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瘋炒股 銀行大失血
中国大陆股市近期飙涨,掀起炒股热潮。据陆媒报导,民众纷纷去银行提领存款、赎回理财产品,或是申请消费贷款转而投入股市,已造成银行资金大失血。深圳一家银行分行透露,一天就流失人民币40亿元存款。
陆股9月下旬开始飙涨后,成交量接连突破新高,10月8日甚至来到人民币3.45兆元(下同,约新台币15.7兆元);在此之前,陆股单日成交量约在5000亿元上下。股市火爆下,银行资金正在快速流失。
据陆媒21世纪经济报导9日发自深圳的消息,针对近期股市交易量骤增,已有银行召开内部会议,对银证转帐(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转帐)、基金申赎等应对措施进行统一部署。
有分行人士透露,在「十一」假期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该行零售线流失了约40亿元存款;同时,十一期间,该分行消费贷放款量已超越今年过年期间。
该行一名零售条线(个人客户存贷款、理财、信用卡等业务)人士表示,经内部评估,在单日流失的40亿元存款中,超过35%已流入股市,剩余部分仍在证券现金帐户。因为「十一」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科创板、证券ETF等开盘就涨停,很多资金无法第一时间买入,可能都趴在帐户内观望。
除了存款流失,银行理财产品的快速赎回业务也出现了明显壅堵。
报导指出,在十一假期前后两个交易日,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相继宣布暂停部分现金类理财产品的快速赎回,原因均为客户快速赎回申请总额度超过行内限额。业界人士分析,由于近期股市行情火爆,股民赎回现金类理财炒股的意愿高涨,可能会导致现金管理类理财阶段性面临赎回压力。
伴随着陆股交易量持续攀升,部分投资者纷纷考虑「加杠杆」操作。
报导指出,对于常规的「加杠杆」,个人投资者可申请开通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但一方面两融(融资融券)利率整体水准在5%以上,并且开通两融帐户对日均资产市值有较高要求,因此部分投资者将手伸向了利率更低的消费贷。
报导指出,因为信贷投放竞争趋于激烈,加上多轮降息后,多款银行消费贷产品利率已低于3%。
上述银行人士透露,在十一期间,该分行一款消费贷产品放款量超过7亿元,已经超越今年过年期间放款量,与陆股这波行情启动前的提款冷淡形成鲜明对比。
该行一名客户经理说,他在十一假期值班时,一名客户在开户后马上申请消费贷,还特地询问是否能在8日(陆股恢复交易日)完成放款。
报导提到,尽管中国监管部门规定,信贷资金不能流入股市。然而,消费贷审批提款极为便捷,使得贷后管理成为一个难题。
上述银行人士直言,在消费贷提款后,若客户直接进行银证转帐操作,银行可以第一时间监测到,会提前抽掉贷款。然而有投资意图的客户并不会采取这种不加掩饰的方式,而是透过领取现金、转帐等方式绕过监测再转入证券帐户,仍难以监控信贷资金流向。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近日已要求金融机构强化内控和合规管理,严控「加杠杆」。业内人士强调,银行信贷资金严禁违规进入股市,这是商业银行必须坚持的金融监管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