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策民主集中 西方应撕威权标签

北京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摘自北京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官网)

鄢一龙是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从事发展规画的政策与学术研究,出版多部相关著作。主要领域为中国道路、制度与中长期战略研究,探索中国学术话语构建。

鄢一龙在其《中国道路与中国道理》著作中指出,西方人观察中国政治体制,长期用「威权主义」标签看待,他认为这已不合时宜,譬如中国的五年计划制定就是一个不断从民主到集中再到民主再到集中的过程;他认为,中国的决策民主集中,参与者不是否决者,而是意见输入者,民主是为了尽量增加各方的意见输入,集中是为了限制否决者的能量。反观美国的决策过程,充斥否决者,诸多政策参与者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完善政策,而是为了推翻政策。

鄢一龙指出,从北洋军阀时期开始,中国就被贴上「威权主义」标签,被认定中国的决策是威权的,因为缺乏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是碎片化的,因为中央控制不是那么强了,形成了碎片化的利益博弈。他批评这类标签「是一种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模式」。

鄢一龙解释,中国每个五年计划的决策过程是「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透过一定的程序和机制的安排,集中不同方面的意见,不断优化政策文本的决策过程。可用中国风格的语言来描述五年规画集思广益型决策的五阶段模型,分别是「屈群策、集众思、广征询、合议决、告四方」。

他指,中国五年计划的制定是一个不断从民主到集中再到民主再到集中的过程,凝结了全党全国全社会的意志与智慧,最后上升为法律,成为全国人民一致奋斗的纲领和目标。

他表示,五年规画「集思广益」决策体现了中国决策过程的几个特点:重视调研、大众参与、观念聚合为中心的协商民主、民主集中、寓科学于民主。

他引述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汤马斯·佛里德曼将中国的决策过程与美国比较,指美国不再是民主政治,而是「否决政治」,这套体制设计出来就是为了防止任何人做任何事。美国的决策过程中遍布了否决点,「诸多政策参与者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完善政策,而是为了推翻政策」。

鄢一龙说,在中国的决策民主中,参与者不是否决者,而是意见输入者,民主是为了尽量增加各方的意见输入,集中是为了限制否决者的能量。他认为这种模式既超越所谓的威权式,也超越了多元主义民主决策模式,能将民主与集中结合起来,制定出高质量的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