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视野-中概退市风潮暂缓 9月起新戏登场

回顾过去,1992年10月9日华晨汽车在美股IPO,成为中国首家赴美上市企业,拉开尔后30年的中企赴美挂牌热潮。早期中企赴美IPO虽偶有亮点,但尚未成气候,关键点是2010年后中国互联网企业大兴,尤其是2014年电商与云端运算霸主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掀起强大的带动效应,从此令中概股成为美股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过,多年来针对中概股审计工作底稿的监督审查工作,一直是美方的要求重点,但始终被中方以国安机密为由拒绝,成为中美监管上的心结,也让中概股成为美国审计部门的法外之地。

近年中美关系急速恶化后,美方态度转为强硬,尤其今年美国证监会(SEC)先后公布七波中概股预摘牌名单,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东、拼多多等159家,股价均受冲击而重跌。在美方不断施压下,包括声称对中美审计监管协商前景不表乐观,并将中概股摘牌时间从2024年提前至2023年;中方则安排中概股加速自美退市、转赴陆港两地上市,8月份中国人寿、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巨头宣布拟自美退市,更令市场神经紧绷到极点。

中美双方日前突然宣称签署审计监管协议,转折令人犹如坐上云霄飞车。中美签署中概股审计协议固然是好事,但并不能对后续发展过于乐观,顶多只是暂解中概股明年集体退市的燃眉之急。因为在有关如何检查的表述上,双方措辞有所不同。PCAOB声明中强调三方面的内容,表示取得完全的检查权限,不需要与中方协商,也不需要中方参与。

若按美方说法,中国形同弃守长年以来紧守不放的国安底线。但中方则称,美方须透过中方监管部门获取审计底稿等文件,并在中方参与和协助下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开展访谈和询问,抹去美方所称的「唯一的自由裁量权」。

除了协议在执行细节上的不甚清楚之外,双方目标是在今年12月底前解决中概股审计问题,但现在只剩下三个月,能否在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审计底稿的复核,答案也是不确定的。因此,这次达成审计监管协议只是中美工作上所迈出的具体第一步,未来或继续政治博弈。

由于中概股退市风险并未完全得到解除,且因主动权仍在美国手中,新的观察点将是9月份,PCAOB成员届时将前往香港跟中方人员就合作审计事宜进行测试。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Gary Gensler近日坦言,测试后的结果才是协议能否成功的证明。他并直指,全球超过50个美国司法管辖区均已遵守美方的审计要求,唯独剩下两个管辖区,就是中国与香港。

当初敲开美国资本市场的华晨集团,已在2020年11月因无法偿还巨额债务破产,但后起中企尤其是网科、新创企业前仆后继透过美股市场迅速壮大,甚至成为国际企业。中企赴美道路若被切断,无论是中国、香港、新加坡或欧洲市场,短期内均无法取代美国市场,将影响中国新创科企获取国际资本提前壮大的脚步。

就美方而言,这些年中概股赴美上市为美股增添新色彩,华尔街金融钜子借由安排中企赴美上市大发利市,一旦财路被断,也将失去多年经营带来的丰厚回报。中美金融是否真要闹脱钩,我们还是骑驴看唱本,继续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