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接轨国际 拚2050碳中和达阵
中钢公司董事长翁朝栋(左起)、工商时报社长陈国玮、经济部次长曾文生、台湾碳权交易所总经理田建中、高雄市副市长罗达生共同探讨如何建构净零新经济。图/本报资料库
工商时报主办大南方净零新经济高峰论坛,7上午场在高峰对谈「迈向净零时代、开创国际竞争力」,中钢董事长翁朝栋表示,台湾用钢产业年产值达6兆8000亿元,从业人员逾115万人,落实净零碳排克服技术有其难度,预计2035年商业化进展才会显现,对钢铁业来说净零不是环保议题,已经是经济议题,中钢集团要和国际接轨,与国际20多家大钢厂对标实践碳中和目标,他并建议政府要管制低价高碳排钢品输入国内。
7日上午座谈会由工商时报社长陈国玮主持,经济部次长曾文生、中钢董事长翁朝栋、台湾碳权交易所总经理田建中、高市副市长罗达生等人与谈。
翁朝栋表示,集团规划短中长期减碳路径,预计2025年减碳7%、2030年减碳25%,2050年达标碳中和,逐步达成短期减碳、中期低碳、长期零碳排等目标。
中钢运用集团厂房屋顶及再生水储水池建置太阳光电系统,建置量累计92.4百万瓦(MW),每年可贡献至少1.1亿度绿电及减碳约5.8万公吨。另中钢集团积极发展离岸风电产业,结合丹麦哥本哈根基础建设基金(CIP)投资彰化外海中能风场获配300MW并网容量,规划113年并联供电,每年产出绿电逾11亿度。COP28年会说2030年再生能源要提升至三倍,未来风电产业对中钢是一大商机。
至于如何做到2050碳中和目标,要做到使用氢能冶金、碳捕捉封存,是未来要面对的挑战。在做碳中和是项艰巨挑战,企业面临资金资源及技术问题,中钢和成大等12所学研单位、25位教授,及日本澳洲学者专家,成立氢能冶金研究中心,投入技术研发,在在需政府指导及支持,这些需跨企业、跨产业及跨国际来投入最。
翁朝栋说,最重要要避免碳泄漏,建议政府建立钢品碳足迹验证登录机制,防止低价高碳排输入国内,另政府也应规范公共工程及基础建设采用一定比例绿色钢品,不仅可创造绿色钢品需求,也可展现低碳、零碳决心。
至于壮大绿色供应链,曾文生说,供应商本身减碳是最关键,像循环经济是跨产业的整合,经济部在推动能源转型,再生能源加速推动外,也希望不同产业间能做到循环再利用,因此需要有法规配套松绑,要让一个单元产业链变成产业圈。
针对对企业减碳难题,曾文生则表示,供应商减碳是落实净零排放基础,透过法规协助产业逐步减碳,建议企业主及高阶主管成立整合性工作小组,碳权采购,绿电采购,法规适用都很专业题目,要落实自身碳盘查,需了解碳权市场运作模式,进一步完成制程调整、绿电采购等专业性工作。
成为减碳城市最大压力的高雄,罗达生说,转换碳负担变身碳资产,建立接轨国际产业链标准化,成立净零学院培育人才及开发工具,完成符合规范碳盘查报告,未来绿色产业黏着度高,配合下游产业转型须具备净零转型决心。
而曾文生期许指出,经济部也一直思考建立己的碳边境议题,就像自行车公路团体赛领头羊站出来还不够,需落后的地跟上,整个团队才会成功。罗达生也说,净零是大议题,低碳经济是趋势,欢迎企业投资大高雄正对时。田建中说,碳交所扮演中心点角色,期盼大家一起落实,立足国际。
田建中则指出,排碳有价时代来临,台湾须善尽义务,碳权强调共同效益、促进平权健康、提供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解决方案,长期有助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碳权是碳中和最后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