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零和竞争”可以休矣

题图|视觉中国

在中文互联网部分年轻人的描述里,中国因其制造业生产能力被称为“工业克苏鲁”,用这一人造神话的词来形容产能的庞大与不可描述——借2024年最热闹的黑神话悟空来展开这个段子,假如金箍棒一万三千六百斤,那么中国的钢铁产能每年能造一亿零五千万根。光伏板比栅栏木板便宜,光纤比面条便宜,都是我们的成就。

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最大的生产规模,高科技产业也逐渐诞生于这个引以为傲的供应链、产业链。比如举个汽车行业的例子,今天你看到一辆最新款新能源汽车搭载了空气弹簧,可以说它超越了二三十万价位段应有的产品体验、车企造了辆有竞争力的新车;如果更专业点,我们会说中国诞生了几家国产空气悬挂大厂,他们打破垄断降低成本,以至于我们都享受到技术的红利。

在高速成长的年代里,产业链上下一心,把所有的高科技产品打成白菜价格、平民享受,把所谓的“高科技”产业变成了“传统制造业”,这就是过去几十年里,家电、液晶、新能源汽车们陆续走过的道路。

但是,如果市场的情绪发生变化,那就是另一番光景了——我们都知道在近两年,全球经济形势严峻,部分压力开始从下游消费市场,传递到供应链的根基上。

最受关注的案例同样发生在汽车行业。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年底,有这样几条代表性的新闻,相信你一定不会陌生:车企向供应商发信要求降价、多家汽车品牌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账期已经达到200-300天,而一旦新能源车新势力经营不善,供应链的欠款追讨更成难题。

是的,即使是中国最知名的多家车企也在承受价格战的压力,即使上游供货价格逐年下降也符合商业逻辑,但在新闻的叙事里,仿佛车企客户成了供应链压力的源头——在强势的终端客户面前,汽车行业的供应商被形容为“进退不得”,没有利润,要钱很难,还可能要依赖所谓的“供应链金融”将客户的账款折价贴现。而这个供应链金融也可能来自车企,本就是计划中降低成本的一部分。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开工也没钱赚、不开工一定亏的供应商,还能否再给用户带来创新?商业何至于此?

保护产业是担当

回看中国的手机产业历经数十年发展,从功能机、“山寨机”逐步进化到全球领先,并围绕手机的组装、精密加工,直到核心元器件的国产化,建立起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与汽车一样,同样是“中国制造,卷赢全球”,同样面对高度竞争的市场,同样要处理广泛的供应商关系,但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却很少传出在供应链上的负面新闻。

实际上,即使在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早已见顶、用户换机周期逐年变长都不算是新闻的年份里,智能手机的供应链仍然能保持着积极的创新,屏幕、主摄像头这种与用户体验高度相关的零部件,也已经实现了相当程度的国产化,并推动中国智能手机产品走上了一条冲击高端、更有竞争力的发展路线。

为什么手机行业能在竞争中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而不是连累整个行业的价格战?

产业的问题,要回到产业里去寻找答案。早在2017年,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就曾在介绍全球首款屏幕指纹技术原型机时透露过,vivo愿意与供应链合作伙伴一起投人力投资金共同研发,未来实现合作共赢。

2017年,正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换机潮“的潮头,几乎所有品牌一片欣欣向荣。那会儿提到手机供应链,大家关注更多的是产能:手机厂商向代工厂夸下海口要生产更多的手机,去减少断货的风险,但夸大的需求也是对行业的伤害。胡柏山当时就说,vivo给供应商预测的需求,误差就在10%,年度合作计划做得相对靠谱,合作伙伴才能成为真正的伙伴。

如今已经过去多年,手机产业的关键字从“换机潮”变成了“冲击高端”,经济环境有所变化,历史的经验能否持续适用,可能会成为厂商们面临的抉择。

时间证明,vivo仍然是扶持产业发展的厂商中突出的那一个。胡柏山在近期的“vivo会客厅”活动上接受了媒体专访,当再一次提到合作伙伴时,还是保持一贯的风格:“vivo始终希望跟供应商互利共赢。我们的付款时限是全中国最好之一,付款条件没有超过60天的,大部分在30到45天搞定。”

能给上游的供应链企业踏实的印象,订单需求准确可靠、付款及时到位,我们往往把这种合作态度归为vivo“本分”价值观的具象表现——商业合作本该遵循这样朴素的伦理与利他之心,这也是稻盛和夫的主张之一,很多商业的美谈便诞生于此。vivo品牌副总裁贾净东也透露,在vivo的所有合作企业里,超过四分之一的伙伴已经合作十年以上,很多从过去十几亿规模,现在做到上百亿、几百亿,这是互相成就。

除了给合作伙伴的可靠承诺之外,我们还会在智能手机产业看到更多头部企业带动行业研发、让创新技术落地的案例。vivo近年来连续实现很多技术的行业首发,比如最近几代旗舰机型标配的超声波指纹、自研的V系列影像芯片和Q系列游戏芯片等,这些技术往往来自vivo与中国本土供应商的联合技术攻关。

胡柏山介绍,“下一代的V和Q系列芯片,vivo都是跟国内的IC设计公司深入合作,我们自己做算法,做架构,他们帮我们实现。总结来讲,基于产业发展,有些需要极致突破的地方,可能还是需要国际一流供应链跟我们一起来合作,但是我们认为已经完全可以掌控的地方,我们会让国内供应链更多参与进来,而且我觉得国内的能力确实不断地在增强。”

长年的技术合作,带给消费者的是产品力的普遍性升级。近年手机里中国原创的技术越来越多:1.5K高刷新率高亮度屏幕已经普及、国产CMOS开始出现在高端手机最重要的主摄像头上……这一系列产业的创新,印证了“智能手机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最典型的代表”的共识。由头部品牌带头去共创、共享、共荣,可能是中国高科技制造业的必然路径,这是全员共创价值的人民战争。

市场认可的创新,是这样做成的

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过去几年中国的制造业一波三折,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既有移动办公带来增长,也有消费力下降导致下跌;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厂商们出海的脚步在加速,但有部分国家开始对中国品牌推行不公正的政策。智能手机的竞争始终激烈,参与主要竞争的品牌,从五家增加到六家,特别是高端市场上,苹果的市场占有率也在大起大落,而折叠屏又成了中国手机厂商主导的市场——一句话总结,是机会和危机共存的几年。

长期追踪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朋友们可能已经知道了,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vivo始终是中国手机产业的头号玩家——详细些说就是,根据目前已公布的第三方数据报告显示,vivo已经连续三年零三个季度稳坐中国手机市场第一,而在全球,vivo目前也稳居Top5。

在产业链的视角去看,智能手机产品的迭代升级,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上游供应商的进步,同时也要看到下游需求是否有了变化——所谓安迪-比尔定律是也,放在手机上,就变成了“高通给你什么,原神就要拿走它”,高通和联发科是公平的,安卓架构和原神也是公平的,手机厂商所谓“产品力”的竞争,拼的到底是什么?

胡柏山认为,vivo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两点,一是用户导向,二是持续的长赛道技术投入。虽然听起来这好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但在执行上,vivo向我们分享了更多“魔鬼在细节里”的真实洞察。

我们也都知道,vivo旗下两大品牌,vivo侧重影像和设计,且拥有强大的线下市场的基因与传承;iQOO强调极致的游戏性能,且通常被外部认为是个偏向线上的品牌。这两个品牌实现了对消费者群体的细分需求的更广泛的覆盖,是vivo在过去几年连拔头筹的重要布局。

但这还没完,如果考虑到价位段的分布、购买心态的理解、换机周期的差异,就要做更细致的分析。当前中国的手机市场演变成哑铃形的市场分布,中端腰部产品份额缩减,是一个正常的演变趋势。“本质上手机品类不断的发展成熟,现在(不同价位的手机)日常使用性能差距已经在变小”,胡柏山解释说,真正需要原神超高清或者极致影像的用户可能只是少部分,从更换的频率上,也是头部用户在快速换机,让很多用了一两年的国产旗舰手机进入二手市场流通,而中低端手机的换机周期则可能长达四年。

市场的结构在变化,一方面加剧了高端机型的竞争,推动厂商们逐年把高端机型推向极致,比如在折叠屏手机上卷厚度、重量、强度和电池,把手机做成了难以想象的轻薄,产品力上去了,消费者也逐渐认可了旗舰手机新的价格体系。另一方面,是大众群体对手机的要求,也向着精品化、耐用的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国产的元器件武装起一两千元的手机,系统和电池则需要保障它们能多用几年——换机频率的下降,也意味着消费者们手头的产品,是比上一代手机更“顶用”的。

实际上你会发现,这些洞察早已体现在vivo的产品线上了——比如在大众市场上,能提供给消费者满足需求的信心。比如iQOO旗下有个系列率先采用“N-1”的策略,去平衡消费者的预算和游戏需求,玩原神和新手机游戏体验足够好,旗舰芯片也成了长期使用的保障。

长期流畅,最直接的反馈指标就是产品的NPS(净推荐值),特别是产品上市后长期使用中的NPS。“像我们的折叠系列,NPS上市的时候达到70%,半年和12个月还是在65%,我们的X数字系列也有大概65%左右的NPS,这个NPS是第一梯队”,胡柏山透露。

而在承载vivo最新技术的高端旗舰机上,则要洞察用户本质的需求,避免自嗨式创新、让研发走了弯路。在vivo X100及X200 Pro系列上就有一个亮点,它被爱好者称为“演唱会神器”——不让带相机,但观众又非常希望拍出片、有强烈分享欲的场景,vivo就做得很好。甚至在手机租赁市场,看演唱会租一部vivo手机用来出片,这其实就是最市场化的认可。胡柏山分享了一个数据:在某头部租赁平台上,vivo手机租赁市场份额甚至占到了一半以上,而之前这个市场主要是三星的产品。

满足实际的场景需求,换来真实的市场表现,这组成了一次成功的市场洞察。而场景的突破则离不开持续的技术投入——在演唱会上的长焦照片、长焦视频,除了传感器和镜头组本身的实力之外,算法、算力、收音乃至未来的“大模型+影像算法”的结合,都展示着移动影像技术难度的“天花板”有多高。

系统OS的持续流畅、影像,都被列于vivo主张的“长赛道”中,今天我们能看到vivo持续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第一,可以认为是在持续收获精准把握用户洞察和系统性创新的认知与技术复利。

超越周期的复利

复利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这个说法虽然源于投资,但同样可以用来考察一家企业、一个行业——比如品牌的力量就是一种复利,优秀的品牌能带给消费者信任、确定感,并传递积极向上的形象,它能为公司带来持续的关注度,降低消费者选择的困难。

我们在vivo近四年来的优秀表现中,能看到来自认知和技术的复利,让vivo的手机产品在服务不同用户、不同需求,乃至不同地域的全球客户时,都有全方位的竞争力。vivo所拥有的产品能力,当然也必须要感谢产业链创新的沃土:在行业起伏中,vivo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供应链上游的伙伴,维系行业的发展;当今天整个经济环境的压力让一些行业承压时,这种保护性的表态更难得可贵。

稳定的合作伙伴,这也是一种跨越数十年的口碑复利,它深刻影响产业格局,推动着产业链上游技术的进步。而在下游,vivo长期以来与经销商伙伴的合作,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早已成为行业的美谈:在智能手机的时代来临前夕,正是全国的代理商分担库存,把曾经距离破产只有六个月的vivo抬过生死线,切换到智能手机赛道后,vivo成为今天稳居第一的手机品牌。vivo曾经公开过一个理念,叫做“雁行致远”,贾净东最近再次分享了这个词的含义:“一群大雁可以飞跃几千公里,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我们其实做企业也是一样,做企业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希望能够有一群人,共同的为一个伟大的目标去努力,去长期坚持。”

今年,vivo用更简洁的语言,再次对外介绍了他们的使命,归纳为“四个Happy”——让用户、员工、伙伴、股东都happy。我们所看到的与产业伙伴互利共赢、价值共创,向消费者提供的技术体验、情绪价值,出发点就在“四个Happy”里。长期正确的发力的方向,最终为vivo带来了复利:持续技术投入的复利、消费者洞察方法的复利、合作伙伴的认可和消费者高NPS净推荐值的复利。

智能手机产业正在穿越周期。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们预计可以看到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再次转正,暂时走出“零和博弈”的苦海,而在新的一年里,产品技术层面上,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箭在弦上、市场层面上,在内强调内需、在外中国企业进一步出海布局的背景下,中国的智能手机巨头和背后的产业链企业都有值得期待的潜力——围绕在智能手机产业周围,有半导体、显示、精密加工、通信、材料科学等领域,这是中国最有创新能力的一批团队,也是中国科技制造业的未来,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他们始终保持着高速创新,打破传统制造业“低质内卷”的魔咒,推动着智能手机的产品提升。而今天行业top1的vivo,在此刻强调让大家都“过得好”、相信公司经营复利的力量,正是一个科技巨头应有的体面和担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