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 流转土地有高招(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企业到村里投资,用地难题怎么解?湖南长沙县阳雀新村创新设立村级土地“交易所”,把村民手里的分散土地预流转至合作社,统一对接给企业使用。村民不单获得了租金收入,还能在家门口务工。企业用地也更加便捷稳定,投资兴业的积极性更足了。
39岁的湖南长沙县江背镇人陈钢,在广东学到了一手海产品淡水养殖技术。2017年,准备回乡大干一场的他,却遇到了用地难题。
“又要水好,又要连片,还要能保证土地长时间稳定流转,哪怕我是村里人,这样的地方也不好找。”陈钢说,“好不容易看中了一个好地方,还要一家一户去谈流转,难以协调一致。”
想到朋友说起过,江背镇阳雀新村有一个村里的土地流转“交易所”,陈钢决定去找村党支部书记谭建军聊聊看。
预流转模式好处多
听明白了来意,谭建军从柜子里抱出了几卷大图纸,一张张铺开,盖满了整个大会议桌。
陈钢一看,村里各个村民小组把土地预流转到了土地流转合作社,哪些可用,在什么位置,早就明明白白画在这些图纸上了。每一个同意流转的户主,都在图纸上签了字,摁了手印。
“罗口坡的这块地应该不错,自流水,地又平。”陈钢一眼看中了罗口坡组的一片田。
说走就走,组长带着他实地走了一圈,陈钢很快就确定了流转意向。
“用不用挨家挨户去谈价格、谈租期呢?”陈钢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
“不用!我们这个模式的优势,就是以组为单位,整组预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村民和合作社签合同,合作社再统一和企业签合同,企业不需要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谭建军说。
事实果真和谭建军说的一样,在罗口坡组流转的第一期20亩地,从签约到开始养殖,一个月内全部完成。“要是我自己去谈,估计一个月光是谈都谈不完。”陈钢说。
那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了呢?按照合同,每亩地每年租金800元,每四年增加20%。比起零散流转的市场均价,价格上浮了10%以上。
陈钢又为啥愿意多出钱?“时间就是金钱,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不会出娄子,这收益难以用钱衡量。”陈钢说。
转眼3年过去,陈钢继续利用村里的土地预流转模式,把养殖面积扩大到了70亩,这几年每亩产值都超过万元。除了陈钢,大水�胱榈�200亩葡萄,箭冲组的花木种植,村里其他一些地块的预流转模式也成功签约。
建立章程化解顾虑
这样的模式,村里怎么想到的?能在别的村复制吗?
“想到不难,做到难,当初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谭建军说。
几年前,一家外来的田园综合体企业想要在村里投资兴业,规划中包含苗木基地、果蔬基地、素质拓展基地等,对于长沙近郊农村来说,这样的好项目可遇不可求。然而,企业同样遇到了陈钢面临的问题――上千亩的土地,怎么流转?
“过去大家有三个顾虑,一是担心企业经营不善,最后引发各种纠纷。二是有些人想自己留一点口粮田。三是怕集中经营一二十年后,原有田埂、边界消失,导致权属不清。”雷家组的组长胡大强说。
在当时,拥有田亩最多、人口最多的雷家组有1/3的农户不愿意参与流转,胡大强也是其中一个。“我当时提出,我家7亩田中,3亩要自己种粮食,剩下的4亩愿意流转。很多人也和我一样。”
你留一块地,我留一块地,原本计划整体经营的土地上打上无数的“楔子”。不单是企业直摇头,愿意参与流转的2/3村民也不满意了。
还是要想办法建立个章程。村干部们一合计,想出了这个土地预流转的模式,决定成立村级土地流转合作社,把大家的田地预流转过来,再统一对外挂牌,企业和合作社双向选择。
企业省心农民安心
干部们分头行动,先讲村庄出路,再讲流转政策。
“当时谭书记和我们说,在外面打工不能打一辈子。家里的山田水土利用好,才是长久之计。现在引入好企业,不光有流转租金,还有在田园的务工收入,干到六七十岁都行!”胡大强说。
另外,流转土地采取先让各小组自己定价的模式。哪块地价格、条件合适,就可能被投资企业先相中,农户就先受益。如果出价高了,“流拍”一年,就少了一年的收入。把地租定价权交给农户,相邻地块明码标价,农户看得明白,村里少了麻烦。因为定价引发的矛盾,在阳雀新村越来越少。
“新模式是企业和村民分别与合作社签合同,村民有问题找合作社,企业可以安心经营;企业有问题也可以找合作社,不需要和一个个的村民分别沟通。”阳雀新村前任村干部黄顺清说。
为了进一步打消疑虑,村里还绘制了地图,明确了各家承包地的分界,不光有纸质版,还有电子存档。“有了这东西,不管过多少年都有个存证。”黄顺清说。
很快,各组土地顺利整体预流转。企业开出800元一亩的租金,和合作社签下协议,3个月内开工建设。如今,江背镇多彩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已经成为长沙有名的城郊旅游目的地。
从此以后,土地预流转至土地流转合作社的机制,成为阳雀新村吸引外来投资的一大优势。外来的好项目,当地的带头人,都通过村里的这个“交易所”举牌要价,获得土地经营权。
如今,阳雀新村全村预流转土地3600多亩,已流转给农业企业1600多亩,每年仅租金一项收入就达128万元,发放工资320多万元。“阳雀”模式在江背镇其他村、社区陆续推行,目前江背镇已有现代农业企业11家,农业合作社229家,2019年全镇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总计超过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