代的一声叹息?

吴昆玉/蔡英文执政危机?不堵住党内贪嘴 第二任期就不只是「跛脚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

►防疫新生活!国内旅游票券特价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