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六大洲传统建筑影像 Google地球推出22个特色房屋街景
如果你的家够特别、具有文化价值,接下来很可能将会直接在 Google 街景当中亮相!Google稍早宣布于Google地球「This is Home」服务中推出22个新「家」街景,其中包括排湾族石板屋与兰屿达悟族地下屋,全球每位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亲身体验这些原民们住家,不论是屋内还是屋外,都可一探究竟,深具教育意义。
在Google街景团队与合作机构的努力下,本次新增的新「家」街景横跨六大洲,不仅让全球使用者有机会360度探索世界各地具有文化与自然特色的家屋,更让这些特殊建筑能透过数位科技永久保存。
这次推出的新「家」街景不仅拍摄了「家」的鸟瞰环景、室内与室外街景,更透过与当地居民或屋主的深度访谈,纪录每个「家」不同的建筑特色与在地文化,让使用者除了从上空观看四周环境,也能走进「家」中,近距离了解居民的生活方式。这些内容都已收录进Google地球中,让使用者在观看「家」的影像时,也能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位于屏东老七佳部落的排湾族石板屋,主要以石板与木头建造而成。房屋最大的特色就是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善用各种石材。其中用Oqalai (硬岩)制作的祖灵柱,是早期排湾族头目家屋中,最重要的建筑结构与权势地位的象征,充分展现建筑与祖灵文化的结合。此外,石板屋的屋顶设计也相当讲究。为了适应夏季丰沛的雨量,与台风侵袭时的连日大雨,他们在屋顶处仿蛇鳞纹理重叠摆放石板,并准确拿捏屋顶的倾斜角度,让雨水能流畅地导到地面,防止雨水从屋顶倾泄。
兰屿达悟族的地下屋是用邻近地区取得的木材、稻草与鹅卵石打造,其中最特别的是主屋部分是一块向地下挖出的坑,所以屋顶几乎跟周围地面齐高,可以保护居民免受自然灾害侵扰,尤其是夏天的台风和炎热的热浪。以鹅卵石建造的墙壁可以帮助排水,因此即使房屋主体位于地下也不用担心淹水问题。此外,另一项特色则是其塑料材质的屋顶,原先是以稻草舖盖而成,但在1960年代引进黄牛后,为避免屋顶的稻草被牛吃掉,只好使用防水塑料板覆盖住屋顶。而除了具有神圣意义的飞鱼干,达悟族几乎不储存食物,每日的食物来自耕种或打猎,而每年也仅有在二月召唤飞鱼的「招鱼祭」到中秋节这期间,达悟族才能捕捉和食用飞鱼。
除了台湾原住民家屋外,使用者也可以在Google地球上一览许多世界各地的特色建筑。例如,马达加斯加位于世界第三大珊瑚礁系统的斐所人家屋、印尼为适应高温潮湿气候而建造的Tongkonan高脚屋、中国福建为防御而打造的土楼、蒙古可以随着牧群移动搭拆的蒙古包、由当地特殊红色土砖建成,可抵御极端温度变化的秘鲁家屋、翻新旧面包坊的希腊家屋、纽西兰的毛利人聚会会所、村落中都是女性与孩童的肯亚马赛传统家屋以及房屋跟房屋中间有路桥,邻里生活紧密连结的印度特色房屋等。
随着外部环境与社会的快速变化,传统文化也受到巨大压力;Google希望将这些蕴含当地文化的「家」以数位方式保存下来,因此于今年四月推出「This is Home」服务。即日起,包含首波上线的5个家屋,使用者可以尽情在Google地球上探索全球27个极具特色的「家」,以及这些「家」与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的重要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