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电影大国离不开影视“清流”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易艳刚)8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真正的电影大国离不开影视“清流”》的评论。评论指出,在大片云集的暑期档,陆川导演的新片《我们诞生在中国》显得有些“另类”。这部以雪豹、金丝猴、大熊猫和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角的影片,没有大牌明星、炫酷特效,也没有铺天盖地的炒作与宣传,却在观众中收获了良好的口碑,被喻为“暑期档的一股清流”。尽管如此,这部好评度、上座率在同档期领先的影片,每天的排片少得可怜,以至于让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帮国宝求排片”的倡议。
《我们诞生在中国》是中国第一部自然电影。这是介于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的一种新式类型片,前些年引发轰动的《海洋》《家园》均属此列。《我们诞生在中国》之所以被观众喻为“清流”,一方面是因为这部自然电影的画面唯美、动物呆萌,随便截取一帧都可用作电脑屏保;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以春夏秋冬为序,讲述了四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命轮回故事,这种叙事手法蕴含着东方哲学之美。
与去年暑期档口碑爆棚的《大圣归来》一样,很多观众甘当主动宣传《我们诞生在中国》的“自来水”,是希望这部诚意之作能被更多人看到。从媒体报道可知,为了拍摄雪豹达娃、大熊猫丫丫、金丝猴淘淘等主角的故事,摄制组在青藏高原等地拍摄了18个月,最终用一年时间将350分钟的素材精剪成了80分钟的故事。在影视制作快餐化的当下,能将“匠心”二字融于创作全程的作品,确实不多见。
一个让人略感无奈的现实是,像《我们诞生在中国》这样的电影,似乎很难逃脱“叫好不叫座”的命运。《我们诞生在中国》选在暑期档上映,或许确实在排片上难占优势,但即使选择别的档期,结局恐怕也差不多。如今的电影市场,青睐的是场面宏大的好莱坞大片、由热门文学作品改编的IP电影、由一线“小鲜肉”主演的粉丝电影等,哪怕这些影片情节雷人、特效低劣,也能轻松拿下数亿票房。
随着大量“热钱”进入影视行业,电影还未上映就与院线签订“票房保底协议”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也使得一些低成本、小制作影片的生存空间日渐逼仄。即使有些签了协议的影片口碑极差,院线也会在排片时给予“特殊照顾”,甚至通过“偷票房”“幽灵场”等恶劣手段为票房注水。仅在今年上半年,类似的情况就多次出现。
诚然,商业自有商业的逻辑,电影市场也有电影市场的规律。有人断言两年内中国电影票房有望“超越北美”,但是,中国要成为真正的“电影第一大国”,不能仅仅体现在票房数字上,更需要有大量高质量影片作支撑。
从为观众提供多元选择的角度考虑,我们也应该给影视“清流”留下更多的空间。几个月前,为了让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获得更多排片,制片人方励不惜痛哭下跪。这种悲情的方式,才让很多人注意到了这部影片,但这种做法不是一个正常的电影市场应有的景象。我们希望看到的是,那些真正用心做电影的人,能够站着接受观众的掌声,能够顺理成章地获得商业层面的回报。
(原标题:真正的电影大国离不开影视“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