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推「生成式AI應用專題」 攜手企業推動AI實務應用

计划主持人、应数系副教授蔡炎龙(左)认为并非人人都要成为AI工程师,而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具备AI素养,进而实现跨域精神。图/政治大学提供

国立政治大学113学年度开设「从零到壹的AI:理论、应用与金融科技产业链结」系列课程,期盼培育生成式AI应用、 RAG系统建置等方面的AI专业素养人才。此计划为教育部补助之微学程,包含「线性代数」、「机器学习」、「生成式AI:文字与图像生成的原理与实务」等,最后还有「生成式AI应用专题」实习课,邀请企业与学生共同开发实务专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生成式AI应用专题」实习课程由政大职涯中心与应用数学系合作,从校级整合产学合作,邀请企业拟定AI实习专案主题。目前已有超过13家企业共襄盛举,包含国泰金控、研华科技、中国信托、玉山银行、勤业众信、和硕联合科技、远东新世纪等,企业职缺持续增加中。每家企业预计召募3至5位同学组成团队,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辅导学生完成生成式AI的应用专案,并于学期末举办发表会,既是学生的跨领域学习方式,也是企业达成多元的合作推广。

计划主持人、应数系副教授蔡炎龙指出,这门课程并非「企业出题,学界解题」,而是双方共同完成一个生成式AI专案。在现今企业追求AI落地的时代,蔡炎龙认为并非人人都要成为AI工程师,而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具备AI素养,进而实现跨域精神。

「生成式 AI 应用专题」实习课程由应数系副教授陈政辉开课,共计三学分,现阶段限定大三以上及硕士班的同学选课,但完全不限制科系背景,由企业提供课程专案或正式实习。蔡炎龙进一步说明,若同学有程式经验且了解语言模型会较容易上手,但也欢迎零基础的学生前来上课,学校会提供线上速成班,让新手迅速掌握生成式AI、RAG概念及AI伦理。

蔡炎龙也说,若学生只想执行简单的人工智慧专案,学校也提供「心灵处方笺疗愈机器人」、「梅花易数AI占卜师」让同学进行实作。「心灵处方签疗愈机器人」与法鼓山、法青会合作,运用AI来「解签」;「梅花易数AI占卜师」则由应数系校友、命理书作家刘宣谷带领,用AI排出卦象,解决学生的问题。

尽管适逢期末考期间,课程说明会仍吸引近250名学生报名,另有多名学生透过线上直播参与。心理四学生曾钰庭表示,AI技术本质上是在模拟人类行为模式,这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有诸多共通之处,参加这次说明会,希望能找到将心理学理论与AI实务结合的机会。来自马来西亚的创新国际学院三年级生纪宏钊则说,自己对程式很有兴趣,未来求职也想往程式方面发展,结合理论与实务的课程正符合未来的职涯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