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台剧

▲2001年开播的《流星花园》,是偶像剧风潮先锋。(图/本网资料照片)

台湾电视剧20年进化史

台湾电视节目制作型态,早从老三台时期便逐渐形成一种「制作外包」的型态,这使得老三台宰制了节目播放频道,将市场竞争压力转嫁到中小型节目制作公司。1994年有线电视合法化,新兴电视频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象征台湾电视「老三台」时代结束,进入百家争鸣的阶段。

对制作公司而言,频道开放看似绝佳的机会,促使许多新兴团队投入,但恶劣的制作条件并未改善,也局限了这些制作公司的发展,许多长期依附于三台节目的制作网络,包括资深电视剧制作人如琼瑶、周游或是杨佩佩等人,透过协制、合拍的方式,逐渐将电视剧制作的重心转移至产业发展仍在起步阶段的中国。

另一方面,面对大量节目需求,新设电视频道开始向香港、日本、欧美等地外购电影、戏剧,2000年开始,八大、纬来等频道甚至引进韩国电视剧,造成韩剧热潮,外来戏剧显然排挤了本地电视节目的制作资源。

千禧年前后,市场的竞夺更加确立了财团掌控频道,以及有线电视系统的垄断态势,先前参与制作三台电视剧的许多知名导演、演员和制作人,都纷纷跑到中国参与所谓「大陆剧」的制作。产业结构和环境改变形成新的破口,十多年来台湾电视剧的两大类型:「乡土剧」和「偶像剧」也在此时崛起,许多偶像剧的制作团队若非来自综艺节目制作,便是甫投入电视产业的生力军。

偶像剧商业模式与流行文化渗透

2001年开播的《流星花园》作为偶像剧风潮先锋,幕后制作人柴智屏,过去是家喻户晓的综艺节目《超级星期天》的制作人。同年在台视播出的《吐司男之吻》,也是综艺制作人王钧的戏剧处女作。制作八大电视第一出自制偶像剧《斗鱼》的制作人柯宜勤,首部戏剧代表作则是堪称校园偶像剧鼻祖的《麻辣鲜师》。曾任三立戏剧总监的陈玉珊,在第一出偶像剧作品《薰衣草》之前,亦曾有制播古装长寿剧《戏说台湾》的制作经验。

戏剧制作的新血注入,造就戏剧题材和类型的变化。在商业经营模式上,偶像剧聚合了如艺人经纪、唱片制作发行,捧红许多偶像明星,周边产业如流行服饰、甚至是地方观光等收益,更是与过去大不相同。若要继续追问「为什么是偶像剧」,从几出偶像剧的内容特征便能察觉答案所在,《流星花园》片中充满浓厚的「日本风」当时便曾引起媒体关注,无论是《流星花园》的道明寺杉菜,《爱情白皮书》的成美、挂居,还是《恶魔在身边》的齐悦、江猛,主要角色的名字都充满「日式风情」,改编日本漫画也一直是偶像剧制作的常态,直到晚近风潮才逐渐退去。

这样的趋势显示这群参与及创作台湾偶像剧的戏剧制作人才,深受日剧、漫画、综艺节目等等日本流行文化产品的薰陶,也透露出1990年代日本流行文化在东亚、东南亚的影响力,台湾、韩国新兴的电视剧,无论叙事结构和拍摄手法,都深受日本趋势剧(Trendy Drama)风潮影响。

此外,韩剧在1990年代后期异军突起,发展早于台湾偶像剧的出现,八大电视于2000年就引进了第一部韩剧《火花》,相继播出的《蓝色生死恋》、《爱上女主播》更是在台湾掀起了韩剧热潮;而三立推出的第一部偶像剧《薰衣草》,即便企图标榜与日本漫画改编不同,强调台湾原创内容的特性,却也曾在报纸上被描述为「有韩剧『蓝色生死恋』的影子」,这也是流行文化交流的结果导致。

制作成本停滞,台剧外销竞争力疲态

随戏剧类型持续发展、制作品质提升,制作成本由早年的一集70、80万,发展到平均200万左右的制作规模,但在国内电视广告市场受为数众多的频道瓜分之下,即便戏剧置入和厂商赞助已相当普遍,提升制作预算仍显得非常困难。

这使得台湾偶像剧的海外版权销售,成为制作单位、电视台重要收益来源。媒体自由化让电视节目的跨国贸易更加频繁,台湾偶像剧融入部份日、韩剧的特质,交织在地的社会文化背景,加上爱情故事此类具普世性的题材,本身就带有销售海外的潜质。

但海外版权销售的收益,并未解决产业内部本身存在的问题,台湾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始终停滞在一个区段,面对日、韩、中、泰等地持续投入大量的制作成本,台湾偶像剧在跨国销售市场的竞争力,已显得捉襟见肘。

2008年三立电视台播出《命中注定我爱你》,及往后的《败犬女王》、《小资女向前冲》,可看出其企图进攻都会上班族女性市场的决心,只不过,角色设定虽然较具现实感,整体叙事结构仍难跳脱爱情童话框架。产业的困窘,连带使得戏剧题材趋向保守,更让台剧显得疲态,2011年的《我可能不会爱你》被视为偶像剧最后的收视高峰。

新台剧力求突破,产业问题仍待解决

在偶像剧之外,也不乏戏剧制作力求突破的案例。2008年,王小棣导演与三立合作推出《波丽士大人》,以基层警察的故事带来新气象,让人看到试图在产业困境中寻求突破的企图。这样的企图心也同样反映在2009年由公共电视蔡岳勋导演合制的《痞子英雄》。对应到近几年,如2015年客家电视的《出境事务所》以礼仪师为故事,或公共电视的《麻醉风暴》聚焦在医疗体系的问题,都可以看到新题材、新类型的大胆尝试。

相对于公广集团推出学生剧展、人生剧展等实验型短剧,商业电视台TVBS则持续稳定投入戏剧制作,包括今年在金钟获奖的《酸甜之味》及《遗憾拼图》,都将合作厂商经营的产业(生命事业与房仲)融入于剧情中,却未影响戏剧品质,不失为一种戏剧节目广告合作新模式。

电视频道仍是提供戏剧制播经费的主要来源,但因广告市场的萎缩、稀释,有线系统商的收益到目前都尚未能理想地回馈到制作端。今年大获好评的《植剧场》系列直到《花甲男孩转大人》一剧才开出红盘,也使得外界对于《植剧场》制播型态能否「被复制」抱持着怀疑态度。产业问题悬而未决,使得台湾戏剧的再次兴起,犹如未定之天。

▲《花甲男孩转大人》剧照。(图/好风光提供)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郑人豪,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专案企划、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研究生。本文转载自《Fountain新活水》,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